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

黃哲倫

David Henry Hwang一般指本詞條

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1957年8月11日出生於美國加州洛杉磯,美國華裔作家。曾就讀於耶魯大學戲劇系與史丹福大學,代表作有戲劇《蝴蝶君》、《新移民》、《舞蹈與鐵路》和《家庭摯愛》。

1979年,黃哲倫於史丹福大學畢業時,創作的《剛下船的人》贏得百老匯設立的奧比獎,《舞蹈與鐵路》獲得有線電視CNE金鷹獎,後面創作了《家庭忠誠》《沒有兌現的諾言:四個劇本》《蝴蝶君》。其中,《剛下船的人》《舞蹈與鐵路》《家庭忠誠》構成了“美國華裔三部曲”。之後,黃又有一系列的創作:《樂音》《睡美人之屋》《富貴關係》《走捷徑》《屋頂上的一千架飛機》《航行》《性虐待》《尋找中國城》《金童》。1988年,《蝴蝶君》登上紐約百老匯舞台並公演成功,奪得托尼獎,黃哲倫成為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亞裔美國人。黃哲倫被美國《亞裔雜誌》評為1994年度最具影響力的亞裔人士首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哲倫
  • 外文名:David Henry Hwang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美國洛杉磯
  • 出生日期:1957年8月11日
  • 畢業院校:史丹福大學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蝴蝶君、“美華三部曲”
  • 主要成就:托尼獎
人物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出版圖書,創作特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7年,黃哲倫出生在美國洛杉磯的一個中國移民家庭。
黃哲倫
黃哲倫
1979年,黃哲倫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時候已經創作完成了第一部正式意義上的劇本《新移民》,該作獲得1981年的奧比獎。之後,他又進入耶魯大學攻讀戲劇專業,在此期間,創作了後來與《新移民》並稱為“美華三部曲”的另外兩部作品:《舞蹈與鐵路》和《家庭摯愛》。這三部作品都是以中國移民為寫作對象,展現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社會中華裔移民的生存和心理狀態。
1988年2月,《蝴蝶君》第一次在美國華盛頓國立劇院首演,3月又在百老匯公演,獲得了強烈的反響,不僅贏得了當年美國戲劇界的最高獎項托尼獎,該作奠定了黃哲倫在美國戲劇界的地位。
1993年,由他親自改編,導演大衛·克羅尼伯格執導的同名電影《蝴蝶君》問世,進一步加深了這部作品在觀眾中的知名度。《蝴蝶君》是他創作生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此後,《束縛》 ,《金童》 ,《花鼓歌》相繼問世,作品的內容無一例外都是圍繞著美國華裔的特殊經歷展開。
1996年,黃哲倫以自己的家庭故事《富不過三代》為素材創作了《金童》。該劇經過近兩年的修改之後,於1998年在百老匯公演,該作獲“奧比獎”以及“托尼獎最佳戲劇獎”等三項提名。
黃哲倫
黃哲倫
2002年,黃哲倫為新版音樂劇《花鼓歌》撰寫劇本。該劇使黃哲倫再次蜚聲劇壇,獲得“托尼獎最佳音樂劇劇本獎”提名,再創華裔作家三次提名“托尼獎”的最佳記錄。
2007年5月,黃哲倫的喜劇作品《黃面孔》在洛杉磯市音樂中心上演。該劇使黃哲倫第三次榮獲“奧比獎”與“普利茲戲劇獎”提名,並為他迎來又一輪創作高峰。
2008年,黃哲倫籌備將已故傳奇人物李小龍的生平加以改編,撰寫一部名為《李小龍:西遊記》的音樂劇。該劇將透過歌唱、舞蹈及武術動作,再現李小龍的英勇正義以及他對打破西方人對於東方人的固有偏見所起到的作用,使觀眾更多地了解這位一代中國巨星。
2011年6月,劇作《中式英語》在芝加哥的古德曼劇場上演,票房創造了該劇場80多年來的歷史新高。隨後於同年10月打進百老匯,成為百老匯舞台上首次出現中文對白的作品,該劇獲《時代》雜誌百老匯十佳舞台劇和音樂劇。

個人生活

黃哲倫祖籍淮安流均鎮馬鋪村。其父為美國遠東國家銀行董事長兼總經理、美國克萊蒙大學董事黃仲元,其母曾當選為南加州十大鋼琴教師之一。
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
黃哲倫
黃哲倫家庭環境優越,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為他對文學有獨到興趣,所以沒有遵循父親的意願,成為一名律師,而是走上了創作的道路。

主要作品

中文名
英文名
發表時間
新移民
Fresh off the boat
1979
舞蹈與鐵路
The dance and the railroad
1981
家庭祈禱(或譯家庭摯愛)
Family devotions
1981
蝴蝶君
M.butterfly
1988
航行
The voyege
1992
束縛
Bondage
1992
尋找中國城
Trying to find chinatown
1996
金童
Golden child
1998
阿依達
Aida
2000
花鼓歌
Flower drum song
2002
黃面孔
Yellow face
2007
中式英語
chinglish
2011

