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是2024年3月29日,廣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的公報。《公報》顯示,2023年末廣東全省常住人口1270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9萬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 發布單位:廣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 發布時間:2024年3月29日
  • 常住人口:2023年末廣東省12706萬人
全文內容,內容解讀,

全文內容

2023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統計公報
廣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2023年,廣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守正創新、苦幹實幹,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廣東實踐邁出堅實步伐。一、綜合
經國家統計局統一核算,2023年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135673.16億元,比上年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540.70億元,增長4.8%,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4%;第二產業增加值54437.26億元,增長4.8%,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40.0%;第三產業增加值75695.21億元,增長4.7%,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5.6%。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4.1:40.1:55.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06986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15182美元),增長4.7%。
202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1270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83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5.42%,比上年末提高0.6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3萬人,出生率8.12‰;死亡人口68萬人,死亡率5.36‰;自然增長人口35萬人,自然增長率2.76‰。
表1 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及構成
圖1 2018-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9.31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9.70萬人。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4%。分類別看,教育文化娛樂類上漲2.7%,其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3%,衣著類上漲1.8%,食品菸酒類上漲1.4%,醫療保健類上漲0.4%;交通通信類下降2.3%,居住類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1%。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1.5%,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2.4%,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2.0%。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圖1 2018-2023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
圖2 2023年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跌幅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圖2 2023年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跌幅度
表2 2023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較快成長。全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2%,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29.4%;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5.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45.0%。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8.3%,高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9.6%。全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2.2%,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9.2%。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20.0%,醫藥製造業投資增長32.9%,醫療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投資增長18.0%。全年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路實現的商品零售增長13.8%,占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比重36.2%。全年新登記經營主體316.09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0.33萬戶,年末經營主體總數1806.7萬戶。 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穩步推進。全年珠三角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8%,粵東、粵西、粵北分別增長5.0%、3.4%、4.6%。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紮實推進。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表3 2023年分區域主要指標
綠色轉型發展邁出新步伐。全省平均灰霾日數14.8天,較常年偏少26.3天。全省21個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94.8%。全省城市(縣城)新增建成污水處理設施31座,新增處理能力130萬噸。全省270個地表水省考監測斷面中,Ⅰ~Ⅱ類水質的斷面比例64.9%,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26.5%,Ⅳ類水質的斷面比例7.5%,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1.1%,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0.0%。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344.26萬畝,比上年下降0.03%;糖蔗播種面積183.93萬畝,下降2.8%;油料作物播種面積543.15萬畝,增長1.9%;蔬菜播種面積2180.59萬畝,增長1.8%;中草藥材播種面積111.67萬畝,增長8.7%。
全年糧食產量1285.19萬噸,比上年下降0.5%;糖蔗產量1087.43萬噸,下降1.8%;油料作物產量121.01萬噸,增長3.1%;蔬菜產量4099.33萬噸,增長2.5%;園林水果產量2001.98萬噸,增長5.6%;茶葉產量17.89萬噸,增長11.2%。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498.91萬噸,比上年增長4.9%。其中,豬肉產量298.00萬噸,增長6.5%;禽肉產量194.54萬噸,增長2.7%。年末生豬存欄2049.20萬頭,下降6.7%;生豬出欄3794.01萬頭,增長8.5%。
全年水產品產量923.85萬噸,比上年增長3.3%。其中,海水產品469.25萬噸,增長2.5%;淡水產品454.60萬噸,增長4.3%。
初步統計,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588.50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3%。三、工業和建築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4%。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0.6%,重工業增長6.3%。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增長5.6%,中型企業增長4.4%,小微型企業增長2.7%。
