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達里奧·福
- 外文名:Dario Fo
- 國籍:義大利
- 出生日期:1926年3月24日
- 逝世日期:2016年10月13日
- 畢業院校: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
- 職業:劇作家、戲劇導演
- 主要成就:199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 出生地:義大利凡雷賽省雷丘諾—桑賈諾鎮
- 代表作品: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 星座:牡羊座
行前必讀,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如何到達,人物經歷,早年經歷,文學之路,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創作特點,作品思想,藝術特色,獲獎記錄,人物評價,人物爭議,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26年3月24日,出生於義大利北部凡雷賽省雷丘諾—桑賈諾鎮一個鐵路員工之家。
1940年,搬到米蘭,在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學習建築學。
1950年夏,導演弗朗哥·帕倫蒂邀請達里奧·福加入他的劇團,他開始在帕倫蒂的夏季綜藝表演中表演,並很快放棄了建築學。
文學之路
1951年,被邀請參加義大利國家廣播電台的節目,第一次嘗試一種敘事技巧——重新審視歷史並與流行知識結合。
1953年,在米蘭的演出中,與弗朗哥·帕倫蒂、朱斯蒂諾·杜拉諾一起執導並演出戲劇《一針見血》,這場演出既引起了人們的贊同,也引起了爭議。
1954年,發表戲劇《十足的健康人》。
1955年,搬到羅馬,擔任銀幕作家。
1956年,主演影片《脾氣古怪的人》。
1957年,與妻子弗朗卡·拉梅回到米蘭成立福—拉梅劇團,並擔任劇作家、演員、導演、舞台和服裝設計師。
1959年,戲劇《大天使不玩彈球》使公司贏得了義大利全國的認可,這齣戲引起轟動。
1960年,戲劇《La storia vera di Piero d‘Angera》與《Che alla Crociata non c’era》由其他公司演出,並取得成拘盛功。
1962年,義大利國家電視台播出《Chi l’ha visto》,取得成功,但在播出期間,義大利自由黨參議員馬拉戈迪向義大利議會電視監督委員會投訴,達里奧·福受到威脅,被置於警察的保護之下。
1968年,迫於政治壓力,解散了公司,成立了由30多名年輕技術人員、演員和女演員組成的新舞台協會,在工人階級觀眾前以及官方劇院巡迴賽以外的地點演出。
1970年,創作戲劇《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漿背糠同年,又建立了一個劇團“公社”,並開始在工廠、公園和體育才說市場巡迴演出。
1971年,由於經濟危機,許多工廠倒閉,為了自己的工作,工人們舉行罷工,占領工廠,達里奧·福支持這場鬥爭,從1971年到1985年,集體舉辦了數百場演出,把收入捐給工人。
1975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年謎連蒸連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
1985年,參加威尼斯的展覽;同年,獲得美國的入境簽證。應哈佛大學的邀請,在劍橋美國彙編劇院、紐哈芬大學的劇院、華盛頓的甘迺迪中心、巴爾的摩的國家劇院和紐約的喬伊斯劇院演出,並在紐約大學舉辦戲劇研討會以及各種講習班。
1986年6月,獲得奧比獎;同年,獲得第五屆全國反對暴力和卡莫拉獎。
1987年,上演戲劇《La rava e la faa》,對義大利政治局勢進行悲劇性獨白;同年,姜市戶主被授予阿格羅·多爾塞獎。1990年,在米蘭創作戲劇《Zitti! Stiamo precipitando》,並在許多大劇院上演。
1991年,創作戲劇《約罕·派登,發現美洲》。
