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軟體套用基礎——Pro/E軟體

CAD/CAM軟體套用基礎——Pro/E軟體

《CAD/CAM軟體套用基礎——Pro/E軟體》是2011年中國鐵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友節、白正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CAD/CAM軟體套用基礎——Pro/E軟體
  • 書號:978-7-113-13237-8
  • 版次:1-1
  • 開本:16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CAD/CAM軟體套用基礎——Pro/E軟體
套系名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學科)“十一五”規劃課題研究成果/中等職業學校數控技術套用專業規劃教材
頁碼:316頁
作者:李友節 白正一
出版時間:2011-11-01
定價:32.8 元
適用專業:數控技術套用專業

內容簡介

本書以Pro/ENGINEER(簡稱Pro/E)基礎套用為主要內容,涵蓋了產品的概念設計、工業造型設計、三維建模設計、分析計算、動態模擬與仿真、工程圖的輸出、生產加工成產品的全過程。本書在介紹知識點時都從講解軟體的基本功能入手,及時安排適當的實例引導讀者動手操作,再配合每章後的思考與練習題加以鞏固,使讀者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書內容完整、層次清晰,根據初學者的特點,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共分7章,包括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況,草繪模組,基本建模模組,高級建模模組,曲面設計模組,裝配模組,工程圖模組等。
本書適合作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數控技術套用專業的教材,也可供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有關專業的師生及工程技術人員使用和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概況 1
1.1 認識Pro/ENGINEER Wildfire 4.0 1
1.1.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特點 2
1.1.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的新增功能 2
1.2 安裝Pro/ENGINEER Wildfire 4.0 3
1.2.1 配置環境變數 3
1.2.2 軟體安裝過程 4
1.3 啟動與關閉Pro/ENGINEER Wildfire 4.0 6
1.4 體驗Pro/ENGINEER Wildfire 4.0操作界面 6
1.5 初步使用Pro/ENGINEER Wildfire 4.0 9
1.5.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檔案操作 9
1.5.2 滑鼠操作 14
1.5.3 模型顯示方式 18
1.5.4 視圖操作 19
1.5.5 設定零件單位 21
小結 23
思考與練習題 23
第2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草繪模組 24
2.1 知識準備(一)——環境介紹 24
2.1.1 草繪常用相關術語 25
2.1.2 進入草繪模式的一般流程 25
2.2 知識準備(二)——圖元繪製 27
2.2.1 繪製點 27
2.2.2 繪製圓 27
2.2.3 繪製線 29
2.2.4 繪製矩形 31
2.2.5 繪製圓弧 31
2.2.6 繪製倒圓角 34
2.2.7 繪製樣條曲線 35
2.2.8 繪製坐標系 36
2.2.9 繪製文本 36
2.2.10 調色板的使用 37
2.2.11 通過參考創建圖元 38
2.3 知識準備(三)——草繪編輯 41
2.3.1 修剪編輯 41
2.3.2 鏡像編輯 44
2.3.3 移動/縮放/旋轉編輯 44
2.3.4 複製/貼上編輯 45
2.4 知識準備(四)——人工尺寸標註 45
2.4.1 線性標註 46
2.4.2 圓及圓弧標註 47
2.4.3 角度標註 49
2.5 知識準備(五)——幾何約束 51
2.5.1 自動設定幾何約束 51
2.5.2 手動設定幾何約束 52
2.6 草繪實例(一)——正六邊形截面繪製 57
2.6.1 設計分析 57
2.6.2 操作過程 58
2.7 草繪實例(二)——風扇面板曲線繪製 61
2.7.1 設計分析 61
2.7.2 操作過程 61
小結 63
思考與練習題 64
第3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基本建模模組 65
3.1 知識準備(一)——Pro/ENGINEER Wildfire 4.0 三維實體建模的一般流程 66
3.2 知識準備(二)——基礎特徵建模方法 66
