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4運輸機

C-54運輸機

C-54“空中霸王”(skymaster)戰略運輸機。美國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一種四發動機活塞式遠程軍用運輸機,於1942年2月首次試飛,隨後交付使用。該機是DC-4型客機的軍用型,共生產1242架。當時,C-54以航程遠、載重量較大為優勢,主要裝備於美國陸軍航空兵,成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遠程軍用運輸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C-54運輸機
  • 服役時間:1942年
  • 國家:美國
  • 研製單位:美國道格拉斯公司
  • 首飛時間:1938年6月7日(原型機)
  • 綽號:空中霸王
  • 氣動布局:後掠翼
  • 發動機數量:四發
  • 飛行速度:亞音速
  • 首航時間:1942年2月(生產型)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性能數據,座位數,外形尺寸,重量數據,性能數據,服役歷程,

發展沿革

C-54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運輸機。和“空中列車”一樣,C-54也是民用飛機的軍方衍生機型,它的前身是DC-4A。美國道格拉斯公司研製的一種四發動機活塞式遠程軍用運輸機,於1942年2月首次試飛,隨後交付使用。該機型是按聯合航空公司的要求設計的遠程增壓飛機,為美國陸軍航空兵建造的數量超過1000架,為海軍建造了約200架,大多數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它們分散服役在幾個戰場。第一架生產型C-54於1942年3月26日完成了它的處女航,1943年年初A型出現,它新開了貨艙門、加固了機艙地板、貨艙中安裝了懸臂式起重機,並且加大了機翼油箱。該設計在戰爭結束前的幾個月做了進一步改進,以適應美國陸軍航空兵的不同需求,各種改型的C-54一共生產了1242架。
C-54運輸機
當時,C-54以航程遠、載重量較大為優勢,裝備於美國陸軍航空兵,成為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要遠程軍用運輸機。在勝利日之後,很多被宣稱過剩,因此賣給了航空公司和外國空軍。
在二戰和柏林空運期間證明了自己能力的道格拉斯C-54“空中霸王”飛機,進入20世紀50年代後繼續承擔著軍隊士兵的運輸任務。在韓戰期間,從日本到朝鮮的很多供應工作都是由這架時尚的、四發設計的飛機完成的。從前線退居預備役部隊之後,到20世紀60年代,C-54飛機為美國軍方很好地擔負了輔助支持任務。其他在外國軍方服役的飛機,其服役時間更長。
C-54運輸機
戰後C-54/R4D(C-54的海軍編號)在美國空軍和海軍服役了相當長的時間,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才退出現役。進入20世紀60年代承擔的其他的任務角色包括空海搜救和飛彈射程支援。最後一架於1974年退役。

技術特點

單翼;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四台北整流罩密包裹的星形發動機;大垂直尾翼面。
C-54飛機的外形和結構特徵主要表現為:機身較粗長,流線型機頭上部有4人駕駛艙,後機身左側開有大艙門;機翼為懸臂式下單翼,兩側機翼前緣對稱配置四台發動機;尾翼由懸臂式的中平尾和單垂尾組成。
C-54D救援機:由康維爾公司為了執行空海搜救任務對C-54D進行的改裝中,其中的一項改裝是在一個機頭安裝的雷達天線罩中安裝一個搜尋雷達。基本上類似於C-54B飛機,D型機的不同是有四台普拉特惠特尼R-2000-11雙黃蜂14缸星形發動機.其起飛額定功率是993千瓦(1350馬力)。為了使飛機能夠執行搜救任務所做的另一項更改是在後機身、對著主貨艙門右側的位置安裝了一個球面觀察窗。雖然救援飛機在主機艙中攜帶了相關設備.但是標準型C-54D運輸機在帆布座位配置上最高能容納50名士兵。在貨運構型中,其最大有效載荷達14773千克(32500磅)。搜救型飛機經常塗裝著和平時期使用的顯眼標誌。在救援飛機機尾和機翼上的大面積的橙色/紅色的Dayglo是美國陸軍航空兵戰後救援機型的一個特徵。
C-54運輸機

