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Rnet

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阿帕網
  • 外文名:ARPRnet
  • 別稱:是Internet的前身美蘇冷戰的產物
  • 提出者:美國國防部高級計畫研究組
  • 提出時間:1969年
  • 套用學科:計算機網路
  • 適用領域範圍:計算機科學
適用範圍,發展簡史,套用領域,定律定義,特點,

適用範圍

ARPANET的建立基於這樣一種主導思想:網路必須能夠經受住故障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一旦發生戰爭,當網路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擊而失去工作能力時,網路的其它部分應當能夠維持正常通信。

發展簡史

1969年,在美國國防部的資助下,建立了一個只有4 個節的ARPANET(阿帕網),連線了洛杉磯的加利福尼亞分校,聖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亞分校,史丹福大學,鹽湖城的猶它州立大學。

套用領域

80年代初,美國科學基金會(NSF)資助建立了NSFNET,目的是將所有計算機科研人員連線起來進行科學、學術研究,到了1986年,NSFNET取代了ARPANET的地位。1992年以後,由於Internet用戶數量急劇增加,套用領域日益擴大。隨著Internet協會(ISOC)的成立,商業界和通信業開始廣泛套用Internet。

定律定義

ARPRNet(阿帕網)是Internet的前身,起源於美國,是美蘇冷戰的產物

特點

最初,ARPAnet主要用於軍事研究目的,它有五大特點:
⑴支持資源共享; ⑵採用分散式控制技術; ⑶採用分組交換技術; ⑷使用通信控制處理機; ⑸採用分層的網路通信協定。
1972年,ARPRNET發展到40個網點。可進行EMAIL傳送、FTP數據傳送遠程登錄等功能,同時產生了TCP/IP協定,用於互連不同類型的網路。
ARPAnet在首屆計算機後台通信國際會議上首次與公眾見面,並驗證了分組交換技術的可行性,由此,ARPAnet成為現代計算機網路誕生的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