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形影不離(2013)》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於2013年12月1日出版的,作者是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譯者是雷佳,
基本介紹
- 書名:形影不離
- 作者: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頁數:342頁
- 開本:32
- 品牌:人民文學
- 外文名:Inseparabili
- 譯者:雷佳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02010172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講述了一個叫做蓬泰科爾維的猶太家庭的故事。萊奧·蓬泰科爾維無法面對小兒子的女朋友——一個十二歲小女孩性騷擾的指控,避世於地下室,直至幾個月後離世。面對家庭的變故,他的妻子瑞秋擔負起家庭的責任,將兩個兒子拉扯長大。這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哥哥菲利波,懶散、熱衷於漫畫和女人、遊手好閒、性格強勢;弟弟撒母耳,學業優異、能幹傑出,同時又困難重重、安於哥哥的保護。可就在二十五年後,兩兄弟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原本一事無成的菲利波,因為自己的漫畫電影《黑落德》而在坎城聲名鵲起。這次意外的成功引起了伊斯蘭激進分子的不滿,最終出於安全考慮,他不得不隱姓埋名,加入保護污點證人的計畫。另一方面,撒母耳從中學起就勤懇努力,一路打拚至華爾街。金融危機卻迫使他改換工作,回到義大利後最終破產,重新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之下。
內容簡介
《21世紀年度最佳外國小說:形影不離(2013)》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作者:(義大利)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 譯者:雷佳 陳英
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1972年出生於羅馬,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天主教徒。他從羅馬第二大學(Tor Vergata)法國文學專業畢業,並於2008年返回此地任教。2005年,他的第一部小說 《以最大的惡意》(Con le peggiori intenzioni)問世短短几個月即大賣二十萬冊。憑藉該小說,他獲得了“維亞雷焦獎” (Premio Viareggio)和“坎皮耶洛處女作獎” (Premio Campiello Opera prima)。2010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一部《迫害》(Persecuzione)一經出版,就為他在法國贏得了費米那(Femina)和梅迪西(Médicis)兩個文學獎項,以及法國最佳外文圖書獎(Prix du Méilleur Livre étranger)。2012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形影不離》(Inseparabili)問世,並於當年為他一舉奪得義大利最具權威的文學獎——女巫獎(Premio Strega)。
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1972年出生於羅馬,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天主教徒。他從羅馬第二大學(Tor Vergata)法國文學專業畢業,並於2008年返回此地任教。2005年,他的第一部小說 《以最大的惡意》(Con le peggiori intenzioni)問世短短几個月即大賣二十萬冊。憑藉該小說,他獲得了“維亞雷焦獎” (Premio Viareggio)和“坎皮耶洛處女作獎” (Premio Campiello Opera prima)。2010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一部《迫害》(Persecuzione)一經出版,就為他在法國贏得了費米那(Femina)和梅迪西(Médicis)兩個文學獎項,以及法國最佳外文圖書獎(Prix du Méilleur Livre étranger)。2012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形影不離》(Inseparabili)問世,並於當年為他一舉奪得義大利最具權威的文學獎——女巫獎(Premio Strega)。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成功了!
第二章
空中飛人
第三章
一九八六年到二○一一年:記憶的誤傷
第四章
最後一幕
形影不離
注
成功了!
