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3

ep-3

EP-3型電子偵察機是美國P-3型反潛機的電子戰改型。1969年首架EP-3加入美空中偵察第一中隊服役,隨後於1974年全面替換了EC-121超級星座”電子戰機。

2001年4月1日(4·1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美國海軍一架EP-3型電子偵察機在中國南海上空與一架殲-8II型戰鬥機相撞,導致殲-8II型墜毀飛行員王偉壯烈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ep-3
  • 服役時間:1969年
  • 服役戰隊:美空中偵察第一中隊
  • 代號:牡羊座
戰機簡介,性能參數,主要任務,機組人員,典型配置,

戰機簡介

每個美海軍電子戰中隊都擁有9架EP-3飛機,及250名編制內的作戰人員。每個電子戰中隊均會在海外基地,如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地區進行六個月的駐防執勤,通常駐防結束後會在本土進行為期一年的訓練。EP-3E“牡羊座Ⅱ”是EP-3系列的深入改型,2001年一架EP-3E在南海與一架解放軍的殲-8II相撞,導致殲-8II型墜毀飛行員王偉壯烈犧牲,使其為世界所熟知。

性能參數

主要任務

EP-3的主要任務為電子監聽。其機載電子設備多為克薩斯韋科的L-3通信綜合系統公司提供。該機採用四台阿里訊公司的T56-A-14渦槳發動機。機內設有24個固定座位,19個為機組所用。EP-3E的續航時間超過12小時,航程超過5400千米。

機組人員

EP-3的機組為24人,包括7名軍官,三名飛行員,一名導航員,三名戰術程式設計師,一名飛行工程師。其餘為設備操作員、技術員、機械員等。

典型配置

VQ-2中隊機組的技術人員的典型配置為:電子戰任務指揮官、電子戰飛機指揮官、高級電子戰戰術程式設計師、電子戰操作手。 該機的電子設備包括:聯合技術實驗室的ALQ-110信號收集系統、ALD-8無線電定向儀、ALR-52自動頻率測量接收機、ALR-60多路無線電通訊錄音裝置。EP-3E飛機和P-3飛機在外觀上有較大差異,前機身下有一個大型圓形雷達罩,機身上、下各有1個長方形黑色天線罩。機尾有低波段信號採集工作站(Low-band signal collection station), 設定在雷達發射支援控制台上。 這個工作站的目標系統包括早期預警,高度識別和氣象雷達。機尾還設有高波段分析工作站(High-band analysis station),比鄰低波段信號採集工作站。“大鎖”操作工作站(Big Look' operator station),處理EP-3E飛機的 AN/APS-134(V)雷達和遠距雷達接收儀的信號。電子情報管理工作站(ELINT supervisor station)負責對雷達發射支援控制台的全面管理。電子戰協作工作站(Electronic Warfare (EW) co-ordinator station),對電子情報和通信情報進行綜合處理,轉發相關方面。通信情報控制台(COMINT console)位於飛機的右舷,主艙的後面,有五位工作人員。他們的任務是通信情報採集,分析和通譯。 藉助上述電子戰裝備,EP-3能完成多種偵察監視任務,尤其在監聽敵方無線電通信方面作用很大。EP-3通常在敵國的領空之外飛行,收集敵國國土上各種無線電設備發射出的電子信號,如廣播、無線電台、電報、對講機、手機等等。舉個例子,蘇聯海軍為躲避EP-3等電子戰飛機的偵察,經常改變艦艇上的無線電設備的信號特徵。
EP-3偵察機EP-3偵察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