1994年7月17日,患腦缺血症,失去了80%的視力,經過休息,情況良好。
1996年,開始在戲劇學校和大學裡上課。
1997年10月9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016年10月13日,因患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逝世,享年九十歲。
個人生活
達里奧·福的父親費利斯(Felice),是一家業餘戲劇公司的社會黨人、站長和演員;母親皮娜·羅塔(Pina Rota)是一位富有想像力且有才華的女性;兄弟是Fulvio;妹妹是Bianca;外祖父在Lomellina有一個農場。他在外祖父的農場度過童年的時期,並從他的祖父開始學習基本的敘事節奏。隨後開始接受當地傳統的教育。
1951年,達里奧·福與弗蘭卡·拉梅訂婚。1955年,他們的兒子出生。
主要作品
作品名稱 | 作品原稱 | 出版時間 | 作品體裁 |
---|---|---|---|
《十足的健康人》 | 1954 | 戲劇 | |
《大天使不玩彈球》 | Gli arcangeli non giocano al flipper | 1959 | |
《他有兩支長著白眼睛和黑眼睛的手槍》 | 1960 | ||
《幾影舟縱為小偷,幸而有愛》 | 1961 | ||
《伊莎貝拉,三艘高船,和一個男人》 | 1963 | ||
《第七個偷的東西不多》 | Settimo: ruba un po meno | 1964 | |
《總是魔鬼的不是》 | La colpa e sempre del diavolo | 1965 | |
《該丟棄的太太》 | La signora e da buttare | 1967 | |
《滑稽神秘劇》 | Misterobuffo | 1969 | |
《工人認字三百、老闆認字一千:所以他是老闆》 | 1969 | ||
《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 | Morte accidentale di un anarchico | 1970 | |
《費得因》 | 1971 | ||
《所有的人都集中在一起!對不起,那個不是老闆嗎?》 | Tutti uniti, tutti insieme! Ma scusa,quello none il padrone? | 1971 | |
《喔,這是上帝的命令!》 | OrdineperDio,ooo. ooo. ooo! | 1972 | |
《砰,砰,誰來 了?警察!》 | Pum!Pum! Chi e? La polizia! | 1972 | |
《拒不付款》 | Non ti pago, non ti pago | 1974 | |
《 被綁架的范范尼》 | Il Fanfanirapito | 1975 | |
《媽媽的大麻最棒》 | 1976 | ||
《房子,上床,去教堂》 | 1977 | ||
《老虎的故事》 | 1978 | ||
《喇叭與覆盆子》 | 1981 | ||
《公開夫婦》 | 1983 | ||
《伊莉莎白:偶然為女》 | 1984 | ||
《一人裸體,一人穿衣》 | 1985 | ||
《愛麗莎貝達幾乎成了一個女人》 | Quasiuna donna,Elisabetta | 1985 | |
《拐賣黛安娜》 | 1986 | ||
《交易規則》 | 1987 | ||
《鞋子》 | 1988 | ||
《教皇與女巫》 | Il Papa e la strega | 1989 | |
《孤單女郎》 | 1991 | ||
《約罕·派登,發現美洲》 | Johan Padan a la descoverta de le Americhe | 1992 | |
《長乳房的魔鬼》 | Diavolo con le zinne | 1997 | |
《自由的馬里諾!》 | Marino libero! | 1997 | |
《耶穌嬰兒期奇蹟劇》 | 2009 | ||
《神聖小丑弗朗西斯》 | |||
《逃離動物園》 | |||
《臉面問題》 | |||
《有道德的盜賊》 |
(參考資料:)
創作特點
作品思想
作品主旨
