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百老匯首演:1975年7月25日
場次:6137場
地點:舒伯特劇院
創作團隊:
作曲馬文·哈姆里施(Marvin Hamlisch)
作詞愛德華·科勒班(Edward Kleban)
編劇 小詹姆斯·科伍德(James Kirwood. Jr)和尼古拉斯·但丁(Nicolas Dante)
導演編舞 麥可·貝內特(Michael Bennet)
場景設計 羅賓·華格納(Robin Wagner)
服裝設計 特恩你 V 艾德里基(Theoni V. Aldrege)
燈光設計 薩隆·穆塞爾(Tharon Musser)
音響設計 阿比·雅各布(Abe Jacob)
首演演員: 唐娜·麥可契尼(Donna Mckechnie),羅伯特·魯龐(Robert Lupone)等
百老匯重排:2006年10月5日至今
地點:傑拉爾德·施恩菲劇院(Gerald Schoenfeld Theater)
創作團隊:
導演:鮑伯·埃威安(Bob Avian)
沿用了原版製作,舞台調度和編舞。
重排首演演員: 麥克·布瑞斯(Michael Berresse),夏洛特·德·安布耶絲(Charlotte d'Amboise)等
創作背景
這部音樂劇源自百老匯舞蹈演員們幾次工作坊活動的錄音,故事發生在某百老匯劇院某音樂劇,群舞演員面試的舞台上。通過描述那些改變人生軌跡,促使這群演員和編舞投身舞蹈事業的經歷,該劇展示了他們充滿辛酸的歌舞人生。在工作坊進行過程中,任何演員都可能被選為群舞,在這樣一個不定因素的驅使下,演員的表現達到了讓人驚訝的天才水平。音樂劇正是充分的再現了工作坊的這一歷程,刻畫了諸多血肉豐滿的角色。
《歌舞線上》最初在外百老匯劇院上演,因為演出前就受到過人好評,整個演出檔期的票銷售一空。製作人約瑟夫·帕普(Joseph Papp)決定將演出搬上百老匯,從而造就了音樂劇史上最長壽的音樂劇,《歌舞線上》6137場的演出記錄直到1997年才被《貓》打破。
1990年,首演劇組成員巴約克·李(Baayork Lee)和托米·威爾斯(Thommie Walsh)與羅伯特·威亞斯(Robert Viagas)合作出版了《線上上:〈歌舞人生〉的誕生》一書,用編年體形式記錄了音樂劇的緣起和演進,還包括與全劇組成員的採訪。導演貝內特(Bennett)最初僅以特邀觀察員身份加入工作坊,但因為才華卓著,迅速成為領頭人。後來,他表示《歌舞線上》是他的精神後代,但沒有提及眾多工作坊參與者的重大貢獻(尤其是尼古拉斯·但丁Nicholas Dante)。他在工作坊早期解僱皮考克(Peacock)和斯蒂文斯(Stevens)的行為不僅讓當事人難受,還引發了系列訴訟。
2006年重排版在舊金山預演後,於同年10月5日在紐約隆重亮相,由原助理編舞鮑伯·埃威安(Bob Avian)擔任導演,最大限度保留了原版舞蹈。該版本榮獲2項托尼獎提名,但未獲獎。
劇情介紹
一部百老匯音樂劇即將上演,劇院舉行了公開的群舞演員面試,導演扎克(Zach)和助理編舞拉里(Larry)親自監考試。每個舞者都迫切想得到工作,第一輪篩選後,留下17人。扎克告訴他們自己需要四男四女,一共八位優秀的群舞,他希望更多的了解演員們,於是要求他們做自我介紹。大家勉強的向他講述自己過去的經歷,不同的故事分別講述了舞者從幼年到成人再到職業生涯末期的經歷。
第一位應徵者麥克(Mike)說是家裡12個孩子中最小的,他最初接觸舞蹈是在學前班看姐姐上舞蹈課,當姐姐拒絕上課之後,他取代了她的位置。為了掩飾童年不快,他一直開玩笑。在他講故事的同時,其他應徵者質疑這次奇怪的面試,並考慮應該把什麼告訴扎克。但是他們都迫切需要工作,於是面試繼續下去。
