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

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

《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是2015年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胡波。

基本介紹

  • 書名: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  
  • 作者:胡波
  • ISBN:978-7-5177-0110-1
  • 類別:軍事、國際關係
  • 頁數:308
  • 定價:55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16
  • 姊妹篇:《中國海權策》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者簡介,社會評價,

內容簡介

近年來,海洋強國這個詞在中國可以說是鋪天蓋地且振聾發聵,它不僅是草根的期待、精英的吶喊,還是政府確定的國家戰略。中國雖然在地緣上一直是陸海複合型國家,古代也曾有非常豐富的海洋實踐,但作為一個國家整體全方位轉向海洋,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然而,關於海洋強國的諸多關鍵性問題仍遠未得到澄清:海洋強國有哪些主要評價指標,中國應奉行什麼樣的海洋戰略?釣魚島爭端、南海問題等熱點的形勢走向如何,中國又該如何統籌應對?中國與美國、日本會爆發海上衝突嗎,中國在處理與其他海洋強國的權力關係時需要怎樣的智慧?“一帶一路”戰略正在歐亞大陸、太平洋及印度洋地區縱深展開,中國的遠洋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間是否將有密切的關係?在2049年,中國完成“第二個百年目標”之時,中國將成為一個怎樣的海洋強國,軍事、外交、經濟等各大能力如何,會超越美國嗎?
這是一部聚焦海洋戰略,集戰略規劃、政策思考和戰略預測於一體的著作,意在為您解答有關中國海洋強國的幾乎所有重大問題。作者理性規劃了海洋強國的總體目標、方法路徑及實現手段,系統提出了緩解涉華海洋爭端及近海地緣危機的應對之策,全面論述了中國海洋強國戰略與美國、日本、東協、印度、澳大利亞及俄羅斯等亞太主要力量的關係和縱橫捭闔的方略,詳細闡釋了中國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力量的建設及運用之道,大膽而又冷靜的預測了34年以後中國海洋強國的遠景,以及世界海上政治格局的發展趨勢。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中國海洋強國的頂層設計
海洋強國已成為中國社會各界的熱門辭彙,是國家的夢,也是中華民族的夢,中國政府加強海上力量建設、發展海洋經濟和維護海洋權益等政策宣示不斷激盪國人心弦。然而海洋強國的具體規劃才剛剛開始,有關海洋強國的內涵及目標、實施路線圖及主要方式方法等戰略規劃的關鍵性問題還處於未確定狀態。海洋強國究竟長什麼樣?怎么樣去實現?對此,一百個人幾乎就有一百種答案。我們不僅要有做夢的豪邁,還要有追夢的智慧。頂層設計的最重要任務就是將海洋強國的內涵界定清楚,併合理規划行動方案,以統一思想,指引全國的涉海行為體協調走向海洋,同時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海洋之路形成較穩定的預期。
第1節 海洋強國三大目標體系
地區性海上力量
國際海洋政治大國
世界海洋經濟強國
第2節 中國海洋強國的內涵及特點
崛起道路的“變”與“不變”
和平的路徑與顛覆性的革命
海洋強國夢的全球視野
第3節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世界海洋新秩序的生成
互聯互通
合作共贏
開放包容
第二章 近海地緣戰略及海洋爭端解決之策
