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3年4月19日印發2023年“萬事好通”南通營商環境最佳化提升舉措新66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3年“萬事好通”南通營商環境最佳化提升舉措新66條
- 頒布時間:2023年4月19日
- 發布單位:南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全文
一、營造綜合更優的政策環境
1.強化惠企政策落實,深化“惠企通”平台建設。結合南通實際,出台落實支持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和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以及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等相關政策措施。實施“惠企通”平台管理辦法,在全市企業中推廣使用“惠企通”平台,不斷最佳化平台政策解讀、匹配、兌現等服務功能,有效解決企業優惠政策“找不到、讀不懂、不會辦、往返跑”等問題。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簡申快享”,實現政策申報一月一匯總,一月一研究,一月一兌現。
2.搭建“同城貨多多”平台,促進產業鏈供需對接。充分發揮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工作專班作用,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和完善南通工業產業大全資料庫,搭建“同城貨多多”供需對接平台,推動企業產品信息和服務需求上平台,實現規上工業企業產品全覆蓋,促進本地產業鏈供需對接。
3.推廣轉貸平台,降低企業資金周轉成本。全面推廣線上轉貸服務平台,爭取合作銀行突破10家,企業通過合作銀行申請轉貸服務,1000萬元以下、10天以內的轉貸業務實行優惠費率,日利率低至0.3‰以內,進一步降低企業資金周轉成本。力爭全年全市轉貸規模超300億元。
4.加強政銀合作,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持續發揮省市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作用,積極開展“小微貸”“蘇科貸”“江海貸”等財政金融合作產品信貸業務,2023年財政金融產品在貸餘額達到120億元,財政放大倍數超20倍。對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範的中小微企業推廣“蘇崗貸”普惠性信用貸款,在一定額度內提供純信用貸款支持,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源投向實體經濟。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專注服務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平均年化綜合擔保費率不超過1%。
5.“富民創業貸”助力大眾創業創新。出台《關於進一步做好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工作的通知》,拓寬富民創業擔保貸款享受對象範圍,對於重點群體第一次貸款據實全額貼息;對符合貸款申請條件的重點群體進一步簡化流程、最佳化服務。
6.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實施收費公路車輛通行費優惠,自2023年4月1日起,對進出通州灣港區和通海港區的國際標準貨櫃運輸車輛,在全省所有普通公路收費站、高速公路給予ETC通行費五折優惠。在崇川區、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新增20個新能源配送車輛臨時停靠泊位。根據《南通市城市綠色貨運配送企業考核管理和車輛運營獎補方案》,對認定為城市綠色貨運配送企業且企業新能源配送車輛符合相關條件的,給予每輛最高不超過2萬元的運營獎補。深入推進多式聯運發展,支持引導企業通過提高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7.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全力支持本地創新藥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並做好輔導服務。指導支持本地創新醫藥產品掛網;探索我市新批准上市藥品首發價格形成,推動我市創新藥在我省首發上市;建立DRG創新支付機制,對使用創新藥,開展新技術的病組給予點數或係數傾斜;積極支持指導本地優勢品種參加國家、省集采,加大臨床覆蓋面。
8.壓縮留抵退稅時間,稅費優惠直達快享。正常留抵退稅平均辦理時長壓縮到5個工作日內,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大力推行社保優惠政策“免申即享”辦理模式,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9.強化涉企收費監督,助力企業“輕裝前行”。全面推廣使用“轉供電費碼”,對符合條件的終端用戶儘快實現直供到戶和“一戶一表”。按現行標準的80%收取水土保持補償費,按80%標準收取水資源費省級部分。在重點企業設立涉企收費監測哨點,在金融、公用事業單位建立涉企收費督導制度,防範違規收費行為。
10.建立科研容錯機制。營造勇於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氛圍,出台《南通市科技創新促進條例》,明確盡職免責制度。對財政資金支持的探索性強、風險度高的科研項目,未取得預期成效但已盡到勤勉盡責義務的,可以免予追究相關責任,最大限度解放和激發科研人員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進一步促進創新能力提升和科技成果轉化。
二、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11.持續推進“旗艦領航”行動。開展第三批150家產業鏈龍頭骨幹企業質量體檢,形成質量發展專項導航報告;分類推送產業技術貿易壁壘信息;開展標準託管服務,實現標準自動比對、實時更新,指導企業及時淘汰落後標準。
