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種海水魚piscidin基因特性及抗刺激隱核蟲構效關係研究

3種海水魚piscidin基因特性及抗刺激隱核蟲構效關係研究

《3種海水魚piscidin基因特性及抗刺激隱核蟲構效關係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蘇永全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3種海水魚piscidin基因特性及抗刺激隱核蟲構效關係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蘇永全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刺激隱核蟲病是嚴重威脅我國海水魚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二類動物疫病,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方法。本課題擬在課題組首次發現大黃魚piscidin能裂解殺滅刺激隱核蟲幼蟲和滋養體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眼斑擬石首魚、褐藍子魚和大黃魚等3種海水魚piscidin基因結構和組織表達差異,揭示piscidin基因結構的多態性與抗刺激隱核蟲活性之間的構效關係,篩選抗蟲活性較高的piscidin模板,通過胺基酸殘基替換等分子生物學技術對模板piscidin與抗蟲活性相關的關鍵結構進行分子改造,構建具有抗蟲活性高、結構穩定、使用安全的改造肽,建立改造肽的融合表達、蛋白純化等體外重組技術,篩選出重組蛋白的最佳誘導表達條件。研究結果將為研發抗刺激隱核蟲新型藥物提供技術支撐,為解決日趨嚴重的海水養殖魚類刺激隱核蟲病防治難題提供理論依據。

結題摘要

刺激隱核蟲病是嚴重威脅我國海水魚養殖業健康發展的二類動物疫病!在發現大黃魚piscidin能裂解殺滅刺激隱核蟲幼蟲和滋養體的基礎上,項目提出深入研究大黃魚、眼斑擬石首魚和褐藍子魚piscidin基因結構和組織表達差異,分析其結構與抗蟲活性的構效關係,構建其改造肽並探討其活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為刺激隱核蟲病的防治提供新途徑。項目獲得的主要研究內容與結果如下: 1.三種實驗魚piscidin的基因結構序列的分析:①獲得大黃魚和眼斑擬石首魚的鰓、頭腎等Piscidin-like 500~750bp的擴增產物,確定為piscidin基因蛋白編碼區的基因序列,分別命名為Pc-pis和So-pis,上傳NCBI資料庫Genbank,登錄號為KC357672 和JQ710935;②明確了Pc-pis和So-pis的信號肽比成熟肽結構優勢域更為保守;③獲得褐籃子魚piscidin基因Sf-pis序列,其信號肽AA殘基相比大黃魚少而成熟肽AA殘基較多,其序列結構與眼斑擬石首魚比較相似。 2. 三種海水魚類piscidin在關鍵組織結構特徵的比較分析:①Pc-pis和So-pis在所有檢測的鰓等10個組織都有表達,但在鰓中的表達量為其它組織的1100多倍;②在系統進化上Pc-pis和So-pis較為保守;③褐籃子魚Sf-pis基因序列與Pc-pis、So-pis的同一性為96%,④三者皆為新型piscidin-like多肽,既有抗菌亦有抗蟲的功能。 3. 大黃魚Pc-pis-His改造肽活性分析: 構建了類肽Pc-pis-His,其比Pc-pis具有更強殺滅刺激隱核蟲的功效,且具有較好的溫鹽和pH穩定性,並對養殖大黃魚和眼斑擬石首魚等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4. 抗菌肽串聯基因的構建與重組表達:以酶定向連線法合成了大黃魚和眼斑擬石首魚Pc-So-piscidin抗菌肽串聯基因,添加SUMO標籤蛋白,構建SUMO-PSP-PHT43表達載體,轉化到Bacillus subtilis WB800N,成功對串聯抗菌肽PSP進行誘導表達;抗菌實驗顯示,重組表達串聯抗菌肽PSP具有更好的殺菌作用,可為水產疾病防治提供新型抗菌藥物或飼料添加劑,結果已申報發明專利,公開號:CN106367429 A。 發表SCI源收錄論文6篇;申請發明專利2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培養畢業博士生2名、碩士生一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