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小說館:關係》採用小說敘事記錄方式來編寫。《21世紀小說館:關係》語言細膩,感情真摯,情節跌宕,關注現實,關注人生,或展現當下,或回眸過往,或構思精巧,或準確描畫,在體現短篇小說藝術的凝練與豐富方面,各具特色,呈現出豐富多彩的景觀。符合當下的閱讀習慣。
基本介紹
- 書名:21世紀小說館:關係
- 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 頁數:306頁
- 開本:16
- 作者:戴來
- 出版日期:2012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9174228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21世紀小說館:關係》由戴來著,她的小說中幾乎所有人物的抽象模式皆是“存在與時間”。她的小說角度多端,人物繁雜,那些“失敗者”獲得了充分的具體性,飽含濃重的社會和時代內容。《關係》收錄了戴來的小說作品,包括:《給我手紙》、《茄子》、《緩衝》、《愛人》、《返鄉》、《粉碎》、《向黃昏》、《白眼》等。
作者簡介
戴來,1972年10月生,蘇州人。1998年開始發表作品,十年來,在《人民文學》《收穫》《作家》等刊物發表長、中、短篇小說二百餘萬字,作品入選多種選刊選本,部分被譯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介紹到國外。出版有長篇小說《對面有人》《練習生活練習愛》《甲乙丙丁》《魚說》等7部,小說集《要么進來,要么出去》《亮了一下》《把門關上》《閃了一下腰》《後來》等共8部,隨筆集2部。曾獲首屆春天文學獎、《人民文學》年度短篇獎、第十一屆莊重文文學獎等獎項。
圖書目錄
1…給我手紙
2…關係
3…茄子
4…緩衝
5…愛人
6…返鄉
7…粉碎
8…向黃昏
9…白眼
2…關係
3…茄子
4…緩衝
5…愛人
6…返鄉
7…粉碎
8…向黃昏
9…白眼
序言
這是一個令人激動、亢奮又無奈、傷感,一個“神馬都是浮雲”、令人無法把握和逆料的信息娛樂化時代;一個挾帶著無以倫比的超能力量,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便能瞬間瓦解和改變所需要的一切,令人百感交集卻又身不由己,連真實的人生都能被搖晃的前所未有的浮躁時代。
所幸還有小說——這個文學門類中最堅不可摧的藝術形式,依然用它對人生悲憫的寬容和撫慰,讓人的心靈還能保有一絲清澈和真誠。雖然文學板塊在信息浪潮的強烈>中擊下,不可遏制地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文學的真正重心和意義卻是無法逆轉的。
小說是敘事的藝術,要有真實的情感和人生感悟。它所要傳達的永遠是應該直達內心的深刻的思想性,只有這樣,小說才會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新世紀的文學發展至今,已整整是第十個年頭。面對紛繁複雜、劇烈變化的當下時代,小說家們無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學創作挑戰。怎樣挖掘和表現當下社會情狀下的真實生活和思想,是他們所面臨和思考的。帶著這樣的使命和情感,我們策劃出版“21世紀小說館”系列。
啟動“小說館”,力圖囊括當下具有廣泛影響力及切合當下市場因素的新銳作家和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當下風格、當下氣派和文學價值觀上的當下立場,來展示歷史進程、社會變遷、當下生存與現實畫景,尤其是表現思想的表情、真實的人性、人民對生活的自己的理解和安排。
掛一漏萬,偏頗缺失也在所難免。但在當下的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下,這項文學工程將尤其警惕審美趣味的走低、語言的粗陋及想像力、原創力的匱乏,而特別倡導當代作家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對現實敏銳大膽的把握、對人精神深處犀利而透徹的挖掘、對當下國人複雜而多彩生活的表現、對未來樂觀而堅韌的希望、以及對優美漢語言的精心重鑄、傳承啟後。
如此,這方“館”將會是欣欣向榮的中國文學事業的一個縮影,是生機勃勃的轉型期中國小說界的一件雅事盛事,其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相信只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彰顯。
靜下心來,用一顆善感的心去閱讀它們,去感受當下世相人生的脈動,則每顆心靈必多一份豐沛潤澤。觀照別人的人生心性,享受不可多得的愉悅,這或許是生命發酵的催化劑,生命便得以多出了釀造人生的時間。
是為前言。
所幸還有小說——這個文學門類中最堅不可摧的藝術形式,依然用它對人生悲憫的寬容和撫慰,讓人的心靈還能保有一絲清澈和真誠。雖然文學板塊在信息浪潮的強烈>中擊下,不可遏制地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文學的真正重心和意義卻是無法逆轉的。
小說是敘事的藝術,要有真實的情感和人生感悟。它所要傳達的永遠是應該直達內心的深刻的思想性,只有這樣,小說才會具有永恆的生命力。
新世紀的文學發展至今,已整整是第十個年頭。面對紛繁複雜、劇烈變化的當下時代,小說家們無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文學創作挑戰。怎樣挖掘和表現當下社會情狀下的真實生活和思想,是他們所面臨和思考的。帶著這樣的使命和情感,我們策劃出版“21世紀小說館”系列。
啟動“小說館”,力圖囊括當下具有廣泛影響力及切合當下市場因素的新銳作家和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當下風格、當下氣派和文學價值觀上的當下立場,來展示歷史進程、社會變遷、當下生存與現實畫景,尤其是表現思想的表情、真實的人性、人民對生活的自己的理解和安排。
掛一漏萬,偏頗缺失也在所難免。但在當下的市場經濟和社會轉型下,這項文學工程將尤其警惕審美趣味的走低、語言的粗陋及想像力、原創力的匱乏,而特別倡導當代作家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對現實敏銳大膽的把握、對人精神深處犀利而透徹的挖掘、對當下國人複雜而多彩生活的表現、對未來樂觀而堅韌的希望、以及對優美漢語言的精心重鑄、傳承啟後。
如此,這方“館”將會是欣欣向榮的中國文學事業的一個縮影,是生機勃勃的轉型期中國小說界的一件雅事盛事,其文學價值和社會意義,相信只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日益彰顯。
靜下心來,用一顆善感的心去閱讀它們,去感受當下世相人生的脈動,則每顆心靈必多一份豐沛潤澤。觀照別人的人生心性,享受不可多得的愉悅,這或許是生命發酵的催化劑,生命便得以多出了釀造人生的時間。
是為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