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考據

E考據,就是充分利用電子資源進行考據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E考據
  • 特點:多、快、雜、巧
  • 類型:用電子資源進行考據的方法
  • 參照:自然科學
定義,提出者,特點,方法運用,與傳統考據區別,利弊,利,弊,影響,

定義

E考據,由黃一農首先提出
在這個定義中,有三個關鍵字,一個是電子資源,一個是考據,還有一個是方法
“電子資源”是指以數位化形式(即二進制代碼0 1),把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存儲在磁介質、光介質等非印刷型介質上,並通過計算機和其他外部設備再現出來的信息內容的集合。考據學是一種治學方法,又稱考證學或樸學,主要的工作是對古籍加以整理、校勘、註疏、輯佚等。對考據學,梁啓超曾說:其治學之根本方法,在於“實事求是”、“無證不信”。

提出者

E考據這一提法,是台灣清華大學歷史所黃一農教授在2005年其《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中首先提出的,該詞被視為“足以使文史專業領域迎來一個學術黃金期”的有效路徑,在中國國內文史學界尤其是青年學者中得到廣泛矚目。

特點

1、多:電子資源數量巨大,而且還在不斷地高速增長。相信未來終有一天,所有存世的文字、圖像資料基本上都有電子版,甚至所有文字資料都有word版。傳統學者踏破鐵鞋無覓處,而現在的學者可以得來全不費工夫。
2、快:電子資源的最大優勢就是可檢索。這使得學者可以在短時間內便獲得前人無法企及的信息量。
3、雜:檢索所得信息通常會龐雜紛亂。只有具有了紮實的史學功底,才可能在龐雜的信息中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獲得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
4、巧:善用電子資源,使學者迅速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成為可能,從而大大縮短了補課時間。

方法運用

E考據法要求研究者帶著特定的問題意識,充分利用資訊時代網際網路和電子數位化資源普及的優勢,運用考據學的方法對檢索到的資料進行爬梳和分析,進而達到歷史考證的目的。
新技術的運用使得新一代歷史工作者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就掌握前人所未曾寓目的材料,彌縫過去未曾注意到的歷史細節,從而比博聞強識的前輩們擁有了更加夢寐以求的學術環境。有人據此甚至斷言,E時代的史學考據就像美國科學史家托馬斯·塞繆爾·庫恩(Thomas Samuel Kuhn)所指出的那樣,正經歷著突破傳統考據學舊範式的“科學革命”。

與傳統考據區別

E考據和傳統考據都是方法,E考據與傳統考據並不是對立的兩套方法,E考據只是傳統考據學在e時代的升級版,兩者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具有較多的可操作性,能在合理時間內進行先前較難施行的分析,並因此較有機會開創出新的研究格局。
此外,方法是實現目的的途徑、工具與手段,但它本身不是目的。無論是E考據,還是傳統考據,都有共同的目的。

利弊

E考據雖不能與新漢學派在史料學上有完備的理論體系相提並論,但治學路徑則頗有殊途同歸之處,即在專題研究的起點多有一個邏輯的“預設”和清晰的問題意識,準此預設按序索引,材料一索即得。

E考據本質上作為一種引得式或謂索引式的網路新工具,它在方便檢索的同時,也有助長不良學風的傾向。由於運用現代科技進行電子檢索提高了效率,竟使論者有陳寅恪再世亦自愧弗如之自信。從邏輯次序上講,學者只有經過放眼讀書的階段,使身心融入歷史的境界之內,培養起對歷史的體會感知覺悟,才有可能在比較完整的知識背景下去探究相關問題,進而確保研究成果的原創性。
但是,E考據中一些人不是從歷史出發去研究歷史,而是先入為主,從現實出發發現問題,然後反觀歷史去探尋答案,以此作為自己假設的佐證,其下者乃以想像為據偽造模塑歷史,僅憑對相關社會歷史的片段了解,便貿然利用網路檢索相關概念字句,拼湊整合,牽引成文。如此的E考據者,其成果究竟多大程度上符合歷史實際尚且令人懷疑。

影響

E考據雖然是網路時代的產物,但若從學術發展的長時段考察,它與20世紀初期新史學的重要推動者以胡適傅斯年為代表的新漢學派治學門徑並無二致,均以自然科學為參照,講求運用新工具、新方法去儘量擴充史料,某種程度上,都強調史料在史學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在民國初期那個典範轉移的時代里,新漢學派強調的是對中國傳統治學之方的“革命”,不注重“先讀完書以求貫通”培養“通人”,其治學基本傾向受國際漢學的影響重在發現和尋找材料,以此方式治學的多為“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