3.2.1 基礎特徵——拉伸 66
3.2.2 基礎特徵——旋轉 71
3.2.3 基礎特徵——掃描 74
3.2.4 基礎特徵——混合 79
3.3 知識準備(三)——工程特徵建模方法 86
3.3.1 工程特徵——孔 86
3.3.2 工程特徵——殼 92
3.3.3 工程特徵——筋 94
3.3.4 工程特徵——倒角 96
3.3.5 工程特徵——倒圓角 98
3.3.6 工程特徵——拔模 102
3.4 知識準備(四)——基準特徵建模方法 104
3.4.1 基準特徵——基準平面 104
3.4.2 基準特徵——基準點 107
3.4.3 基準特徵——基準軸 109
3.4.4 基準特徵——基準曲線 111
3.4.5 基準特徵——基準坐標系 113
3.5 實體項目建模實例(一)——風扇電動機外殼 115
3.5.1 設計分析 115
3.5.2 操作過程 115
3.6 實體項目建模實例(二)——風扇旋風板 121
3.6.1 設計分析 121
3.6.2 操作過程 121
小結 127
思考與練習題 128
第4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高級建模模組 130
4.1 知識準備(一)——高級特徵建模方法 130
4.1.1 高級特徵——掃描混合 131
4.1.2 高級特徵——螺旋掃描 135
4.1.3 高級特徵——可變剖面掃描 138
4.2 知識準備(二)——特徵操作 144
4.2.1 特徵複製 144
4.2.2 特徵鏡像 146
4.2.3 特徵移動 149
4.2.4 特徵陣列 151
4.3 知識準備(三)——特徵修改 158
4.3.1 特徵編輯 158
4.3.2 編輯定義 159
4.3.3 編輯參照 161
4.3.4 特徵刪除 161
4.3.5 特徵隱含和隱藏 162
4.3.6 特徵插入 163
4.3.7 特徵重新排序 165
4.4 知識準備(四)——解決失敗特徵及其處理 165
4.4.1 特徵失敗原因 166
4.4.2 診斷及解決環境 166
4.4.3 使用“調查”命令 167
4.4.4 使用“修復模型”命令 167
4.4.5 使用“快速修復”命令 168
4.4.6 減少再生時間 168
4.4.7 失敗特徵修復實例 169
4.5 實體項目建模實例(一)——風扇面蓋 170
4.5.1 設計分析 170
4.5.2 操作過程 171
4.6 實體項目建模實例(二)——風扇後蓋 188
4.6.1 設計分析 188
4.6.2 操作過程 188
小結 194
思考與練習題 194
第5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曲面設計模組 196
5.1 知識準備(一)——基礎特徵建模方法 196
5.1.1 基礎特徵——拉伸曲面 197
5.1.2 基礎特徵——旋轉曲面 198
5.1.3 基礎特徵——掃描 199
5.1.4 基礎特徵——混合 200
5.1.5 基礎特徵——邊界混合 202
5.2 知識準備(二)——編輯特徵 208
5.2.1 編輯特徵——曲面加厚 208
5.2.2 編輯特徵——曲面合併 210
5.2.3 編輯特徵——曲面(曲線)修剪 212
5.2.4 編輯特徵——曲面(曲線)複製 214
5.2.5 編輯特徵——曲面延伸 217
5.2.6 編輯特徵——曲面實體化 220
5.3 曲面項目建模(一)——風扇葉片 221
5.3.1 設計分析 221
5.3.2 操作過程 222
5.4 曲面項目建模(二)——滑鼠 232
5.4.1 設計分析 232
5.4.2 操作過程 233
小結 243
思考與練習題 244
第6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裝配模組 245
6.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 裝配模組的作用 245
6.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裝配模組的界面及主要操作 246
6.2.1 裝配模組界面 246
6.2.2 裝配操作 248
6.2.3 裝配約束及作用 249
6.3 裝配設計實例——齒輪泵的設計 254
6.3.1 設計分析 255
6.3.2 操作過程 255
6.4 裝配體的分解 267
6.4.1 創建分解視圖 267
6.4.2 分解視圖的調整 268
小結 269
思考與練習題 270
第7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圖模組 271
7.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圖製作基礎 271
7.1.1 Pro/ENGINEER Wildfire 4.0工程圖的界面 272
7.1.2 工程圖繪圖選項的設定 273
7.2 創建零件圖和裝配圖 275
7.2.1 零件圖的內容 275
7.2.2 零件圖的表達方案 276
7.2.3 創建零件圖 286
7.2.4 零件圖的標註 289
7.2.5 創建裝配圖 294
7.3 視圖的調整和修改 299
7.4 圖紙模板的建立和修改 300
小結 303
思考與練習題 303
參考文獻 30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