第二章
空中飛人
第三章
一九八六年到二○一一年:記憶的誤傷
第四章
最後一幕
形影不離
注
序言
家人,作為生命中最親近的個體,為何往往卻是最難溝通的對象?尤其在現代社會,在快速的消費文化之下和對成功的急迫追求中,我們更加容易忽略家人的感受,甚或將心中的衝突轉嫁給身邊最重要的人。對此,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在小說《形影不離》中,通過一對兄弟相互依賴又彼此嫉妒的人生經歷——一個飛黃騰達,一個處境悲慘,折射出現代社會中某些價值的扭曲。這部小說,屬於作者“記憶的誤傷”系列中的第二部,講述了一個猶太家庭的變遷,也反映了義大利近二十幾年的社會變化。
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1972年出生於羅馬,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天主教徒。他從羅馬第二大學(TorVergata)法國文學專業畢業,並於2008年返回此地任教。2000年,他發表論文《反猶的普魯斯特》(Proutantiebreo),隨後擔任《新觀點》(NuoviArgomenti)雜誌的編輯。2005年,他的第一部小說《以最大的惡意》(Conlepeggioriintenzioni)問世短短几個月即大賣二十萬冊。此外,憑藉該小說,他獲得了“維亞雷焦獎”(PremioViareggio)和“坎皮耶洛處女作獎”(PremioCampielloOperaprima)。2007年,他發表論文《反動的惡魔——關於薩特〈波德萊爾〉的要點》(Ildemonereazionario。SulletraccedelBaudelairediSartre)。2010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一部《迫害》(Persecuzione)一經出版,就為他在法國贏得了費米那(Femina)和梅迪西(Médicis)兩個文學獎項,以及法國最佳外文圖書獎。2012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形影不離》問世,並於當年為他一舉奪得義大利最具權威的文學獎——女巫獎(PremioStrega)。
小說《形影不離》,講述了一個姓蓬泰科爾維的猶太家庭的故事。萊奧·蓬泰科爾維無法面對小兒子的女朋友——一個十二歲小女孩性騷擾的指控,避世於地下室,直至幾個月後離世。面對家庭的變故,他的妻子瑞秋擔負起家庭的責任,將兩個兒子拉扯大。這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哥哥菲利波,懶散、熱衷於漫畫和女人、遊手好閒、性格強勢;弟弟撒母耳,學業優異、聰明能幹,但又安於哥哥的保護。可就在二十五年後,兩兄弟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原本一事無成的菲利波,因為自己的漫畫電影《黑落德》而在坎城聲名鵲起。這次意外的成功引起了極端分子的不滿,最終出於安全考慮,他不得不隱姓埋名,加入保護污點證人的計畫。另一方面,撒母耳從中學起就勤懇努力,一路打拚至華爾街。金融危機卻迫使他改換工作回到義大利,最終破產,重新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之下。關於兄弟之間這種複雜的情感,中國當代小說家余華在他的《兄弟》中也有集中表現,而且也是同樣恢弘的歷史背景,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這本小說是義大利版的《兄弟》。 在《形影不離》中,家庭是痛苦和不安的源泉。在這股潛藏的暗流中,撒母耳有性障礙,菲利波過著宅居生活。皮佩爾諾通過普魯斯特式的追尋,呈現了記憶對人們心理層面的影響。也就是,在空洞的文化與年少時遭受的悲劇的共同作用下,人們很難從記憶的誤傷中得到解脫,也很難治癒記憶帶來的神經症。這種神經症,尤其受到輿論、命運,以及對自己性格對立面的追求等粗鈍力量的影響。
皮佩爾諾,從不同於作者的講述者“我”的角度展開描述,令人物鮮活生動,呼之欲出。作品語言平實又不乏機智的嘲諷,展現了作者跳脫於人物之外,冷峻客觀的態度。
從作品針對的族群而言,皮佩爾諾並不像前輩斯韋沃和莫拉維亞那樣隱瞞自己的猶太血統,或者像普魯斯特那樣乾脆否定自己的猶太血統,而是將作品完全圍繞這一族群展開。這一態度與菲利普·羅斯更為相似。