當謝拉(Sheila)表現出對面試的不重視時,扎克比較生氣。謝拉講到,她母親早婚,父親不愛她們也不關心她們。6歲時,她意識到芭蕾可以幫她忘卻家庭煩惱。貝比補充到,因為她本人不漂亮,她也因為跳舞時感到自己美麗而沉迷芭蕾。麥吉說,表演芭蕾,她身邊總有人陪伴,不像她從未擁有過的父親永遠缺席。
精神渙散的克利絲汀(Kristine)五音不全,無法唱歌,她唱歌時總需要丈夫艾爾(AL)來補全。舞者中最年輕的馬克(Mark) 回憶著他第一次看女性身體剖析圖和第一次春夢的情景,引發了其他人對青春期的回憶。格里高利(Gregory)發現他自己是同性戀,黛安娜(Diana)分享她可怕的高中表演課經歷。唐(Don)第一個工作是在夜總會,瑞奇(Richie)差點成了幼稚園教師,朱迪(Judy)童年麻煩重重,4英尺10英寸的康尼(Connie)因為太矮遭遇很多困難。依靠整容而體態豐滿的薇爾說,對選角導演而言天賦毫不重要,所以整容對她非常重要。
舞者們下樓學習新歌準備下一輪面試,凱西(Cassie)對話。她曾是傑出的獨舞演員,也曾在扎克的戲中擔任角色,並成為他女友。扎克告訴她,她很出色,不該來面試群舞角色,但她說自己不能找到獨舞角色,願意擔任群舞,因為這樣才能通過舞蹈表達她的激情。扎克讓她下樓去學習舞步。
扎克把保羅(Paul)叫上台,他講述他吸毒,同性戀傾向和自我意識的問題。凱西和扎克的複雜關係終於浮出水面,扎克開始職責凱西舞蹈退步,從而再度引發他們對兩人關係的思考。扎克告訴其他人他們的舞蹈很好,但不夠傑出,所以永遠只能擔任群舞。凱西回答到:“只要你選我,我就擔任群舞。”在踢踏排練中,保羅受傷進醫院,他的舞蹈生涯結束了。扎克問大家如果不能跳舞了,會怎么辦,他們紛紛表示發生任何意外,他們都不後悔,他們為其所愛奉獻了一切。最後選出了8位演員。
結尾,19位演員紛紛先輪流單獨謝幕,然後集體換上耀眼的服裝整齊劃一的舞蹈,原本個性鮮明的角色們淹沒在龐大的群舞陣容中。
曲目介紹
《希望我入選》(I Hope I Get It)
《我能做那個》(I Can Do That)
和… (And...),跳芭蕾時(At the Ballet)
歌唱(Sing!)
蒙太奇一:你好十二,你好十三,你好,我的愛 (Montage Part 1: Hello Twelve, Hello Thirteen, Hello Love)
蒙太奇二:一無所有(Montage Part 2: Nothing)
蒙太奇三:母親(Montage Part 3: Mother)
蒙太奇四:穿球(Montage Part 4: Gimme The Ball)
舞蹈十分、容貌三分(Dance: Ten; Looks: Three )
音樂與稜鏡(The Music and the Mirror)
一體(One)
我為愛付出(What I Did for Love)
一體(One)
一體(One)
所獲成就
《歌舞線上》獲得1976年
普利茲戲劇獎(Pulitzer Prize for Drama),
托尼獎(Tony Award)最佳音樂劇,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燈光設計和最佳編舞獎。
1976年倫敦西區版在皇家杜利巷劇院演出,榮獲首屆勞倫斯·奧利佛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最佳音樂劇獎。1985年,同名電影問世,但未能取得成功。
繼首演以來,該劇在全球擁有了不計其數的演出版本,無論是專業還是業餘版本,都成了公共劇院的重要收入來源。
作為美國音樂劇經典的《歌舞線上》已經成為美國藝術領域奮發向上的文化符號,其歌曲被黛安娜·羅斯(Diana Ross)和利雅·薩隆加(Lea Salonga)等巨星反覆翻唱,也在其他藝術形式,如電影、電視和廣播中被反覆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