G.653光纖

針對衰減和零色散不在同一工作波長上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開發成功了一種把零色散波長從1.3μm移到1.55μm的色散位移光纖(DSF,Dispersion-ShiftedFiber)。ITU把這種光纖的規範編為G.65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G.653光纖
  • 外文名:G.653 fiber
20世紀80年代末,為了提高光纖通信的容量,用當時的電子線路水平研製出了傳輸速率為565Mbit/s的光通信設備,在G.652標準單模光纖中進行更長距離傳輸。在工程實踐中,發現G.652光纖最小衰減點位於工作波長1550nm處,該點的衰減僅為0.2dB/km左右,但該點的色散係數太大,約為17ps/nm·km。這個色散係數值會使光信號嚴重畸變,進而限制了傳輸速率的提高和會縮短傳輸距離。人們通過改變光纖折射率分布結構所形成的波導的負色散來抵消材料的正色散,使G.652單模光纖的零色散點從1310nm波長移到1550nm波長,研製出色散位移單模光纖。這種光纖的設計特點就是要在1550nm工作波長處同時實現衰減和色散兩個性能的最佳,在衰減係數最小的同時,色散係數又為零。ITU-T建議將這種單模光纖定義為G.653光纖。採用G.653光纖和動態單縱橫分布反饋雷射器構成的光纖通信系統的傳輸速率為565~622Mbit/s,中繼距離可以達到200~300km。
G.653建議是1988年創建的第一個版本V1.0(11/1988),經過1993年、1997年、2000年和2003年的4次修訂,形成目前的V5.0(12/2003)版本,在V5.0版本中將L波段上限確定為1625nm,同時將G.653光纖細分為G.653A和G.653B兩個種類,其中對G.653B類
光纖的PMD的要求減小為0.2ps/。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