高技術製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增長6.1%,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增長31.5%,醫藥製造業下降1.5%,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下降14.0%,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下降7.6%,信息化學品製造業下降29.8%。裝備製造業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9.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3.6%,汽車製造業增長11.2%。
先進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55.7%。其中,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增長5.2%,先進裝備製造業增長7.6%,石油化工業增長12.5%,先進輕紡製造業增長3.6%,新材料製造業增長1.5%,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業下降2.8%。
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3%,其中,家用電力器具製造業增長9.9%,金屬製品業增長4.2%,食品飲料業增長8.5%,建築材料下降1.3%,家具製造業下降7.4%,紡織服裝業下降4.6%。 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8%,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24.7%,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4.3%,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8.2%,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4.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9.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1.4%。
表4 202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0575.18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1635.02億元,增長22.5%;股份制企業6783.49億元,增長21.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3660.12億元,下降4.8%;私營企業3768.14億元,增長25.6%。分門類看,採礦業利潤590.92億元,下降7.1%;製造業9028.45億元,增長8.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955.81億元,增長67.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83.43元,減少0.67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5.7%,提高0.5個百分點。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表5 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及增長速度 全年全社會建築業增加值5892.49億元,比上年增長8.4%。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12359個,增長12.8%;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完成建築業總產值25195.26億元,增長9.8%;實現利潤總額425.53億元,下降15.6%;利稅總額891.81億元,下降10.5%。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3174.53億元,比上年增長4.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847.71億元,增長9.9%;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2073.85億元,增長10.1%;金融業增加值12418.82億元,增長7.1%;房地產業增加值10545.72億元,下降1.6%。現代服務業增加值49190.74億元,增長4.9%。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0205.08億元,比上年增長8.1%;利潤總額6192.70億元,增長30.9%。分行業看,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1.4%,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增長1.3%,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1%,衛生和社會工作下降9.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8.2%,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7.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長6.3%。 全年貨物運輸總量382785萬噸,比上年增長5.1%。貨物運輸周轉量29690.74億噸公里,增長4.4%。港口貨物吞吐量完成221462萬噸,增長8.1%。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73925萬噸,增長11.6%;內貿貨物吞吐量147538萬噸,增長6.5%。港口貨櫃吞吐量7209.26萬標準箱,增長2.0%。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及增長速度
表6 2023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增長速度 全年旅客運輸總量82680萬人,比上年增長74.1%。旅客運輸周轉量3530.66億人公里,增長117.8%。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增長速度
表7 2023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增長速度 年末公路通車裡程22.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1481公里,比上年末增長2.4%。年末鐵路運營里程5672公里,其中200km/h以上標準高快速鐵路運營里程2764公里。高鐵客運量占全部鐵路客運量比重88.3%。年末民用汽車保有量3069.11萬輛,增長5.9%,其中私人汽車2561.09萬輛,增長6.9%。民用轎車保有量1775.91萬輛,增長5.3%,其中私人轎車1665.26萬輛,增長5.7%。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5673.56億元,比上年增長15.8%。其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3645.36億元,增長17.1%;快遞業務量345.67億件,增長14.7%;快遞業務收入2826.58億元,增長12.6%;電信業務總量(按上年不變價計算)2028.20億元,增長13.4%。年末電話總用戶18830.62萬戶,增長1.3%。其中,固定電話用戶1783.42萬戶,下降8.3%;行動電話用戶17047.21萬戶,增長2.4%。年末(固定)網際網路寬頻用戶4824.34萬戶,增長4.2%。年末移動網際網路用戶15724.91萬戶,增長4.2%。圖3 2018-2023年年末(固定)網際網路寬頻用戶和移動網際網路用戶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旅客運輸量及增長速度
五、國內貿易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494.86億元,比上年增長5.8%。分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1385.83億元,增長5.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109.03億元,增長9.2%。分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41731.42億元,增長3.5%;餐飲收入5763.44億元,增長26.5%。
圖4 2018-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速度 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比上年增長8.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10.3%,化妝品類增長15.9%,金銀珠寶類增長5.3%,日用品類增長1.2%,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4.3%,書報雜誌類增長5.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3.7%,中西藥品類增長2.1%,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5.4%,家具類增長5.2%,通訊器材類增長15.8%,石油及製品類下降1.7%,建築及裝潢材料類下降14.4%,汽車類下降2.7%。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2.5%。分區域看,珠三角增長2.4%,粵東下降3.2%,粵西增長8.6%,粵北增長4.4%。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22.2%,第三產業投資下降5.3%。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5.0%。其中,製造業民間投資增長16.5%,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增長3.4%。