達里奧·福屬於左派,他的作品都著鮮明的政治表達,字裡行間充斥著對不合理社會現象的冷嘲熱諷。達里奧·福主要是用政治(時事)諷刺劇的形式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不滿,許多作品都是針對國內外發生的大事迅速做出反應的結果。《大天使不玩檯球》諷刺政府官僚的敗行劣跡;《他有兩支長著白眼睛和黑眼睛的手槍》暴露法西斯主義同資產階級、黑社會組織同政權之間一榮俱榮,一衰俱衰的關係;《總是魔鬼的不是》《工人識字300個,老闆識字1000個,所以他是老闆》對資本家竭盡挖苦諷刺。
國際政治焦點,也盡在達里奧·福的視野之內。他創作過有關越南戰爭、智利人民反獨裁鬥爭的政治諷刺劇與以巴勒斯坦人民的鬥爭為題材的作品。達里奧·福的戲劇創作直面人生,飽含了同大眾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的感情與庶民百姓關切的問題,諸如通貨膨脹墮胎自由、男女平等、公德淪喪、官員腐敗等等。他在自己的政治諷刺劇中給予銳利潑辣的批判,並透過這些日常生活中具有普遍性的現象,力砭社會弊害,維護被凌辱者的尊嚴,進而挖掘出耐人咀嚼和深思的社會內容。藝術家把自我完全融入了人民之中,心全然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他不是把目光停留在生活的浮面,淺嘗輒止,他的劇作也不側重刻畫人物。他致力於展現重大政治鬥爭和激變的政治風雲波及的人物命運,並以此為契機,傾力剖示社會的時代的矛盾。
戲劇思想
達里奧·福創作“真正的人民戲劇”“富有戰鬥性的戲劇”,一生執著追求的旨趣。他把自己鮮明的政治立場、熾熱的批判激情都熔鑄進了自已的創作。他創作的50多部劇作,沒有一部是寫男歡女愛、家長里短,它們幾乎全是政治諷刺劇或者是時事諷刺劇。
藝術特色
達里奧·福的戲劇大都是從現實生活當中提取創作的素材,而且在部戲當中往往包含多個主題。在戲劇結構上,如同達里奧·福本人桀驁不馴,對傳統進行了大膽的挑戰。而戲劇人物的台詞聽上去一本正經、義正辭嚴,但總透著一股乖謬與滑稽,讓觀眾不得不對這些話語細細品味和思考。在角色的形象塑造上,又有些義大利即興喜劇的意味,人物往往帶有概念化、定型化的特點。達里奧·福的戲劇風格百味雜陳,既有現實味道的,也有怪誕味道的,甚至還不乏浪漫味道。他在藝術創作上的不拘一格恰恰成就了他獨特的品位——諷刺中帶著滑稽,嚴肅的怒罵中又帶著玩世不恭的態度。實際上,這也是人們對他的作品津津樂道的最突出特點,所以他的喜劇作品又被稱為諷刺喜劇。此外,他的具有即興表演成分的演出、他的走街串巷的表演形式,也使他與其他劇作家大相逕庭。
達里奧·福戲劇內容的現實性和人民性,決定了他的藝術創作形式既繼承傳統又超越傳統。義大利是即興喜劇的故鄉,達里奧·福非常珍視本民族的寶貴藝術遺產,積極向即興喜劇學習創作的方法。傳統的即興喜劇往往沒有固定的劇本,只有幕表(演出大綱),演出全靠演員的經驗和即興表演。他在戲劇中大量運用即興式的、看似隨意的表演,以及運用幽默、雙關、反諷、自嘲、暗喻的語言來表現戲劇衝突雙方、短兵相接的正與邪,在喜劇中完成作者對社會不公的嘲諷和批判。劇中有戴面具的定型角色。達里奧·福因經常帶領劇團在工廠、農村、街頭、廣場表演,演出中常常安排面向觀眾即興獨白,同觀眾展開對話、互動,因此他的許多戲劇在剛剛創作時往往更像是演出大綱,並不是固定的腳本。他的演員不僅要有高超的演技,而且要熟悉社會、擅長隨機應變,能夠根據現場情況與觀眾情緒進行即興發揮。達里奧·福還要求在每場演出中,演員都要有即興發揮。演出結束後,達里奧·福又同觀眾座談,一起探討政治時事、社會焦點和藝術等問題,爭求他們對演出的意見,詢問他們所關心的問題。過後,達里奧·福會綜合各種意見和演出效果對戲劇角色的台詞、行動、故事情節等進行修改,因此許多戲都有不只一個版本,而且越是經常上演的戲往往版本就越多。即興喜劇的其他一些藝術特色,如出人意料的戲劇情節、輕鬆幽默的故事、滑稽可笑的人物、鬧劇式的手法等,也都被達里奧·福所借鑑或採用。
獲獎記錄
文學類
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
第五屆全國反對暴力和卡莫拉獎
獲獎
阿格羅·多爾塞獎
獲獎
奧比獎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