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III上粲介子產生截面的測量

BESIII上粲介子產生截面的測量

《BESIII上粲介子產生截面的測量》是依託南京師範大學,由鐘彬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BESIII上粲介子產生截面的測量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鐘彬
  • 依託單位:南京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粲偶素物理是高能物理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粲偶素衰變是這個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質量高於粲介子對閾值的粲偶素與粲介子有較強的耦合,產生含粲介子末態是它們的主要衰變模式。目前這些高質量粲偶素衰變到含粲介子末態截面的測量受限於數據的統計量還有較大的誤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BEPCII上的北京譜儀BESIII實驗是目前在粲偶素能區運行的亮度最高的正負電子對撞實驗。BESIII已經在4.01、4.26和4.36GeV能量點各採集了亮度約為500pb-1的數據,並計畫在3.8至5.0GeV能量區域進行掃描。利用這些大統計量的數據可以精確測量正負電子對撞產生的含粲介子末態截面,確定粲偶素激發態和Y(4260)、Y(4360)等矢量態的共振參數,研究它們的產生衰變性質。這些研究工作將加深對物理現象的理解,檢驗模型,促進理論的完善和發展;同時還可能發現新的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

結題摘要

粲偶素物理是高能物理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粲偶素衰變是這個領域內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質量大於粲介子對閾值的粲偶素與粲介子有較強的耦合,產生含粲介子末態是它們的主要衰變模式。在本項基金的支持下,基於BESIII探測器採集的正負電子對撞事例,我們主要研究了:e+e- ->D Dbar,gamma D Dbar,Ds*+ Ds*- 過程和eta_c ->phi phi,omega phi 過程。在正負電子對撞實驗中進行含粲介子末態的研究可以檢驗現有的理論模型,特別是可以檢驗一些奇特態模型,這加深了我們對於質量大於粲介子對閾值的粲偶素和類粲偶素性質的理解。eta_c 的強衰變模式是研究量子色動力學的有效場所,因此eta_c 衰變的高精度測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eta_c 的性質,推動量子色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在本項基金的支持下,我們還在螺旋度坐標下唯象地研究了J/psi -> Lambda Lambdabar 和 Lambda ->Baryon pi- (Lambdabar ->anti-Baryon pi+)這兩個過程中可能發生的CP破壞,給出了在BESIII上測量Lambda,Lambdabar衰變參數的精度。此外我們還參與了D*0分支比的測量,給出了目前世界上最高精度的測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