工業投資增長22.2%,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33.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2%,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28.1%,其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21.8%,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4.8%,航空運輸業投資增長6.0%,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投資增長11.4%。表8 2023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202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表9 2023年固定資產投資新增主要生產能力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3465.88億元,比上年下降10.0%。分區域看,珠三角11528.55億元,下降9.9%;粵東609.38億元,下降18.8%;粵西667.77億元,下降2.4%;粵北660.19億元,下降10.1%。分用途看,商品住宅開發投資9711.47億元,下降9.2%;辦公樓投資864.82億元,下降19.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1042.57億元,下降15.8%。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9621.7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9.2%;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7697.87萬平方米,下降10.2%。 全年全省各類棚戶區改造開工0.14萬套,基本建成2.66萬套;全省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27.1萬套(間)。全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0.2萬個,涉及居民47萬戶。表10 2023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增長速度七、對外經濟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83040.7億元,比上年增長0.3%。其中,出口54386.5億元,增長2.5%;進口28654.2億元,下降3.6%。進出口順差25732.3億元,比上年增加2191.5億元。2023年,廣東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30403.5億元,同比增長1.0%。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增長速度
圖5 2018-202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202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
表11 202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增長速度
表12 2023年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增長速度
表13 2023年主要商品進口數量、金額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增長速度
表14 2023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增長速度 全年新設外商直接投資企業21685個,比上年增長62.3%。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591.64億元,下降12.5%;其中“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新設企業5055家,增長134.6%,實際投資金額為230.19億元,增長181.2%。
表15 2023年分行業外商直接投資及增長速度 全年經備案境外新增直接投資額238.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0%。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144.57億美元,增長10.8%;對外勞務合作新簽勞務人員契約工資總額6.32億美元,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9.80億美元;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年末在外人員6.93萬人。表16 2023年分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分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分行業對外直接投資及增長速度
八、財政金融 全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851.30億元,增長4.3%;其中,稅收收入10242.55億元,增長10.3%。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510.90億元,增長0.01%。其中,教育支出4008.30億元,增長3.5%;衛生健康支出2017.94億元,下降2.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256.52億元,增長5.0%。民生類支出13030.00億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70.4%。 年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350887.6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9%;各項貸款餘額271561.63億元,增長9.5%。年末全省農村合作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41060.28億元,增長6.0%;各項貸款餘額28626.93億元,增長7.5%。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年利潤(稅後)2745.97億元,下降5.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1.40%,提高0.14個百分點。
表17 2023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及增長速度 年末全省證券市場共有滬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872家,市價總值12.43萬億元;全國股轉系統新三板掛牌企業877家。全年各類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10367.47億元;其中,IPO融資573.35億元,上市公司股票市場再融資836.94億元,北交所及新三板市場融資23.88億元,公司債、可轉債、可交債和資產支持證券(ABS)融資8933.30億元。證券公司29家,證券公司分支機構1666家,股票賬戶數24684.14萬戶,增長12.0%;代理股票交易額63.74萬億元,下降11.4%。基金公司36家,共管理3767隻公募基金;基金規模92917.58億份,增長7.8%;基金淨值96893.97億元,增長3.9%。期貨公司23家,全年公司代理交易額258.56萬億元,增長3.1%。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5079家,管理私募基金33966隻,基金規模34356.85億元。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6556.0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521.76億元,增長16.5%;財產險業務保費收入1679.35億元,增長7.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1354.92億元,增長3.7%。全年累計賠款和給付支出2196.35億元,增長25.9%。其中,壽險業務賠付支出682.97億元,增長66.8%;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1047.61億元,增長18.6%;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465.76億元,下降2.9%。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27元,比上年增長4.8%。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307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42元,增長6.5%。
