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祁陽虛報補貼案

央視巡查組省巡視小組,督辦下湖南省祁陽縣部分企業涉嫌虛報數千萬元國家“獎勵補貼”資金的案件浮出水面。企業在申報資料沒有通過的情況下,政府緣何又會給企業送去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獎補資金”。目前已有數名政府工作人員、20多名企業負責人被刑拘,還有數十名企業主外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4·23祁陽虛報補貼案
案件調查,案件背景,

案件調查

雖然自己申報“獎補資金”的資料沒有被審批通過,湖南省祁陽縣某企業原負責人譚明(化名)還是收到了縣財政局匯來的20多萬元“獎補資金”。
但令譚明意想不到的是,政府送來的這筆“意外之財”卻給他帶來了牢獄之災。兩年後,譚明以涉嫌其他詐欺罪被祁陽縣公安局刑事拘留。
同時被祁陽縣公安局刑事拘留的還有其他20多名企業主,他們均被指涉嫌詐欺國家的“獎補資金”,數額從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還有數十名企業主則聞風而逃。
知情人士透露,譚明等人的被刑拘與祁陽縣一起特大虛報套取國家“獎補資金”案有關。
2012年年底,在接到有關人員的舉報後,審計署長沙特派辦派人在祁陽縣進行了長達近一年時間的審計,祁陽縣部分企業涉嫌虛報數千萬元國家“獎補資金”的案件浮出水面。在有關領導的批示下,湖南省、永州市和祁陽縣紀檢、財政部門開始了追繳“獎補資金”的行動,目前收回、收繳被虛報和冒領的資金近4000萬元。
一個湘南小縣緣何能如此輕鬆虛報套取數千萬元的國家“獎補資金”企業在申報資料沒有通過的情況下,政府緣何又會給企業送去數十萬元的“獎補資金”。