此外,小說中對菲利波人生轉變的描寫,也似乎暗示了作者的好友羅伯托·薩維亞諾(RobertoSaviano)的命運。這位寫作風格與皮佩爾諾迥異的作者,在人生的巔峰時開始秘密的生活。他似乎就是宣傳運作與牽涉人群的脆弱感共同作用下的犧牲品。而最終,皮佩爾諾在一部文雅的小說中,揭開了整個迷局。
《形影不離》一書能夠呈現在讀者面前,得益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對義大利當代文學的關注,希望這部優秀的現實主義的作品,能帶您領略到當代義大利文學的魅力。
亞歷山德羅·皮佩爾諾,1972年出生於羅馬,父親是猶太人,母親是天主教徒。他從羅馬第二大學(TorVergata)法國文學專業畢業,並於2008年返回此地任教。2000年,他發表論文《反猶的普魯斯特》(Proutantiebreo),隨後擔任《新觀點》(NuoviArgomenti)雜誌的編輯。2005年,他的第一部小說《以最大的惡意》(Conlepeggioriintenzioni)問世短短几個月即大賣二十萬冊。此外,憑藉該小說,他獲得了“維亞雷焦獎”(PremioViareggio)和“坎皮耶洛處女作獎”(PremioCampielloOperaprima)。2007年,他發表論文《反動的惡魔——關於薩特〈波德萊爾〉的要點》(Ildemonereazionario。SulletraccedelBaudelairediSartre)。2010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一部《迫害》(Persecuzione)一經出版,就為他在法國贏得了費米那(Femina)和梅迪西(Médicis)兩個文學獎項,以及法國最佳外文圖書獎。2012年,“記憶的誤傷”系列小說的第二部《形影不離》問世,並於當年為他一舉奪得義大利最具權威的文學獎——女巫獎(PremioStrega)。
小說《形影不離》,講述了一個姓蓬泰科爾維的猶太家庭的故事。萊奧·蓬泰科爾維無法面對小兒子的女朋友——一個十二歲小女孩性騷擾的指控,避世於地下室,直至幾個月後離世。面對家庭的變故,他的妻子瑞秋擔負起家庭的責任,將兩個兒子拉扯大。這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兄弟:哥哥菲利波,懶散、熱衷於漫畫和女人、遊手好閒、性格強勢;弟弟撒母耳,學業優異、聰明能幹,但又安於哥哥的保護。可就在二十五年後,兩兄弟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逆轉:原本一事無成的菲利波,因為自己的漫畫電影《黑落德》而在坎城聲名鵲起。這次意外的成功引起了極端分子的不滿,最終出於安全考慮,他不得不隱姓埋名,加入保護污點證人的計畫。另一方面,撒母耳從中學起就勤懇努力,一路打拚至華爾街。金融危機卻迫使他改換工作回到義大利,最終破產,重新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之下。關於兄弟之間這種複雜的情感,中國當代小說家余華在他的《兄弟》中也有集中表現,而且也是同樣恢弘的歷史背景,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這本小說是義大利版的《兄弟》。 在《形影不離》中,家庭是痛苦和不安的源泉。在這股潛藏的暗流中,撒母耳有性障礙,菲利波過著宅居生活。皮佩爾諾通過普魯斯特式的追尋,呈現了記憶對人們心理層面的影響。也就是,在空洞的文化與年少時遭受的悲劇的共同作用下,人們很難從記憶的誤傷中得到解脫,也很難治癒記憶帶來的神經症。這種神經症,尤其受到輿論、命運,以及對自己性格對立面的追求等粗鈍力量的影響。
皮佩爾諾,從不同於作者的講述者“我”的角度展開描述,令人物鮮活生動,呼之欲出。作品語言平實又不乏機智的嘲諷,展現了作者跳脫於人物之外,冷峻客觀的態度。
從作品針對的族群而言,皮佩爾諾並不像前輩斯韋沃和莫拉維亞那樣隱瞞自己的猶太血統,或者像普魯斯特那樣乾脆否定自己的猶太血統,而是將作品完全圍繞這一族群展開。這一態度與菲利普·羅斯更為相似。
此外,小說中對菲利波人生轉變的描寫,也似乎暗示了作者的好友羅伯托·薩維亞諾(RobertoSaviano)的命運。這位寫作風格與皮佩爾諾迥異的作者,在人生的巔峰時開始秘密的生活。他似乎就是宣傳運作與牽涉人群的脆弱感共同作用下的犧牲品。而最終,皮佩爾諾在一部文雅的小說中,揭開了整個迷局。
《形影不離》一書能夠呈現在讀者面前,得益於人民文學出版社對義大利當代文學的關注,希望這部優秀的現實主義的作品,能帶您領略到當代義大利文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