圖6 2018-2023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長速度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4331元,比上年增長6.7%。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39333元,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2209元,增長6.8%。全省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2.4%,比上年下降1.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1.2%,農村為37.6%。圖7 2023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年末全省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5368.88萬人,比上年增長2.7%。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760.03萬人,下降0.2%。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4848.20萬人,下降0.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192.69萬人,下降1.7%。參加失業保險3794.76萬人,增長1.2%。參加工傷保險4270.29萬人,增長4.6%。參加生育保險3902.78萬人,下降3.9%。表18 2023年末全省參加各類保險人數及增長速度 全年全省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總收入(不含上下級往來)7591.95億元,比上年增長8.8%,年末累計結餘18417.06億元,增長10.7%。全年全省基本醫療和生育保險統籌基金收入2593.49億元;年末累計結餘3947.14億元。年末城市低保人數14.6萬人,農村低保人數109.9萬人。全年城鎮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01.86萬人。 各類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床位25.8萬張,收養救助人員10.4萬人。全省社區綜合服務機構和設施3.2萬個,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2.1萬個。全年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216.7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63.2億元。年末每萬人擁有社會組織數量為5.6個。註冊志願者人數2001.68萬人,註冊志願者人均參與志願服務時數累計26.14小時。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各級各類教育(不含非學歷培訓,不含技工學校)招生數773.73萬人,比上年增長2.4%;在校生2817.43萬人,增長1.1%;畢業生743.92萬人,增長9.0%。其中,特殊教育學校招生1.37萬人,在校生7.63萬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458.62萬人。表19 2023年各級各類教育招生、在校生、畢業生人數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2023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各級各類教育招生、在校生、畢業生人數及增長速度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3年全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圖8 2018-2023年各類教育招生人數 全省專利授權總量70.37萬件,居全國首位,比上年下降16.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14.31萬件,增長24.4%。全年《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2.37萬件,居全國首位。截至2023年底,全省發明專利有效量66.56萬件,居全國首位。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52.59件。全年有10.61萬家企業獲得專利授權57.54萬件,其中2.86萬家企業有發明專利授權11.84萬件。全年經各級科技行政部門登記技術契約49604項;技術契約金額4438.13億元,下降1.9%。表20 2023年專利授權和有效專利情況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8-2023年各類教育招生人數
全省高新技術企業超7.5萬家。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31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3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589家。擁有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5家,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40家;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38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71家,深圳市企業技術中心350家(計畫單列)。
全省有建成或在建的國家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87個、省級授權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機構233個。全省有在建的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7個,建成或在建的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27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90個,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專項授權計量技術機構17個,特種設備綜合檢驗機構7個;標準化技術機構13個,在建和建成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6個、國家標準驗證點4個。
截至2023年底,獲得資質認定計量認證的檢驗檢測機構4877家,獲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三大管理體系認證企業分別為129252家、59330家和44048家,獲得3C產品認證的企業18021家。
全省有S波段天氣雷達13部,X波段相控陣雷達53部,衛星雲圖接收站點2個。有地震監測台站1448個,地震台網4個。全省近岸海域各類海洋觀測、監測站點217個(含沿海各縣局)。地圖出版部門共出版地圖92種,其中新版23種,重印69種。
十一、文化、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全省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73個,民眾藝術館、文化館144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150個,博物館344個。全省有廣播電台2座,電視台3座,廣播電視台95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和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均為99.98%。年末有線廣播電視及寬頻用戶數1735.78萬戶,比上年末下降2.5%;IPTV用戶數2111.92萬戶,增長3.1%;OTT用戶數2852.67億戶,增長1.4%;4K用戶數2734.39萬戶,增長5.3%。全年生產電視劇20部。全年出版報紙12.59億份,各類雜誌0.78億冊,圖書5.19億冊。全省共有綜合檔案館144個。2022年,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6986.6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5.4%。
年末全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6.29萬個,其中,醫院1874個,衛生院1170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794個,婦幼保健機構133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12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44個,衛生監督機構149個,村衛生室2.5萬個。全省衛生技術人員97.9萬人,比上年增長6.6%,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5.9萬人,註冊護士45.1萬人。擁有醫療床位62.9萬張,其中醫院51.5萬張。全省1170家衛生院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4萬人,床位6.8萬張;144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9萬人;149家衛生監督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0.3萬人。圖9 2018-2023年衛生技術人員數 全省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獲30項次世界冠軍,161項次全國冠軍,破世界紀錄1項次,破亞洲記錄5項次,破全國紀錄1項次。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水資源總量1956.0億立方米,比上年偏少12.0%。年平均降水量1818.9毫米,接近常年(1798.8毫米);平均日照時數1773.8小時,接近常年(1748.9小時)。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22059.13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3.7%。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增長8.9%。全社會用電量8502.47億千瓦時,增長8.0%。其中,工業用電量4883.82億千瓦時,增長6.9%。 全省近岸海域海水質量達到一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76.9%,二類海水占15.4%,三類海水占2.8%,四類海水占1.4%,劣四類海水占3.5%。 