性能數據

座位數

一個駕駛位,一個副駕駛位,一個領航員或投彈收位,一個貨運長位,48個乘客位。

外形尺寸

機身長度 28.63米;翼展 35.81米;機身高度 8.39米

重量數據

空載重量 17237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33112千克

性能數據

最大速度 441千米/小時;最大航程 6276千米;動力裝置 四台普-惠R-2000-7“雙黃蜂”發動機;輸出功率 4028千瓦。

服役歷程

1942年10月24日,24架C-54進入空中運輸司令部的“大西洋之翼”聯隊服役。各種改型的C-54一共生產了1242架。其中有183架是為海軍生產的,海軍將其命名為R5D,在太平洋戰區使用。戰後,C-54/R5D繼續使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一架於1974年退役。
C-54運輸機
鯰魚行動
提起抗日戰爭期間美國的對華援助,首先就會想到“飛虎隊”和“駝峰航線”。然而,在抗戰期間和抗戰勝利後,美軍運輸機對中國共產黨的幾次重要空運卻鮮為人知。其中,“鯰魚行動”十分關鍵,為中國共產黨運送了一批寶貴人才。
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堅持與國民黨談判,一方面積極準備自衛戰爭。1946年5月3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5月23日,中國共產黨代表團南京辦事處100多人進駐梅園新村。然而,談判毫無進展。1946年10月11日,國民黨軍隊占張家口。周恩來認為形勢嚴峻,並考慮如何安全撤離南京、上海的工作人員。
1947年2月27日至28日,國民黨政府突然派軍警包圍中國共產黨駐南京、上海、重慶辦事處,並限3月5日前撤離全部人員,同時封閉《新華日報》。如何安全撤離中國共產黨辦事處的人員一下子成了迫在眉睫的問題。從南京到延安上千公里,加之全面內戰爆發,途中安全沒有保證,最快捷的辦法還是空運。於是,周恩來明確指示,還是找美軍幫忙。
C-54運輸機
經與美方緊急磋商,美方同意提供交通工具和飛機幫助我方人員撤回延安。執行這項任務的是隸屬於美國陸軍第十四航空隊的駐華美軍顧問團航空分隊。這支部隊組建於1946年初,編制包括大約250名官兵,由約翰·麥康內爾準將指揮。此項撤離任務的代號為“鯰魚行動”。
1947年3月7日早晨,“鯰魚行動”啟動。整個行動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先用美軍卡車,把中國共產黨代表辦事處人員及家屬安全送達南京大校場機場。由於“鯰魚行動”是由美軍負責執行,所以在去機場途中沒有受阻。第二步是轉乘運輸機把這些人員安全送至延安。為此,麥康內爾將軍專門安排了兩架飛機,一架是C-47運輸機,主要運送一般工作人員及家屬。另一架是C-54運輸機,主要運送中國共產黨代表處的負責人等重要成員。
麥康內爾將軍親自指揮實施這次“鯰魚行動”。此前,他曾駕駛一架C-54飛機送毛澤東到延安,還安排飛機把周恩來、李維漢、鄧穎超等十多人先期送回延安,因而對航線和延安機場的情況比較熟悉。
上午,兩架美軍運輸機起飛,經過數小時的飛行,安全抵達延安。這次行動使中國共產黨駐京、滬兩地人員74人安全撤離,為中國共產黨保留了一批寶貴人才。
C-54運輸機
柏林空運
1945年二戰結束後,德國被美英法蘇四個戰勝國分頭管轄,美英法占領德國西部,蘇聯占領東部。位於蘇軍占領區內的德國首都柏林遭到同樣命運,西柏林由美英法分管,東柏林則是蘇軍的天下。
蘇聯在占領區內強制推行共產制度,並企圖逐步蠶食西柏林,最終把西方盟軍逐出西柏林,而西方盟軍則要把德國建設成為自由民主的新國家。雙方矛盾越來越深。
1948年6月24日清晨,蘇軍突然封閉德國西部和西柏林之間的所有水陸交通,並禁止對柏林的三國占領區輸送糧食和能源。史達林的目的是要切斷西柏林的生命線,迫使西柏林人屈服並逼走盟軍。
當時,兩百萬人口的西柏林只有僅夠35天的存糧。西柏林因此變成蘇聯占領區內的一個孤島,卻也引發了一場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空中運輸行動——柏林空運。
C-54運輸機
6月26日,美國和英國開始用飛機向西柏林空投食品、煤炭和其他重要民生物資。
為了保障西柏林民眾的生活基本需要,盟軍搭建了一條空中走廊。從1948年6月26日至1949年5月12日的11個月裡,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南非的飛行員,總共完成了27萬多航次的飛行,向西柏林空投了200多萬噸生活物資。其中美軍空運食物的運輸機就是C-54運輸機。
由於空運必須經過東德領空,所以得冒蘇聯空軍攻擊阻撓的危險,幸虧雙方只是冷戰,沒爆發武力衝突,但英美多架運輸機意外墜毀,上百人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