出版圖書

作者名稱:黃哲倫
作者類型:
作者時間:2010年5月
《蝴蝶君》是由大衛·柯南伯格執導,傑瑞米·艾恩斯、尊龍領銜主演的劇情片,於1993年9月9日在加拿大第18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該片根據美國華裔劇作家黃哲倫同名戲劇改編,講述了法國外交官伽里瑪在愛上了中國京劇演員宋麗玲後發生的不同尋常的故事。
展開

創作特點

作品主題

黃哲倫跨越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將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西洋歌劇與中國傳統戲曲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種融會貫通不僅使觀眾眼前一亮,而且贏得了劇評界的高度關注和讚賞。在劇本創作中,黃哲倫既準確把握西方對於東方的渴求,在視覺和心理方面滿足了西方人對東方的求知慾與好奇心,又通過劇中的真實再現的亞裔人形象及大量運用的京劇、中國城、祭壇等多種中華傳統文化符號,表現出作家對於華裔文化身份中的重要決定因素—中華文化傳統的繼承與發揚,以及對於華裔美國人文化認同的深刻理解與領悟。
黃哲倫(David Henry Hwang)
黃哲倫
黃哲倫獨具匠心的巧妙閘釋獲得了美國主流文學的認同與讚許,開闢了一條多元文化相互融合的理想之路,並為其他華裔作家提供了一種新穎的戲劇創作模式。在黃哲倫的作品中,作家強調了中國歷史與中華傳統的重要性,深化了中華文化傳統對於華裔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以獨特的視角為華裔美國文化認同賦予新的意義。對於美籍華裔而言,自我與傳統並非背道而馳,身為美國人絕不意味著要拋棄與否認中國文化。只有將自我與傳統(過去)緊密相連,才有助於華裔了解過去、認識現在,才能在美國這個充滿多元文化的社會中建構與完善屬於本民族的文化認同,實現文化的溝通與理解,並最終實現文化的超越。
從“美華三部曲”(《新移民》、《舞蹈與鐵路》、《家庭摯愛》)中華裔美國人對文化身份的探尋,到《航行》、《尋找中國城》中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再到《金童》、《花鼓歌》中對中美兩種文化身份的超越,最後到《黃面孔》中對亞裔文化身份問題的反思,黃哲倫為華裔美國人擺脫文化身份的困擾開闢了一條獨樹一幟的路徑:真實的文化身份是依據個人背後的文化來判斷的,文化身份是流動的,是一個自由選擇的過程。通過對東西文化的理解、寬容與欣賞,華裔美國人能夠在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實現文化超越的理想,但是這種文化理想還必須通過奮鬥和協商才能最終得以實現。黃哲倫在文化身份探尋上最大的貢獻在於他超越了種族問題、民族問題和東西方文化衝突問題,而將目光投得更遠—關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類共同命運的問題。

藝術特色

通過對黃哲倫的寫作研究,可以發現他與之前的華裔作家的不同點在於:他並沒有採用反抗性的話語表現身份認同,而是更多地採取了探求的方式,善於在作品中結合中西文化,角度新穎,引人深思,為之前的華裔作家所面臨的文化困惑,精神創傷和身份矛盾等問題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敘事和認識角度。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之後,黃哲倫在文化身份上所持有的觀點愈加開放和自由,他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多次談到自己在文化身份問題上的思想演變過程,而這個過程正好鮮明地體現在他近二十年的創作生涯中。種族和文化的衝突是這個時代和世界客觀存在的現實,並且也許在將來會越來越激烈,黃哲倫所思考的文化身份問題也正是這個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的時代所不能避免的問題。

獲獎記錄

榮譽類

1985
美國國家藝術捐贈基金獎
獲獎
1984
古根海姆學者
獲獎
1983
洛克菲勒基金獎
獲獎

文學類

2007
奧比獎
提名
獲獎作品:《黃面孔》  
2007
普利茲最佳戲劇獎
提名
獲獎作品:《黃面孔》  
2002
托尼獎最佳音樂劇劇本獎
提名
獲獎作品:《花鼓歌》  
1998
奧比獎
提名
獲獎作品:《金童》  
1998
托尼獎最佳戲劇
提名
獲獎作品:《金童》  
1988
托尼獎
獲獎
獲獎作品:《蝴蝶君》  
1979
奧比獎
獲獎
獲獎作品:《新移民》  

人物評價

黃哲倫有可能成為自阿瑟·米勒後在美國的公眾生活中第一個重要的劇作家,而且,很有可能他還是最好的劇作家。(《時代》周刊評)
“戴維·亨利·黃(黃哲倫)是一個真正的天才。他是一個誕生於洛杉磯的土著,在中美這兩種不同的文化中都有一個根。不但了解美國一一這個社會的語言,社會風景,更了解它的戲劇傳統。他同樣也了解中國的一切,並且在創作中總是設法濡和這兩者。”(《紐約時報》評論家弗蘭克·瑞奇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