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3-羥基丙酸
- 英文名:3-Hydroxypropionic acid,3-HP
- 別稱:3-羥丙酸,三羥丙酸
- 化學式:C3H6O3
- 分子量:90.08
- CAS登錄號:503-66-2
- 熔點:25℃
- 沸點:279.7℃(760mmHg)
- 水溶性:極易溶解
- 密度:1.08g/cm3
- 外觀:無色液體
- 套用:合成化學品
- 安全性描述:26-36/37/39
- 危險性符號:Xi
- 危險性描述:刺激性
3-羥基丙酸是乳酸(2-羥基丙酸)的同分異構體,由於羥基位置的不同,其化學性質更加活潑。通過氧化、脫水、酯化反應等可以合成多種重要的化學物質,如丙烯酸、丙二酸,以及生物降解性塑膠聚3-羥基丙酸,還可以作為食品或飼料的添加劑和防腐劑。
3-羥基丙酸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學法和微生物法,化學法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副產物多、分離困難、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近年來的研究熱點逐漸聚焦到微生物方法上。
化學合成方法:將3-羥基丙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在30℃反應,反應混合物減壓蒸發至乾,繼續升高溫度直至產物變為糊狀。冷卻,加硫酸攪拌,用乙醚提取生成的3-羥基丙酸,蒸除乙醚,得含量75-80%的糖漿狀3-羥基丙酸,收率28-31%。
微生物法:利用工程大腸桿菌等,以甘油、葡萄糖等碳源進行發酵獲得。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已開始了生物轉化法製備3-Hp的研究。然而長期處於實驗室範圍。1968年,Harada和HirabayaShi研究Hansenulamiso對醇的利用時首次發現該菌株可以通過微生物氧化1,3-丙二醇得到3一Hp。1974年,MiyoShi和Harada在研究Fusariummerismoides對q,4-丁二醇利用中,發現該菌可以利用丙酸羥基化來生產3-Hp。1982年,Hasegawa等發現一株不積累丙酸的突變株Candida rugosa能以2%丙酸為底物生產3-Hp,產率達89%。同時,研究了該突變株利用丙烯酸作為底物,酶法製備3-Hp的能力。以2%丙烯酸為底物,經過27h和52h菌體培養後補加葡萄糖,得到3-Hp產率90%。該突變株還可以以丙醛、丙醇為底物生產3-Hp。1994年,Takaizawa等利用微生物轉化丙烯酸生產3-Hp。從空氣中篩選到能夠利用丙烯酸的Byssochlamys sp.菌株,該菌株能生物轉化丙烯酸生產3-Hp。由於丙烯酸能夠抑制菌體生長,他們以氫氧化鈣作為發酵液pH值穩定劑,使菌體耐受8%丙烯酸。還發現該生產菌消耗3-Hp,採取了加入葡萄糖或NADH以抑制3-Hhp的消耗。最後通過在7%丙烯酸和2%葡萄糖培養基中,以氫氧化鈣調節pH,經過11 d的培養轉化,得到4.8%的3-Hp,轉化率達70%,是化學方法轉化率(31.1%)的一倍。通過前述研究,可以看出微生物可以利用丙醇、丙酸、丙醛、丙烯酸、1,3-丙二醇為底物生產3-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