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73基因異常對頜骨骨化纖維瘤發病的作用》是依託北京大學,由陳艷擔任負責人的專項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DC73基因異常對頜骨骨化纖維瘤發病的作用
- 項目負責人:陳艷
- 依託單位:北京大學
- 項目類別:專項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對頜骨骨化纖維瘤(OF)發病機制進行研究將利於對頜骨發育、致病機理的理解,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CDC73基因已被確定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頜骨腫瘤綜合徵的致病基因,但其與更為常見的不伴綜合症的頜骨OF的關係並不清楚。本研究1.分離鑑定OF的間充質幹細胞,建立裸鼠皮下OF體內模型,為OF的發病機制研究提供良好的工具;2.用基因測序、基因掃描、甲基化PCR、免疫組化、RT-PCR、Western等方法從基因、mRNA、蛋白水平研究CDC73基因異常在頜骨OF中的分布及頻率;3.利用分離鑑定好的OF間充質幹細胞,用MTT、BrdU摻入、克隆形成、流式細胞周期分析、免疫組化、RT-PCR、Western、基因克隆、SiRNA、pTOPFLASH等方法研究CDC73基因異常所導致的其編碼的蛋白parafibromin功能異常對OF間充質幹細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響,探索OF的發病機制。
結題摘要
頜骨骨化纖維瘤(Ossifying Fibroma,OF)是一種好發於青少年,邊界清楚,由富於細胞的纖維組織和形態異常的礦化組織構成的頜骨病變,目前發病機制尚不清楚。OF屬於頜骨骨纖維性病變(fibro-osseous lesions, FOL)。頜骨FOL包括的纖維異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FD)、骨異常增殖症(osseous dysplasia, OD)及OF。它們的組織學表現相似,均表現為正常的頜骨組織被富含纖維組織的異常骨組織取代,均是由於成骨細胞發生了異常的增殖分化所致。不同的病因導致頜骨相似的病理改變,對FOL病變的分子機制的研究,將有利於理解不同的致病因素、調控機制對頜骨骨發育影響,對FOL病變形態形成的作用。。在臨床實踐中存在大量臨床、病理、放射學特點相互重疊的病例,要將某一具體的纖維骨病變與其它病變相區別仍存在問題,特別是早期病例及活檢病例。FOL的治療依賴於最後的診斷,診斷不同,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對頜骨骨化纖維瘤(OF)發病機制進行研究將利於對頜骨發育、致病機理的理解,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CDC73基因已被確定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頜骨腫瘤綜合徵的致病基因,但其與更為常見的不伴綜合症的頜骨OF的關係並不清楚。本研究1.成功分離鑑定OF的間充質幹細胞,建立了裸鼠皮下OF體內模型,為OF的發病機制研究提供良好的工具;2.用基因測序、基因掃描、免疫組化、RT-PCR等方法從基因、mRNA、蛋白水平研究CDC73基因異常在頜骨OF中的分布及頻率,發現在15例散發性OF中,4例有體細胞水平的突變,均位於1號外顯子,15例均未出現雜合性缺失。成功的為進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礎,下一步將利用分離鑑定好的OF間充質幹細胞,研究CDC73基因異常所導致的其編碼的蛋白parafibromin功能異常對OF間充質幹細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響,探索OF的發病機制。此外,因為CDC73基因是一種抑癌基因,為探索其表達的異常與骨的惡性腫瘤—骨肉瘤間的關係,我們用免疫組化的方法發現了在骨肉瘤中parafibromin的表達的確下降,且與惡性程度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