在可預見的將來,人類的科學技術仍然無法完全逾越地理條件造成的障礙,特別是無法徹底征服海洋。著名學者米爾斯海默曾斷言,“不存在所謂的世界性大國,所有強國包括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都是地區性強國”,的確,任何實體力量的強度及有效性必然隨著距離的增加而發生衰減。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通過暴力還是非暴力,世界大國都是先在周邊獲得相對優勢,然後從其周邊走向世界的,王道也好,霸道也罷,世界大國必須先有能力在其周邊構建穩定的秩序,獲得基本的威信和認可。中國與周邊國家紛繁迭出的海洋爭端既是海洋強國建設的重大挑戰,同時也蘊藏著戰略機遇,“寶劍鋒從磨礪出”,它將極大錘鍊中國經略海洋的能力。
第1節 中國的近海地緣戰略
“穩北”
“和南”
“爭東”
第2節 釣魚島及東海劃界爭端
釣魚島中國為什麼不能退?
中日東海劃界的是非曲直
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作用及意義
堅決維護東向海上通道安全
第3節 南海爭端形勢及出路
中國南海戰略的新機遇與新內涵
智破南海合縱連橫之圍
中國南海法理保衛戰
南海“斷續線”之辯
南沙建島的意義及策略思考
“海洋石油981”西沙首秀成效與未來部署
第三章 大國縱橫與海洋強國建設
亞太地區是一個大國海上力量非常集中的區域,正成為世界主要海上力量角逐的戰略焦點,除歐洲國家在此參與較少外,幾乎世界其他所有的海洋強權都集中於此。美日等傳統海洋強國加大鞏固既得利益和既定秩序,中印等新興海上力量群體性崛起,韓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中等強國也紛紛躊躇滿志,該地區的海上軍備競賽已是現在進行時,正波及區域內的每一個國家。太平洋與印度洋正式取代大西洋,成為世界海洋政治的戰略中心,中、美、日、俄、印及東協等力量的發展與分化組合將很大程度上決定世界海洋秩序的未來。中國從這樣一個海上群雄並起的地區走向世界,若沒有系統的大國策,將很難在海洋逐鹿中立於不敗之地。
第1節 促使美國和平轉移權力
中美未來30年的海上戰略競爭態勢
中美間維持海上和平的可能性
構建中美新型海權關係
第2節 理性面對緊張冷淡的中日關係
中日間的戰略冷對抗將長期持續
日本是名副其實的民主國家嗎?
準備戰爭是為了避免戰爭
第3節 強化對東南亞地區的安全供給
經濟與安全的二元背離
睦鄰友好進入攻堅階段
如何讓鄰居放心?
第4節 努力在海上拉緊印度
中印海洋衝突論
印度的雄心與困頓
維持中印海上戰略穩定
第5節 爭取澳大利亞的相對中立
美澳同盟的強大生命力
澳大利亞面對中國的糾結
合理期望與漸進法則
第6節 拓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海洋內涵
俄羅斯的海洋傳統
北極雄心及太平洋夢想
中俄海洋合作的重點及限度
第四章 力量運用方略與成功之道
中國在海上漸具有軍事、政治、外交、經濟等全方位的綜合性強大力量,如何使用這些力量?這是關係到中國走什麼路,扛什麼旗的頭等大事。在中國海洋強國三大戰略目標的指引下,力量運用方略的優劣就成為戰略能否成功的關鍵。“海權不僅僅是一支可以量化的艦隊,它更是一種運用海上力量達到特定政治目標的能力。它不僅是一種權力,更是一種治國之術,是一種管理能力。”其中,軍事力量的使用尤其值得重點探討,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察也,一要察軍事戰略及軍事鬥爭方針,二要察軍事手段與政治、外交及經濟等手段間的統籌運用問題。此外,外交轉型、話語權爭取、海洋經濟發展等問題也都舉足輕重。大棒需要足夠“硬”,胡蘿蔔也需要足夠“甜”。
第1節 威懾為王,攻伐為下
威懾的作用與必要性
習慣威懾“新常態”
打造靈巧威懾體系
第2節 中國的海上外線戰略
中國軍事力量“走出去”
航母與中國的兩洋戰略
中國海軍的非戰爭套用
第3節 武力之外的三叉戟
從農耕文明到海洋文明的外交轉型
爭取國際“合法性”及海洋話語權
贏得海洋和平競賽的精髓
結語: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

