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財經管理系列實用規劃教材:審計學》是201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財經管理系列實用規劃教材:審計學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1日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20906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財經管理系列實用規劃教材:審計學》是根據財政部2006年發布的中國註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企業會計準則等新法規提出的新要求, 借鑑國際風險導向審計的新成果,以註冊會計師審計為主線,以風險導向審計為基礎,以財務報表審計 為重點,將審計的基本理論和知識融入審計基本技能之中,旨在使學生掌握財務報表審計的基本理論和 方法,熟悉註冊會計師審計的基本內容。
《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財經管理系列實用規劃教材:審計學》以實例來闡釋理論,使讀者能在實例中領略理論的含義,使《21世紀全國高等院校財經管理系列實用規劃教材:審計學》成為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審計學 教材。本書適用於套用型本科學生教學,也可作為管理人員進修培訓用書和在職財務審計人員業務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審計概論
1.1 審計的起源與發展
1.1.1 西方國家審計的起源與發展
1.1.2 我國審計的起源與發展
1.2 審計概述
1.2.1審計的概念
1.2.2 審計的特徵
1.3 審計的職能與作用與作用
1.3.1 審計的職能
1.3.2 審計的作用
1.4 審計的分類
1.4.1 審計的基本分類
1.4.2 審計的其他分類
本章小結
習題
第2章 註冊會計師管理
2.1 註冊會計師考試與註冊登記
2.1.1 註冊會計師考試
2.1.2 註冊會計師註冊
2.2 會計師事務所
2.2.1 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
2.2.2 會計師事務所設立的條件
2.2.3 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範圍
2.3 註冊會計師協會
2.3.1 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
2.3.2 國際會計職業組織
本章小結
習題
第3章 註冊會計師審計職業規範和法律責任
3.1 註冊會計師執業準則
3.1.1 註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框架
3.1.2 註冊會計師鑑證業務基本準則
3.2 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
3.2.1 美國註冊會計師協會職業道德規範
3.2.2 中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範
3.3 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準則
3.3.1 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
3.3.2 職業道德規範
3.3.3 客戶關係和具體業務的接受與保持
3.3.4 人力資源
3.3.5 業務執行
3.3.6 業務工作底稿
3.3.7 監控
3.4 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
3.4.1 註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概述
3.4.2 註冊會計師承擔法律責任的種類
3.4.3 註冊會計師防範法律責任的對策
本章小結
習題
第4章 審計目標及其實現
4.1 審計目標
4.1.1 我國財務報表審計的總目標
4.1.1 我國財務報表審計的總目標
4.1.2 具體審計目標
4.1.3 審計過程與審計目標的實現
4.2 審計證據
4.2.1 審計證據的種類
4.2.2 審計證據的特性
4.2.3 審計證據的獲取
4.2.4 審計證據的整理與分析
4.3 審計工作底稿
4.3.1 審計工作底稿的分類
4.3.2 審計工作底稿的要素與覆核
4.3.3 審計檔案的管理
本章小結
習題
第5章 計畫審計工作
5.1 初步業務活動
5.1.1 初步業務活動的目的
5.1.2 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
5.2 審計業務約定書
5.2.1 審計業務約定書概述
5.2.2 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內容
5.3 初步計畫
5.3.1 總體審計策略
5.3.2 具體審計計畫
5.3.3 審計計畫的更改與記錄
5.4 審計重要性
5.4.1 重要性的含義
5.4.2 確定重要性水平時考慮的因素
5.4.3 重要性水平的確定
5.4.4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的關係
5.5 審計風險
5.5.1 審計風險模型
5.5.2 審計風險的控制
5.5.3 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與
評估
本章小結
習題
第6章 風險評估
6.1 內部控制發展歷程
6.1.1 內部控制的內涵
6.1.2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歷程
6.1.3 內部控制制度要素
6.2 企業風險管理整體框架
6.2.1 企業風險管理的定義
6.2.2 企業風險管理的構成要素
6.3 風險評估程式
6.3.1 風險評估程式概述
6.3.2 其他審計程式
6.3.3 項目組內部的討論
6.4 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
6.4.1 總體要求
6.4.2 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6.4.2 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6.4.3 被審計單位的性質
6.4.4 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6.4.5 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
6.4.6 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
6.5 了解和評價內部控制系統
6.5.1 內部控制的含義和要素
6.5.2 與審計相關的控制
6.5.3 對內部控制了解的深度
6.5.4 內部控制的人工和自動化成分
6.5.5 內部控制的局限性
6.5.6 控制環境
6.5.7 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過程
6.5.8 信息系統與溝通
6.5.9 控制活動
6.5.10 對控制的監督
6.6 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
6.6.1 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6.6.2 需要特別考慮的重大錯報風險
6.6.3 僅通過實質性程式無法應對程式重大錯報風險
6.6.4 對風險評估的修正
本章小結
習題
第7章 風險應對
第8章 審計抽樣
第9章 銷售與收款循環審計
第10章 購貨與付款循環審計
第11章 存貨與倉儲循環審計
第12章 籌資與投資循環審計
第13章 貨幣資金審計
第14章 終結審計工作
第15章 審計報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