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柴可夫斯基十分鐘愛小夜曲的寫作,並寫過好幾首不同形式的小夜曲。《C大調弦樂小夜曲》從結構上看,與莫扎特《弦樂小夜曲》相似,也有四個樂章。作曲家本人也承認,他的作品是受了莫扎特的影響。他說:“在這部作品裡,第一樂章,是我向莫扎特表示敬意。我不是有意在模範他的風格。如果人們發覺我與所循的東西相差不遠,那我也會引以為榮。”當您仔細聆聽這部
樂曲的時候,相信您會感受到:既是如此,它仍然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民族風格的小夜曲。
《C大調弦樂小夜曲》溫暖的旋律,穿透寒冷的冬夜,在這祝福平安之夜,帶給您的是無限的溫馨與浪漫感受。濃郁的俄羅斯風格的旋律,把您帶到
滿天飄雪、其樂融融的聖誕的莫斯科街頭,旋律時而歡快、時而低沉、時而高亢、時而悠揚;在音樂中,您看到的是暖暖燃燒的聖誕蠟燭,偶爾擦肩飛馳而過的溜冰少年,洋溢著溫馨微笑正在置辦聖誕禮物的各色人群和伏爾加河
兩岸被冰雪覆蓋而美不勝收的浪漫景色。
作者簡介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Peter Ilitch Tchaikovsky,1840-1893),俄羅斯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俄羅斯民族音樂與西歐古典音樂的集大成者。十歲開始學習鋼琴和作曲。1862年入彼得堡音樂學院學習作曲,畢業後赴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他的音樂基調建立在
民歌和民間舞蹈的基礎上,所以樂曲中呈現出濃烈的生活氣息和民間特色,他慣於採用起伏的相對主題,利用音樂形象來表現生活中各種心理和感情狀態的發展和演變過程。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民主精神貫穿著他全部的創作活動,他主張音樂的美,是建立在真實的生活和深刻的思想基礎上的,因此他的作品一向以旋律優美,通俗易懂而著稱,又不乏深刻性,他的音樂是社會的真實寫照。透過他的藝術珍品,人們不難發現他不僅是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結合的典範,而且是一位擅長以音樂描繪心理活動的大師,探索著人生的奧秘。
他的作品中,很多都是極其優秀的
世界名曲,如
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黑桃皇后》等,芭蕾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和
交響曲《第四交響曲》、《第五交響曲》、《悲愴(第六)交響曲》、《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以及
交響詩《羅密歐與朱麗葉》,音樂會
序曲《1812序曲》等等。
作品賞析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每個樂章都附有標題。
第一樂章 C大調 小奏鳴曲式的小品。序奏採用行板開始,後轉中庸的快板,由省略
展開部奏鳴曲式構成。序奏主題莊重有力,充滿內在活力。
主部主題流暢而委婉,旋律起伏較大,色彩沉鬱而略含哀怨,具有舒曼的浪漫氣質,
大提琴表現後,
小提琴、中提琴以富趣味性的音形模仿,第一小提琴、中提琴以弱奏斷音拉G大調第二主題,以八度音程對味重複。第二
小提琴加入,中提琴開始合奏相同旋律時,第一小提琴、
大提琴以自由的旋律展開樂念,進入再現部兩個主題恢復原調。
第二樂章 圓舞曲。採用三部曲式,G大調,中速3/4拍子。樂章主題是人們非常熟悉的一段旋律,輕盈舒展,典雅柔美,充滿青春的活力。 柴科夫斯基表述為:“甜蜜地、且極盡優雅之能事。”
第三樂章 悲歌。 採用突出中間部分的三部曲式,D大調,
廣板,速度稍慢,3/4拍子。主題以合唱的
和聲織體形式寫成,滯緩的旋律,充滿哀婉如歌的情緒。 中間部為稍微蓬勃。
第四樂章 終曲,俄羅斯主題。序奏採用行板,G大調,後轉為快板,2/4拍子,
奏鳴曲式。序奏主題來自俄羅斯
民歌《在牧場上》,主部第一主題為俄羅斯民歌《在綠色的蘋果樹下》。旋律輕快活潑,充滿歡樂開朗的情緒,與序奏主題形成明顯的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