案件背景

近日,一樁特大虛報套取國家“獎補資金”的案件,將地處湖南省西南部的祁陽縣,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這起案件與國家實施獎勵地方淘汰落後產能的政策有關。
煙花爆竹曾是祁陽縣的傳統產業,該縣煙花爆竹企業數量最多時有近兩百家。由於生產煙花爆竹需要大量的紙張,當地一些村民開始投資開辦造紙廠。
但有些造紙企業由於環保設施不健全,廢氣廢水直排給當地環境帶來了污染。同時,祁陽縣一些小冶煉廠、小水泥廠的存在也給當地環境保護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2008年,湖南省開始積極推進湘江綜合治理。當年4月,湖南省政府制定並通過了《關於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實施方案》。而湘江幹流在永州市境內有223公里,就流經了祁陽縣、東安縣等四縣區。
為了確保湘江流域水污染綜合整治任務按時完成,祁陽縣開始關停了一批污染嚴重的企業。之後,祁陽縣又進行淘汰落後產能專項行動,關閉了一批小冶煉廠、造紙廠和小水泥廠。而這項淘汰落後產能行動,也得到了中央財政的大力支持。中央財政為此專門設立了獎勵資金,採取專項轉移支付方式,對經濟欠發達地區淘汰落後產能給予獎勵。
祁陽縣在關閉了一批小冶煉廠和造紙廠後,開始組織企業分批申報國家專項獎勵補貼資金。
祁陽縣財政局,從2010年開始,湖南省財政廳根據祁陽縣的申報,分三批向祁陽縣下撥了總計8478萬元的淘汰落後產能獎勵資金。
但這三筆獎勵資金在向申報企業發放時產生了爭議,導致一些企業主頻繁上訪。有內部人士向有關部門舉報稱,祁陽縣在組織企業申報獎勵資金時,有造假申報資料套取國家獎勵資金的嫌疑。
2012年年底,審計署長沙特派辦專門派人趕赴祁陽縣對此進行審計,一樁特大虛報套取國家數千萬元補貼資金的案件開始浮出水面。
“通過審計署的審計發現,祁陽縣申報獎勵資金的企業,有70%左右都不符合申報要求。”祁陽縣一位知情官員向法治周末記者透露。
祁陽縣虛報套取國家獎勵資金被發現後,相關部門開始追繳已經下撥的款項。其中,湖南省財政廳扣下了1645萬元、永州市紀委收繳了1834餘萬元、祁陽縣紀委收繳了276萬元。
同時,湖南省、永州市和祁陽縣還抽人成立了特偵組,調查這起特大虛報套取國家獎勵資金的案件。20多名已領取了獎勵資金的企業主被祁陽縣公安局刑事拘留,並要求退還已領取的獎勵資金。還有數十名企業主聞訊後,紛紛外逃以躲避抓捕。
企業的申報資料既然通過了祁陽縣和永州市相關部門的層層審核把關,為何還會出現虛報現象?企業在申報資料沒有通過的情況下,政府緣何又會給企業送去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的“獎補資金”?法治周末記者採訪了一些知情人士和當地相關部門。
據記者了解,祁陽縣經信委是組織企業填寫申報資料的主要部門,也是審核把關的主要“關卡”,那么,祁陽縣經信委又是如何組織和審核的呢?
2015年4月8日,法治周末記者來到祁陽縣經信委進行採訪,接待記者的經信委副主任魏翠雲介紹,縣經信委對這類申報“獎勵補貼”資金政策,只起向企業“上傳下達”檔案精神的作用。
對於記者提出“獎勵資金”的具體審核程式以及存在何種漏洞等問題,魏翠雲不願回答。她表示,因為特偵組正在調查此事,在結論出來之前,她不便發表任何意見。
那么,作為負責發放“獎勵補貼”資金的祁陽縣財政局,對這次特大虛報獎勵資金案又有何看法呢?法治周末記者採訪了祁陽縣財政局副局長伍進軍。
伍進軍介紹,當時縣財政局接到淘汰落後產能國家“獎勵資金”的檔案後,他們立即把檔案內容向領導作了匯報,同時將檔案轉給了縣經信委,請經信委按照條件組織企業提交申報材料。之後,縣財政局按照要求向上級部門進行了申報。
2010年,祁陽縣淘汰落後產能的第一筆6805萬元“獎勵資金”檔案下發到了縣財政局。
“說實話,當時看到檔案,我們傻眼了,沒想到上面來了這么多的錢。”伍進軍說,當初申報這筆“獎補資金”時,不知道上面會不會給,也不知道會給多少。“沒想到第一筆‘獎補資金’竟然給了6000多萬元。”
面對著這筆巨額資金,祁陽縣財政局不敢擅自發放。縣財政局馬上將到款情況向縣領導作了匯報。縣領導交代,再對申報了“獎補資金”企業的產能進行核實後發放。
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在向企業發放“獎補資金”過程中,因為總感覺縣財政局截留了部分錢款,一些企業開始頻繁到湖南省財政廳等部門上訪。
“為了平息事端,一些企業主上訪一次,縣裡面就給他們加一點‘獎補資金’,但有的企業還不滿足,還是頻繁上訪。”這位知情人士說,政府之所以會給一些申報資料沒通過的企業下發幾萬元到數十萬元的“獎補資金”,主要也是防止這些企業主上訪。
“因為虛報的產能與實際產能相差太大,導致空閒出了大筆資金,縣裡面當初也想用‘獎補資金’來換穩定。”這位知情人士說。
伍進軍也向記者證實,“獎補資金”發放那段時間,經常會有人到他辦公室上訪,他每次都要耐心做說服解釋工作。
企業主的頻繁上訪,加上祁陽縣財政局還有上千萬元的“獎補資金”一直沒有發放,躺在財政賬戶上“睡大覺”,這種現象引起了湖南省財政廳的警覺。財政廳在初查了情況後,扣回了1645萬元“獎補資金”。
同時,內部人士的舉報也引起了審計部門的注意。2012年年底,審計署長沙特派辦派人趕赴祁陽對這項資金申報情況,進行了長達近一年時間的審計,此案才得以暴露。
“如果當時縣裡按照各自虛報的產能向企業發放補貼,也許就沒人上訪,現在什麼事情都沒有。”當地一位官員嘆息。
法治周末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在這次追繳“獎補資金”行動中,除了20多名企業主被刑拘外,祁陽縣經信委和一些鄉(鎮)政府還有數名政府工作人員被調查或者被刑拘。此前,祁陽縣財政局經辦“獎補資金”的經建股股長鄭某因犯受賄罪已被判刑。
對於這起特大虛報“獎補資金”案件,當地有關官員也進行了反思。
“當時從接到檔案,到上報申報資料,前後加起來也就20多天,時間太緊張。”祁陽縣財政局副局長伍進軍認為,之所以會出現問題,主要是當時時間太倉促,對檔案研究不透。
而記者發現,近年來,諸如祁陽這類虛報套取國家補貼資金的案件,已是屢見不鮮。
2014年7月,廣西河池市紀委監察局通報,該市一批207.9萬元病害豬無害化處理財政補貼資金被當地一些幹部“蠶食”,涉案人員52人,其中正科級幹部2人,副科級幹部5人,還有44名監管人員。此案的普遍性、涉案金額之大、窩案串案之多,讓人咋舌。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國家各類政策性補貼從2000年開始突破1000億元以後,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到2012年,中央財政下撥的各類政策性補貼達萬億元之巨。但隨著國家政策性補貼的增加,騙補的違法行為也在增加,幾乎涉及到每一項國家補貼。
目前,祁陽這起特大虛報套取國家補貼資金的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在這起案件中,到底誰是虛報套取國家補貼資金的真正“主謀”。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在其中又充當了何種“角色”。相關領導對此案該負怎樣的責任。《法治周末》將繼續關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