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A帝國之星

BSA帝國之星

1938年BSA帝國之星超過160公里/小時,並榮獲傳統馬力之王稱號。隨後的BSA金星改良為M24模型。它有一種合金496cc引擎,電子合金齒輪箱。這種車型一直持續到大戰開始階段,BSA金星是1938年-1963年生產350CC和500CC單缸 四衝程機車躋身20世紀50年代速度最快的量產車。作為手工打造可選性能改裝,每輛機車都有出廠測功機檢驗,務必達到最高馬力。由英國輕武器公司製造,1956-1963年生產499CC單缸量產車,最高速度:180公里/小時該輛BSA機車產於1938年,由TP CHINA全面拆散翻新過,仍可見當年之英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BSA帝國之星
  • 類別機車
歷史背景,品牌故事,賽場上的BSA,

歷史背景

英國品牌BSA摩托曾經是世界最大摩托製造商,它的歷史始於1854年,由於環境影響1903年由英國軍隊槍枝供應商轉為機車製造商。上世紀60年代末由於低估技術先進、價格便宜日本新型機車流入,BSA遂於1972年宣告不支而破產。
BSA在1910年推出了第一台由腳踏車搭載引擎的”摩托腳踏車”,但真正推出機車的時期則要後推到1919年。當年推出了一款採用50度夾角V-Twin引擎的Model E,排量為770c.c.,採用SV(側置氣門設計)。在當年該款車採用了機械式油泵、七片式離合器、三速變速箱、新款Cantilever前叉以及腳啟動等配置,當年售價為130英鎊。這是它在戰爭期間生產的一系列V型雙缸車的第一種。雖然設計平凡採用磁電機點火,但可靠耐用,因此BSA風光地馳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疆土。這輛金星DB34 充分反映了早期摩托的風格,是現代摩托的鼻祖!早期我國郵政系統大部分以BSA摩托為主,可說開創了國內摩托的先河!