全省21個地級以上城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均值第90百分位數)、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年平均濃度分別為7微克/立方米、19微克/立方米、37微克/立方米、21微克/立方米、143微克/立方米、0.8毫克/立方米。21個城市二氧化硫(SO2)年均值達到一級標準;21個城市二氧化氮(NO2)年均值達到二級標準;21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值達到二級標準;21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值達到二級標準;17個城市臭氧(O3日最大8小時均值第90百分位數)濃度達到二級標準;21個城市一氧化碳(CO日均值第95百分位數)濃度達到一級標準。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217.45千公頃,洪澇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69億元。發生各類地質災害23起,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568萬元。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1.49萬公頃,低質低效林分改造10.49萬公頃,當年新封山育林3.41萬公頃。全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5個,批覆面積33.66萬公頃;國家級地質公園11個,批覆面積10.96萬公頃;省級以上地質遺蹟類自然保護區6個,批覆面積3.72萬公頃。
全年發生生產安全事故2561起,死亡2145人,受傷1170人,直接經濟損失35800萬元;其中,較大事故20起、死亡70人,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全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44104起,比上年增長4.8%;死亡7681人,下降2.0%;受傷43478人,增長11.1%;直接經濟損失11219.92萬元,增長16.6%。道路交通萬車事故死亡人數為1.84人。
註:
1.本公報中2023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珠三角指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粵東指汕頭、汕尾、潮州和揭陽;粵西指陽江、湛江和茂名;粵北指韶關、河源、梅州、清遠和雲浮。
4.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5.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口徑為計畫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增速為可比口徑。
6.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統計標準為: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
7.規模以上服務業範圍是:(1)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和衛生行業大類;(2)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小類;(3)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8.先進制造業包括高端電子信息製造業,先進裝備製造業,石油化工產業,先進輕紡製造業,新材料製造業,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裝備製造業包括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共8個大類行業中屬於重工業的部分加上船舶修理和航空太空飛行器修理兩個小類行業。
9.高技術製造業包括醫藥製造業,航空、太空飛行器及設備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化學品製造業。
10.六大高耗能行業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11.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
12.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包括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等七大產業中的服務業相關行業。
13.高技術服務業:按照國家統計局印發的《高技術產業(服務業)分類(2018)》,包括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檢驗檢測服務、專業技術服務業的高技術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科技成果與轉化服務、智慧財產權及相關法律服務、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其他高技術服務等9大類63個行業小類。
14.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包括軟體開發、積體電路設計、信息系統集成和物聯網技術服務、運行維護服務、信息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信息技術諮詢服務、數字內容服務和其他信息技術服務等行業。
15.網際網路和相關服務業包括網際網路接入及相關服務、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網際網路平台、網際網路安全服務、網際網路數據服務和其他網際網路服務等行業。
16.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
17.新增投產骨幹電源裝機包含核電、煤電、氣電、風電和光伏發電。
18.貨物貿易、吸收外資採用人民幣計價。對外投資和對外承包工程由於技術原因仍主要沿用美元計價。
19.全省近岸海域海洋觀測站點的觀測要素包括波浪、表層海流、表層水溫、鹽度、潮位等海洋觀測要素。
20.IPTV用戶數是指互動式網路電視(IPTV)開通用戶數;OTT(Over The Top)用戶數是指網際網路電視(OTT)服務的累計激活用戶數量,2021年統計口徑更改為全國有效用戶數。
21.從2019年開始,已實現合併的廣播電台、電視台納入“廣播電視台”指標統計,“廣播電視台”包括省、市、縣(市、區)廣播電視台。
22.發電量數據為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
23.根據教育部要求,廣東開放大學開放教育學生往年計入成人本專科學生,自2021年起計入網路本專科學生。 24.金融業數據為全省口徑。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醫療保障局;財政數據來自省財政廳;新增投產骨幹電源裝機來自省能源局;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數據來自省發展改革委;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數據來自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新建公路、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運輸、水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省交通運輸廳;住房改造、城市污水處理數據來自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海關總署廣東分署;外商直接投資、對外直接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對外勞務合作等數據來自省商務廳;快遞業務量數據來自省郵政管理局;新建5G移動通信基站數據來自省通信管理局;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證券數據來自廣東證監局、深圳證監局;銀行業利潤、保險業數據來自國家金融監管局廣東監管局;技術契約數據來自省科技廳;教育數據來自省教育廳;經營主體、專利、質量檢驗數據來自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氣象數據來自省氣象局;地震數據來自省地震局;近岸海域監測站點、各類地質災害數據來自省自然資源廳;農機總動力、水產品產量數據來自省農業農村廳;廣播、電視數據來自省廣播電視局;文化數據來自省文化和旅遊廳;電影、報紙、期刊、圖書、測繪數據來自省委宣傳部;檔案館數據來自省檔案局;體育數據來自省體育局;衛生數據來自省衛生健康委;低保人數、社會服務業機構、福利彩票、社會組織數據來自省民政廳;林業、自然保護區、地質遺蹟類自然保護區數據來自省林業局;志願者數據來自團省委;環境監測、海洋數據來自省生態環境廳;水資源數據來自省水利廳;安全生產、農作物受災面積、洪澇和乾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據來自省應急管理廳;道路交通事故數據來自省公安廳;其他數據來自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

內容解讀

《2023年廣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末,廣東全省常住人口1270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83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5.42%,比上年末提高0.63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03萬人,出生率8.12‰;死亡人口68萬人,死亡率5.36‰;自然增長人口35萬人,自然增長率2.76‰。廣東連續四年成為唯一一個出生人口超100萬的省份,連續六年成為第一生育大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