作者簡介

胡波,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海權及國際戰略問題專家,長期從事軍事戰略及外交政策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關注領域為海權戰略、國際安全及中國外交,在《世界經濟與政治》、《國際觀察》、《外交評論》、The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等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中美在西太平洋的軍事競爭與戰略平衡》等重量級學術論文20餘篇。胡波還擔任多個政策部門的諮詢顧問,《人民日報》、《鳳凰周刊》、《聯合早報》、《南方周末》、《東方早報》等多家境內外著名媒體的特約評論員與撰稿人。出版學術專著多部,其中,《中國海權策:外交、海洋經濟及海上力量》被譽為“理性系統規劃中國海權戰略的第一本書”;新著《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出版伊始即獲得政策圈、學界及社會的高度關注與好評。

社會評價

該書分為自序、中國海洋強國的頂層設計、近海地緣戰略及海洋爭端解決之策、大國縱橫與海洋強國建設、力量運用方略與成功之道、結語(2049年的海上權力)六個部分,計26萬餘字。該書側重戰略設計及政策分析,是國內不可多得的有關海權戰略研究的扛鼎之作,已受到政策界、學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我看了北大研究員胡波的《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一書,很受啟發,獲益匪淺,深感作者對中國海洋戰略問題有著獨到的見解,書中提出了不少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很值得有關部門和研究機構參考。
——王嵎生(中國前APEC高官、大使)
中國正矢志走向海洋成為海洋強國,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周年之際,中國將成為什麼樣的海洋強國?這是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國內民眾亟待了解的問題。胡波博士以其艱辛的努力和堅實的專業知識,勾勒了一個全面的戰略構想,描繪了一幅值得憧憬的遠景,規劃了實現海洋強國夢的路徑。對任何一位想要了解中國的海洋思維、想要探討中國的海洋戰略、想要見證中國海洋崛起的人來說,這都是值得一讀的好書。
——姚雲竹(中國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研究中心主任、少將)
關於中國未來的海權,胡波博士做了一項大開眼界的研究。他提供了一個全面而頗具洞察力的分析框架,客觀解讀了中國海洋戰略形成的地區及全球性動因。胡博士認為,中國將確定無疑的長期堅持建設海洋強國,並直言不諱的論述海上力量在中國走向海洋時的重要性。對於試圖理解或把握中國海上崛起的政策圈人士和學者而言,該書都是一本必備的指南。
——吉原恆淑(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亞太研究約翰·范布倫講席教授)
眾所周知,對於中國海權而言,2049年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重要時間節點。這一年既是中國建國一百周年,也合乎“十年陸軍、百年海軍”這一軍事發展規律。在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年份里,中國海洋強國是否能夠建成?中國如何有效護持海洋權益?中美、中日會爆發海上衝突嗎?這一系列拷問成為當下海內外學界、政界和軍界熱議的焦點。北京大學海洋戰略研究中心胡波研究員從國家大戰略的高度對此做出了卓越的前瞻性研究和全面的戰略構想,推出了《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這一力作,為我們描畫了一副值得國人期待的中國海權未來遠景。
該書是胡波研究員繼《中國海權策》後更上層樓的又一扛鼎之作。這部大作思想火花頻現,讀來賞心悅目,毫無資料堆砌之感,既有對中國海權戰略高大上的頂層設計,也有對具體海權問題接地氣的精細研究。
首先,胡波研究員高屋建瓴地指出,中國海權發展戰略應是通過建設與套用外交、海洋經濟和及海上力量這三大戰略手段來實現地區性海上力量、國際海洋政治大國和世界海洋經濟大國這三位一體的目標。中國海權發展之路將摒棄顛覆性革命路徑而採行和平發展路徑。這一戰略設計將指引全國的涉海行為體協調地走向海洋,促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海權發展戰略形成穩定預期。並且,他認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的提出與實踐,將有助於生成互聯互通、合作共贏、開放包容的世界海洋新秩序。
其次,針對釣魚島及東海劃界爭端、南海爭端等涉華海洋爭端和近海地緣危機,胡波研究員卓有見地地指出,中國應當奉行“穩北”、“和南”、“爭東”的近海地緣戰略,藉機錘鍊自身經略海洋的能力。在此戰略指導下,中國應當提升海上實力、維權意志和策略套用水平,加強海上力量建設,加快海軍現代化建設,整合海上執法力量,加強海上巡邏,設立防空識別區,擴建南海島礁,打響法理保護戰,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海上通道安全等國家海洋權益;同時,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建設海洋強國,從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難看出,此為中國解決海洋爭端之良策。
再次,面對印太地區海上群雄並起、海上軍備競賽加劇的時局,胡波研究員難能可貴地指出,中國應當針對其它海上諸強國的海權戰略及其實踐制定和實施系統的大國策,以在海洋逐鹿中立於不敗之地。具體說來,在中美海上戰略競爭的態勢下,兩國應當構建中美新型海權關係,以維護中美間的海上和平;中日間的戰略對抗與海上較量將長期化,中國應當做好戰爭準備,但這是為了避免戰爭、預防戰爭;面對東南亞地區經濟上靠中國、安全上靠美國的二元背離困境,中國應當強化對東南亞地區的安全供給,讓東南亞鄰國放心。此外,中國還需要維持中印海上戰略穩定、爭取澳大利亞的相對中立、拓展中俄海洋事務合作,以緩解海上地緣之困。
