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 Condor Pasa

El Condor Pasa

山鷹之歌(El Cóndor Pasa),是一首秘魯歌曲,由作曲家Daniel Alomía Robles於1913年按照安第斯山區民謠譜寫而成,作為同名音樂劇的主題曲。

1970年,著名音樂組合保羅·西蒙和加芬克在其專輯《憂愁河上的金橋》中演唱了這首歌曲,保羅·西蒙重新進行了填詞,使之成為世界名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鷹之歌
  • 外文名:El Condor Pasa
  • 編曲者:Daniel Alomía Robles
  • 演唱者保羅·西蒙
背景,家喻戶曉,世界文化遺產,表達的感情,小評,

背景

《El condor pasa》(老鷹之歌)是一首反抗西班牙殖民者的南美秘魯一帶的印地安民歌。
El Condor Pasa的原版據傳是基於秘魯自由戰士Tupac Amaro的故事。1780年,他在領導一場反抗西班牙人的起義中被害,死後變成一隻Condor,永遠翱翔於安第斯山上。秘魯人民暨此體現對自由的追求不息,而歌名的直譯就是"雄鷹在飛"。《老鷹之歌》原本是同名說唱劇的結尾部分,由3段組成,分別是一段亞拉維情歌(一種悲傷的印加古曲)、一段帕薩卡耶舞曲(一種歡快的街頭節日舞曲)和一段秘魯瓜伊紐舞曲(一種優雅的集體舞)。
歌詞
該曲最早的歌詞以克丘亞語寫成:
Yaw kuntur llaqtay urqupi tiyaq maymantam qawamuwachkanki, kuntur, kuntur apallaway llaqtanchikman, wasinchikman chay chiri urqupi, kutiytam munani, kuntur, kuntur. Qusqu llaqtapim plazachallanpim suyaykamullaway, Machu Piqchupi Wayna Piqchupi purikunanchikpaq.
Daniel Alomía Robles為其填上了西班牙語歌詞:
Oh majestuoso Cóndor de los Andes, llévame, a mi hogar, en los Andes, Oh Cóndor. Quiero volver a mi tierra querida y vivir con mis hermanos Incas, que es lo que más añoro oh Cóndor. En el Cusco, en la plaza principal, espérame para que a Machu Picchu y Huayna Picchu vayamos a pasear.
譯文如下:
噢!雄壯的禿鷹的安第斯山脈, 帶我到我的家裡,在安第斯山脈, 喔!禿鷹── 我要回到我心愛的土地和生活 與我的兄弟印加人,這正是我最想念 喔!禿鷹。 在庫斯科,在那廣場, 等待── 就這樣,在馬丘比丘和可蘭比丘去散步。
Paul Simon 保羅·西蒙&加芬克爾 改編成英文
I'd rather be a sparrow than a snail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hm-m
I'd rather be a hammer than a nail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hm-m
Away, I'd rather sail away
Like a swan that's here and gone
A man gets tied up to the ground
He gives the world its saddest sound
Its saddest sound
I'd rather be a forest than a street
Yes I would, if I could, I surely would
I'd rather feel the earth beneath my feet
Yes I would, if I only could, I surely would
譯文如下:
我寧願是一隻麻雀,而不願是一隻蝸牛。
是的,我寧願如此。
如果我能,我當然願意!
我寧願是一把鐵錘,而不願是根釘子。
是的,我寧願如此。
如果我只能這樣,我當然願意!
遠遠地,我寧願飛向遠方,
就像一隻天鵝,四處悠遊。
人被地面束縛著,
在世界發出悲哀的聲音,
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
我寧願是一片森林,而不願是一條街。
是的,我寧願如此。
如果我能,我當然願意!
我寧願體驗地球在我腳下的感覺。
是的,我寧願如此。
如果我只能這樣,我當然願意!

家喻戶曉

《老鷹之歌》真正在世界範圍內家喻戶曉,要歸功於美國民謠歌手保羅·西蒙。1965年,他和搭檔阿特·加芬克爾在巴黎一家劇院演出時,遇上了秘魯的“印加人(Los Incas)”樂隊。西蒙被樂隊的安第斯音樂風格和阿洛米亞·羅布萊斯的作品深深吸引,於是,他在第二年邀請“印加人”樂隊錄製了《老鷹之歌》的器樂部分,並為它填上了英語歌詞,改名為《老鷹之歌(如果我能夠)》,收錄在他的著名專輯《Bridge Over The Troubled Water》中。由西蒙和加芬克爾合唱的這首歌曲一躍成為世界流行音樂排行榜上的熱門金曲。
保羅西蒙保羅西蒙
此後,又有許多音樂人將其改編成搖滾、流行、爵士,甚至拉丁舞曲等多種風格演唱,《老鷹之歌》由此傳遍世界,成為歐美國家介紹安第斯音樂的標牌樂曲。
1980年,它在德國多特蒙德歐洲音樂節上被評為“世界上最美的歌曲”。
然而,在南美安第斯國家,人們並不接受保羅·西蒙填詞的英語版本。許多當地樂隊翻唱的這首歌曲,用的全都是原版歌詞的古印加凱楚亞語版或者西班牙語版。他們認為,這才真正代表了《老鷹之歌》的精神。

世界文化遺產

享譽世界的秘魯名歌《老鷹之歌》以其悠遠、神秘的旋律和古樸、獨特的安第斯山區民族樂器編曲令無數人對南美印第安文化心馳神往。近日,秘魯政府將作曲家達尼埃爾·阿洛米亞·羅布萊斯(DanieL alomia robles)於1913年創作的這首名曲宣布為該國的國家文化遺產。
秘魯國家文化研究院的學者認為,《老鷹之歌》中濃郁安第斯民族特色的音樂和奔放不羈的歌詞使它具有了喚醒秘魯民族認同感、反抗殖民主義的政治意義。長久以來,秘魯民族主義者都認為,秘魯不是屬於白人和外國人的,而是屬於安第斯山東麓的印第安人的。
《老鷹之歌》的詞曲作者當年正是在安第斯山礦區目睹了秘魯勞工反抗外國企業主壓榨的血淚鬥爭之後,寫下了這部說唱劇的。
在90多年前,把這樣的主題搬上戲劇舞台,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創新,因此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僅在利馬著名的馬奇劇院,這部說唱劇5年內,就演出了3000餘場。

表達的感情

這是一首具有濃厚的拉丁美洲鄉間音樂的歌曲,在六十年代非常出名。歌中先用了三對物體作比較:麻雀與蝸牛、鐵錘與鐵釘、森林與街道,作者選擇了每一對的前者。相比之下,它們享有更大的自由。歌中還有另一對比較物,即天鵝與人。天鵝高飛於空,自由自在;而人被束縛在土地上,唱出最悲哀的歌聲。但最後一段很有現實感,作者希望能腳踏實地,所以,作者希望獲得的是實實在在、不脫離實際的自由,這樣,理想與現實既可達到完美的統一。

小評

寧靜,深邃,高遠。 讓人心境明澈,是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