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CO1 功能與白內障發病的分子機制研究》是依託同濟大學,由陳建軍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FYCO1 功能與白內障發病的分子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建軍
- 依託單位:同濟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FYCO1參與自噬,但具體功能尚不清楚。申請人首次在多個先天性白內障(CC)家系中發現FYCO1缺陷是其致病原因(已發表於Am J Hum Genet)。CC高度遺傳及臨床異質性,其致病分子研究仍必要。調節自噬已被認為是多種疾病治療的潛在靶點。本研究擬建立FYCO1表達異常的人晶體上皮細胞(HLE),在飢餓狀態或試劑誘導下誘發自噬,觀察FYCO1對HLE自噬活動的影響,然後進一步具體研究對蛋白自噬和細胞器自噬的影響。藉助酵母雙雜交系統篩選並鑑定小鼠晶狀體cDNA文庫中FYCO1結合蛋白,構建突變體並檢測突變是否影響蛋白間結合。建立FYCO1基因敲除小鼠並分析表型,觀察體內組織細胞自噬情況及FYCO1缺陷對自噬影響;晶狀體切片病理並檢測晶狀體白內障基因、細胞器標誌性基因及自噬過程關鍵性基因表達變化,揭示FYCO1缺陷在白內障發病的機制。為白內障非手術治療奠定基礎,同時豐富自噬通路分子機制。
結題摘要
先天性白內障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遺傳,它是一組具有高度遺傳和臨床異質性的單基因遺傳病。課題負責人在前期研究中首次發現FYCO1缺陷是先天性白內障致病原因,但FYCO1的分子發病機制仍不清楚。我們採用CRISPR-Cas9編輯技術完成Fyco1基因敲除小鼠的建立,課題按照既定方案,圍繞課題宗旨(探討FYCO1的分子發病機制)對獲得的Fyco1基因敲除的小鼠進行一系列視力分析、組織切片分析等,揭示FYCO1缺陷在白內障發病的機制;同時,對已收集到的100例先天性白內障散發病例和或家系中先證者進行FYCO1突變篩查,在一個家系中鑑定了FYCO1突變,這將是在中國人群中首次發現。通過研究FYCO1分子的互作蛋白,我們發現一個在晶狀體發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基因,並且發現該基因的突變在一個白內障家系中共分離,已用靶向高通量測序排除該家系已知白內障致病基因的可能,並通過外顯子測序進一步驗證該基因突變是這個家系的致病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