品牌故事

BSA公司全稱Birmingham Small Arms Company,即伯明罕輕武器公司。為什麼要這樣命名,這要說回到威廉三世時期。當時,威廉三世憂心忡忡,擔心他的軍隊裝備落伍,而且所需的武器不得不購自荷蘭。1692年,英國的軍械部門與5名伯明罕市的軍械工人簽訂契約開始自行生產槍枝,此後的150多年裡,英國不斷尋找軍械工人,以增強軍火的生產能力。1853年3月,克里米亞戰爭爆發,隨後14名軍械工人組建了伯明罕輕武器同業工會(the Birmingham Small Arms Trade Association),負責向英國政府提供武器。1856年3月30日,奧斯曼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法國、英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巴黎和約,克里米亞戰爭正式結束。由於槍械的需求量持續增長,1861年6月伯明罕輕武器同業工會的14個軍械工人創建了伯明罕輕武器公司(BSA),1863年他們位於伯明罕市區外的小希斯(Small Heath)工廠建成。
創建初期,BSA公司以生產和銷售輕武器為主。但是由於武器貿易額的下降,BSA公司決定擴展業務範圍,19世紀70年代他們已經生產出Otto Dicycle(一種特殊的機動兩輪車,但是輪子不像機車或者腳踏車那樣前後排列,而是平行排列);19世紀80年代起BSA公司開始生產和銷售腳踏車;1903年又推出發動機排氣量為233mL的實驗型機車。到了1909年,BSA終於開始生產、銷售機車,這台最早的BSA機車搭載了功率為2.6kW的單缸發動機,採用皮帶驅動,售價50英鎊。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BSA公司重新倚重老本行,每周為軍隊提供10000支步槍,劉易斯機槍則總計生產了145000支,此外還有炮彈、燃燒彈等,軍火業務得到極大的擴展。當然,戰爭同樣離不開機動工具,BSA 公司為英國軍方提供了為數眾多的軍用機車、汽車以及摺疊式腳踏車,車輛業務因此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到1937年已經擁有67個工廠。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BSA成為敵方的攻擊對象,德國空軍的空襲讓其工廠受到嚴重破壞,但是這不能阻止BSA繼續生產機車和槍械。據統計,二戰期間BSA大約為軍方提供了超過100萬支李-恩菲爾德步槍、50萬支布朗寧機槍以及126000輛M20機車,工廠再次得到擴張。
戰後,得益於社會對交通工具和其他生產生活物資的迫切需要,BSA的業務蒸蒸日上,由公司發展為集團,產品涵蓋了金屬工具、通用工程、槍械生產以及蘭契斯特汽車、戴姆勒汽車,當然還有機車。1951年,BSA迎來了最大的發展機遇期—兼併了英國另外一家老牌機車廠家凱旋,同時還收購了陽光(Sunbeam)、新哈德森(New Hudson)等公司,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機車廠家,當上了名副其實的機車王國霸主。但是,此時危機和隱患已經埋下,新興的日本機車廠家和歐洲豪強開始動搖BSA的老大地位。1960年,陷入財政危機的BSA集團被迫將戴姆勒公司賣給美洲虎公司(Jaguar),腳踏車部門則賣給了雷利公司(Raleigh)。1972年,財大氣粗的錳銅集團收購了BSA,並計畫將BSA、諾頓、凱旋重組為新的集團。遺憾的是這一偉大的努力沒能成功,BSA、諾頓、凱旋相繼倒閉。
接下來的命運可想而知。不久,一個新的NVT機車公司匆匆組建,繼續生產部分機車和機車零配件,同時還生產搭載了山葉和摩托·莫里尼微型發動機的腳踏車。因為看到了BSA品牌的巨大價值,伯提·古德曼(Bertie Goodman)和威廉·柯洪(William Colquhoun)發起了管理層收購,並擁有了BSA品牌,繼續生產微型機車。1986年,由於市中心考文垂髮生衝突,BSA將基地搬遷至格勞斯特郡的布洛克雷。1991年,BSA公司與另外一家安多福·諾頓國際有限公司合併,組成了新的BSA集團。但是好景不長,1994年12月,柯洪和傑克森(Jackson)共同擁有的BSA集團又被新的BSA Regal集團接管。1995年起,BSA搬到英國港口城市南安普敦,並於1996年生產出50mL的微型機車,隨後又限量生產了60年代風格的400mL復古機車,主要銷往日本市場。1999年,BSA又手工生產出500mL的GOLD SR,供古典機車愛好者收藏。此外,BSA還大量生產各種零部件,供應給世界各地的諾頓機車收藏者以及古典機車修復廠家。
儘管,BSA仍然存在,仍然在發展,但是毫無疑問離它原來的位置——世界上最大的機車公司已經很遠。今後的路子如何走,仍然是個巨大的問號。
在BSA發展的過程中,諾頓-維利爾斯-凱旋聯盟不可不提。20世紀50年代,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車廠家的BSA集團繼續擴張,但是真正嚴峻的挑戰已經來臨。約60年代起,來自日本的競爭(包括本田、山葉、鈴木)以及歐洲的競爭(包括佳娃、保達高、胡斯克瓦納)不斷侵蝕BSA的市場份額。最重要的是,市場的發展已經悄悄發生了變化—如輕型機車被踏板車取代,超級機車的發動機排氣量已經擴容至1000mL,技巧型機車和攀爬機車市場被歐洲的二衝程機車一統江湖。此時,BSA對市場的把握開始不再準確,由於此前缺乏長期觀測市場以及沒有長遠發展的考慮,臨陣磨槍的BSA應對舉措顯得不夠冷靜,錯誤的市場決策和昂貴的研發項目加劇這一問題的惡化,比如研發和生產Ariel 3就是錯誤的決策,推出後市場反應平淡,僅此一項損失就達到200萬英鎊。
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BSA作了不少努力。1968年BSA根據市場流行的口味對他們的單缸、雙缸作了一些革新,如增加了時髦的轉向燈,將A65分成出口版本和國內版本等,1969年又推出了新的三缸機器“火箭三缸”;同時,BSA開始更加關注蓬勃發展的美國市場,不再過於倚重加拿大市場的擴展。但是,無論是車型更新還是市場定位,此時已為時過晚,由於長期缺乏關注和監測市場發展,沒有遠見的BSA公司已經是日薄西山。
1971年BSA集團對機車部門重組,BSA的小希斯工廠負責生產發動機和零部件,凱旋的梅里登工廠負責裝配機車,同時開始大刀闊斧地裁員,但是奈何病入膏肓、沉疴難治。1972年後期,BSA集團被錳銅集團收購,與英國另一家老牌機車廠家諾頓組建成諾頓-維利爾斯-凱旋公司(Norton-Villiers-Triumph)。由於三個廠家的重組牽涉到大量工人的裁員以及生產基地的合併,這一試圖拯救BSA、諾頓和凱旋的做法遭遇到工人們強大的抵抗。凱旋的工人拒絕到BSA的小希斯工廠工作,並占領凱旋工廠組成了工人合作聯盟。這場長達2年的對抗導致了兩敗俱傷:7000名工人失業,諾頓的伍爾弗漢普頓工廠和BSA的小希斯工廠關閉。工人合作聯盟則繼續苟延殘喘了4年,但是同樣擺脫不了倒閉的命運。

賽場上的BSA

BSA機車以側置氣門和頂置氣門發動機為主,特點是可靠耐用,零配件充足以及經銷網路比較完善的,且價格適中,適合普通騎手。,用於傳遞郵件;三輪機車則受到AA巡邏兵汽車協會的歡迎,用作維修服務的工具車。由於定位普通騎手以及被部門大量採購,以至於BSA驕傲地打出這樣的廣告:“四台機車,就有一台BSA”!
正是因為如此定位,與諾頓相比BSA機車不被認為是高性能機車,與賽場絕緣。事實上並不完全是這樣,以英國的初級俱樂部成員賽事為例,1947隻有少數騎手駕駛BSA機車參賽,到了1952 年BSA機車已經成為主力賽車,1956年更是誇張,整個賽事只有1台諾頓機車和1台維洛塞特(Velocette)機車,其餘的53台全部都是BSA機車!
此外,為了在美國打響品牌提高市場銷售業績,1954年BSA 組隊參加了戴托納200,參賽車型包括了單缸金星和雙缸流星。這場比賽讓BSA大出風頭,冠軍、亞軍、季軍以及第四名、第五名以及第八名被BSA摘取!BSA不但在公路機車比賽中逞雄,在越野機車領域同樣取得不俗業績,傑夫·史密斯(Jeff Smith)曾經駕駛B40機車,連續奪得1964年、1965年FIM 500 cc 越野機車世界錦標賽冠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