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優18,粳型三系雜交水稻,天津市水稻研究所選育,適宜江蘇、安徽省北部、山東省西南部地區種植。
基本介紹
特徵特性,栽培要點,制種要點,審定意見,適宜範圍,品質分析,抗性鑑定,產量表現,適宜地區,
特徵特性
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62.4%、堊白率72%、堊白度12.4%、膠稠度7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7%。抗性:中抗稻瘟病。
產量表現:1998—1999年參加北方稻區國家區試,兩年平均畝產614.7公斤,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8.31%,200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6.3公斤,比對照豫粳6號增產11.6%。
屬中晚熟三系雜交粳稻品種,全生育期150天。植株生長旺盛,分櫱力中等,劍葉中長,株高115cm,莖稈緊湊挺撥,主莖葉片18-19葉,葉片寬厚上沖,葉色深綠、粗壯、堅韌有彈性,抗倒伏。穗長21.3cm,穎尖,桿黃色,稍有頂芒,平均每穗實粒數180粒,結實率80%,千粒重26.3g。
栽培要點
1、種子處理:用菌蟲清或浸種靈進行種子浸泡,防治乾尖線蟲病和惡苗病;
2、稀播壯秧,秧齡宜短不宜長,栽插株行距為23厘米×13.2厘米,每穴栽雙株;
3、施肥宜早宜重,早促早發,搭好豐產苗架,確保有效穗18萬以上,適當補施粒肥;
4、注意對稻曲病和二化螟的防治。
1、種子處理:用菌蟲清或浸種靈泡種,防治乾尖線蟲病和惡苗病。2、稀播育壯秧:4月底5月初播種,每畝大田用種量3-4kg。秧齡控制在35天以內,不栽超齡秧。3、適當密植:一般肥水田塊每穴栽雙株,株行距7×4寸。4、肥料宜早宜重:前期促進早發,一般總施N量25kg左右,N、P、K配合施用,底施氮肥60%,分櫱肥占25%,穗肥占5-10%,粒肥占5-10%。5、防病蟲:7月底8月初用撲虱靈+井崗黴素+Bt+殺蟲雙+中生菌素,主治飛虱、紋枯病,兼治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白葉枯病;8月底用Bt+殺蟲雙+三環唑+井崗黴素,主治稻縱卷葉螟、稻瘟病,兼治紋枯病;9月上中旬注意防治稻飛虱危害。
制種要點
1、嚴防機械混雜和生物學混雜,確保種子純度;
2、稀播培育足櫱壯秧,插足基本苗,保證父母本的有效穗數;
3、保證花期相遇,適時適量噴施赤黴素,趕粉要及時、充分、有效;
4、搞好病蟲草害的防治。
審定意見
該品種屬粳型三系雜交水稻組合,全生產育期150天。株型緊湊,葉色深綠,莖粗抗倒,高產穩產,中抗稻瘟病,輕感稻曲病。
適宜範圍
適宜在江蘇、安徽省北部、山東省西南部地區種植。經審核,符合國家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品質分析
2001年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品質分析:糙米率83.6%,精米率76.9%,整精米率74.1%,粒長5.2mm,長寬比1.8,堊白米率72%,堊白度7.8%,透明度2級,粗蛋白質8.4%,直鏈澱粉17.6%,鹼消值7級,膠稠度78mm。除透明度一項達優質二級標準,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九項指標達優質一級米標準。
抗性鑑定
1999年經江蘇農科院植保所接種鑑定:對稻瘟病病菌代表小種D1、中B5、中G1表現高抗,對f1表現為抗病,對穗頸瘟表現為抗病。
產量表現
1998年參加全國北方水稻區試,在河南試點畝產518.9kg,較對照豫粳6號減產2.6%,居8個品種第3位;1999年續試,河南試點畝產626.2kg,較對照豫粳6號增產20.3%,居8個品種第1位。
2000年參加全國北方水稻生產試驗,河南試點畝產616.3kg,居參試品種第1位,較對照豫粳6號增產11.6%;2003年參加河南省粳稻生產試驗,5點匯總平均畝產499.9kg,較對照豫粳6號增產7.6%。居參試品種第1位。
適宜地區
適宜沿黃粳稻區和豫南秈改粳稻區種植,一般畝產550-60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