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在先天性齶裂發病中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是依託四川大學,由蒙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DNA甲基化在先天性齶裂發病中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蒙田
- 依託單位:四川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先天性齶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出生缺陷,基於齶裂遺傳易感基因序列多態性的分子遺傳學研究和環境暴露因素影響齶裂發生中相關信號通路的研究仍然難於完全解釋清楚先天性齶裂發生的病理機制。申請者在前期研究發現的問題基礎上,擬採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澱晶片分析地塞米松誘導齶裂和VitB12拮抗齶裂小鼠模型齶胚突中基因組DNA甲基化水平與模式,檢測DNA 甲基化關鍵酶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達水平,初步篩選出與齶裂發病相關的DNA甲基化異常的基因。套用甲基化特異性PCR、結合重亞硫酸鹽的限制性內切酶法等檢測齶胚突發育中關鍵基因Fgf10/Fgfr2b和TGFβ3/ALK5/Smad2的甲基化水平,分析其DNA甲基化水平與蛋白表達水平之間的關係,初步闡明DNA甲基化在環境暴露因素誘導齶裂發病中的表觀遺傳調控作用和機制。
結題摘要
先天性唇齶裂是口腔頜面部最常見的出生缺陷。為研究DNA甲基化在齶裂發病中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申請人在青年基金項目的資助下,以一對3月齡唇齶裂患病差異的同卵雙生子(一個嬰兒患有唇齶裂—wangzhiyao72587A,另一個為健康的嬰兒---wangzhijieA; 註:因涉及患者隱私,該課題研究中隱去患兒的真實漢語姓名,以拼音和數字代碼標識)為研究對象,採用基於酶切消化的重亞硫酸鹽高通量測序的方法(Reduced Representation Bisulfite Sequencing,RRBS), 在單鹼基解析度水平對全基因組的各個基因元件(基因的promoters 區域)以及基因組元件(CpG Islands, CGIs)的甲基化模式進行了全面的分析, 同時對等位基因特異的 DNA 甲基化修飾也進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唇齶裂同卵雙生子的DNA甲基化譜分布特點及其之間的差異,在全基因組和候選基因水平檢測、篩選DNA甲基化差異位點,繪製出了基於同卵雙生的唇齶裂全基因組甲基化圖譜。研究成果將於2013年4月9日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舉辦的第六屆整形外科年會上做大會報告,報告題目:DNA Mmethylation Profiles in a Monozygotic Twin Pair Discordant for Cleft Lip and Palate。並發現了一些與唇齶裂相關聯的異常的DNA甲基化基因,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以發現的異常甲基化基因為目標的轉基因小鼠齶裂模型,對該基因在齶發發育和齶裂形成中功能進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發表在轉化醫學雜誌 J Cell Mol Med 2012,16: 2362-2368(IF: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