最後,胡波研究員獨闢蹊徑地指出,在“威懾為王、攻伐為下”的力量運用方略的指引下,中國應當大力建設以航母為核心的現代化遠洋海軍,大膽地走出去,打造靈巧威懾體系,強調海軍的非戰爭運用,以求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時,中國還應當促進從農耕文明到海洋文明的外交轉型,爭取國際合法性和海洋話語權,贏得海洋和平競賽,實現中國海洋事業的大發展和海洋強國的雄圖偉業。
——李家成(遼寧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胡波博士的《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以宏大的視野明確了中國應該樹立什麼樣的海洋強國建設目標,應該奉行什麼樣的海洋戰略;以理性的態度分析了中國在近海面臨的不同程度的海洋爭端現狀,並提出了統籌應對的整體戰略。而面對亞太地區大國海上力量集中的現狀,中國應如何縱橫捭闔,作者也進行了歷史、戰略、政策、利益、能力等方面的漸次梳理。最後,作者將視野拉回至中國自身能力建設,闡述了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力量建設及運用之道,並大膽、冷靜、科學、自信地預測了2049年中國海洋強國建設的遠景。
全書諸多章節體現了作者的問題意識、深刻洞見和科學預見性,蘊含著知識分子對於海洋強國建設的歷史使命感和深切的關懷。細數起來,該書有如下特點:
既視野宏大,又關注事實細節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亞太研究約翰·范布倫講席教授吉原恆淑認為,胡波博士在《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一書中提供了一個全面而頗具洞察力的分析框架,客觀解讀了中國海洋戰略形成的地區及全球性動因。這些,都離不開對海洋發展的時代趨勢、全球海上主體力量的全面分析,正是在這一縱觀古今、放眼全球的宏大視野中,作者理性規劃了中國海洋強國的三大目標體系:地區性海上力量、國際海洋政治大國、世界海洋經濟強國。
單有宏大視野,往往過於空、大,而作者在搭建全面的分析框架時,也注重運用細微細節的說服力。例如,在分析中國海上力量“走出去”戰略是否具有可行性時,作者詳細列舉了中國已經具備的海外軍事投送能力:艦艇型號、編組模式、知識經驗等;在分析美澳同盟、中澳關係時,作者列舉了美澳合作的諸多歷史事例,並引用了中澳經貿往來的大量數據,提出了運用“合理期望與漸進法則”爭取澳大利亞相對中立的對澳政策建議。
既有縱向歷史分析,也有橫向異同對比
該書在關注歷史、時代時大量進行縱向分析。如作者在論及中國海洋強國之路的和平內涵時,分析了二戰以來時空條件的根本變化,提出任何國家均難以延續或效仿馬漢筆下的以貿易擴張和控制海洋為基礎的二元海洋強國之路;在預測中美未來30年的海上戰略競爭態勢時,作者運用了大量現有數據及對未來的分析報告預測數據,包括國防開支、軍備裝備發展計畫等,將視野拉向了2015年至2049年的30多年時空。
作者在橫向對比時注重對各國綜合國力、海洋戰略、海洋政策的異同比較。例如,在分析澳大利亞與中國的關係時,作者將澳大利亞海上利益與日本海上利益、美澳關係與美日關係做了橫向比較。
既不乏理論深度,又注重政策建議創新
胡波博士的《2049年的中國海上權力》一書語言的一大特點是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文中進行了大量的邏輯思辨及理論概念剖析,使作品不乏理論深度。如在對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進行分析中,作者進行了大量的《公約》條文分析及國際法原則或習慣之辯;在對中美海上競爭態勢進行分析時,作者著重關注了“反介入”“空海一體戰”等概念。
該書的另一大亮點是提出了諸多理性又具有創新力的政策建議,在關注理論深度的同時尤其注重現實價值。面對中國近海海上安全壓力有增無減的形勢,作者提出“穩北”“和南”“爭東”的近海地緣戰略;面對爭取國際“合法性”及海洋話語權的困境,作者提出中國的戰略主張應更清晰、更開放、更細膩,並對如何更清晰、開放、細膩提出了更細緻的建議。
對於關心中國海洋強國建設的政策制訂者、學界專家和普通大眾而言,該書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佳作。
——《中國海洋報》編輯趙婧

從海權理論大家馬漢(美國海軍少將,曾任美國海軍學院院長)、科貝特(英國海軍部顧問)、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元帥,曾任蘇聯海軍司令)、萊曼(美國海軍部長)的職業生涯不難看出,海權理論學派從來與軍事密不可分,軍事技術是推動該理論學派發展演進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儘管中國國際關係學界對海權問題的研究成果不在少數,但對軍事技術的研究不夠,甚至連一些術語都未能很好表達,出現了諸如“水下海軍”、“水上海軍”和“偵聽雷達”之類的紕漏。這種狀況與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極不相稱。
所幸,這種情況最近得到了扭轉——北京大學研究員胡波的著作《2049的中國海上權力:海洋強國崛起之路》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佳作,該書不但闡述了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目標、途徑和手段,還將軍事技術這個海權發展演進的重要變數,創造性地與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結合起來。
——馬堯(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特約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