12.開展小微企業質量提升行動。聚焦南通家紡、海安家具、啟東電動工具、如皋服裝、如東安防等區域特色產業,以質量合作社為載體,助力特色小微企業規範發展、提檔升級,企業新增註冊商標1000個,制定修訂標準1000個以上,新增質量管理體系200個,產品質量抽檢整體合格率穩定在90%以上。推進“蘇質貸”落地,完成100家小微企業質量授信20億元。
13.實施重點產業“強基提質”工程。加快建設國家床上用品質檢中心、國家電動機產品質檢中心。建成省藥監局審評核查南通分中心,指導全市生物醫藥重點園區建設藥械綜合服務站。
14.實施特種設備服務提優工程。培育電梯維保星級單位80家,對五星維保單位建立慎罰少罰機制。實施氣瓶充裝單位差異化監管,對連續三年獲評A類單位試行自我聲明承諾換證。開發叉車租賃使用共享平台,實現叉車資源統籌高效利用,減少企業投入成本。升級南通市特種設備智慧監察平台,為全市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提供全範圍、全時段、全免費線上培訓。
15.實施專利轉化“雨露計畫”。聚焦6大重點產業集群,推動400家以上中小企業實現專利技術轉化1200件以上,推動500家以上創新型中小企業實現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70億元以上。
16.實施智慧財產權“指南針計畫”。對上市、擬上市、走出去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風險評估服務,籌建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南通分中心。為專精特新、“旗艦領航”企業開通專利預審綠色通道,2個工作日回響,7個工作日預審結案。
17.實施企業商業秘密“保險箱計畫”。開發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綜合服務平台,為全市專精特新企業提供商業秘密保護線上培訓指導、示範文本指引、自我風險評估和綠色維權通道等服務,打造商業秘密“保險箱”。
18.全面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全面推廣套用“公平競爭e審查”監測評估信息化系統,實現涉市場主體政策檔案公平競爭審查全覆蓋,及時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定期開展政府採購預選庫、資格庫、名錄庫等專項排查清理,不得將在本地註冊企業、在本地設立分公司或者辦事處、採購本地供應商、進入本地扶持名錄等與中標結果掛鈎。
19.投標保證金自動退還。打造投標保證金收退新機制,全過程無需人工介入,全程智慧型化執行,保證金按照預定時點自動退還至投標人賬戶,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20.實施“數字賦能、信用助企”工程。進一步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套用,推動南通市信用服務系統建設,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服務模式。創新信用承諾管理套用,將信用承諾及履約情況嵌入行政審批辦事流程,縮短企業審批時間;運用企業評價運行管理系統,評價結果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系統聯動套用,切實做到無事不擾;以信用為企業融資增信,強化融資信用服務平台(徵信平台)建設,形成企業信用風險精準畫像,實現“通信貸”一體化辦理和全流程放款,推動全市金融機構發放各類信用貸款超百億元。
21.建立失信提示預警機制,高效開展“信用修復”。按照“誰處罰、誰認定、誰指導、誰整治”工作思路,開展失信企業信用修復工作。升級企業信用雲修復平台,建立市場主體失信提示和失信預警機制。對市場監管、納稅等領域違法失信市場主體實現信用修復自動提醒功能。開展信用修復培訓和指導,服務行政相對人主動糾正違法失信行為,保障信用主體合法權益,全力為企業紓困解難,發揮信用建設對最佳化營商環境和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
三、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
22.深化證照“套餐辦”,許可經營一體化推進。深度集成企業準入、準營兩個領域事項,市本級開發“需求導向、自由組合”的“智慧型化、模組化”一體申辦平台,便於市場主體一次了解行業準入、準營辦理要求,根據業務經營範圍自由組合申辦,滿足市場主體多樣化需求,實現超市(便利店)、餐館、熟食店、烘焙店、藥店、健身房、美髮店、美容店、汽修店、洗車店等10類準入準營事項“套餐辦”。
23.工程項目“施工許可一證辦理”。以總承包契約為核心,在取得用地手續、工程規劃許可證、首張施工圖設計檔案審查合格證(或審圖合格意見),確定總承包施工單位後,即依法核發施工許可證。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規定消防設計審查的,依法辦理。項目根據施工圖審查通過進程自動增加施工許可範圍,不再另行核發施工許可證。配套建立“容缺後補”監管機制,各類監管與施工進度同步,所有必需的技術、管理等資料在竣工驗收前補齊即可。
24.最佳化環評審批,“總量調蓄庫”保障資源供給。新增6個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試點,探索入園建設項目環評改革,簡化報告書類建設項目編制內容,避免重複評價;工序不涉及產生重點污染物污染因子的報告表類建設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制,縮短審批時間;壓降環評報告技術審查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對規劃環評處於有效期的省級以上園區內企業新、改、擴建的項目,在完成項目立項和環評報告編制後,提前對項目環評進行技術審查;省級重大項目建立信息服務卡制度,主動對接建設單位,超前介入環評編制,實施“點對點”服務;深入探索“總量調蓄庫”制度,完善並規範總量收儲和使用機制,優先保障重大項目總量資源供給。
25.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以年度國家、省、市重大項目清單為依託,實施自然資源要素配置全鏈條前置服務,梳理建立年度用地用林用海報批“服務庫”,建立內部重大項目服務保障協同機制,容缺受理、最佳化流程、同步聯審,提高重大項目建設用地用林用海審批辦理時效,推動重大項目快速落地,實現“應保盡保快保”。創新重點涉港項目報批服務,全流程梳理報批服務清單,提前介入提供跟蹤服務,推動並聯手續同步報批,確保集約節約規範使用港口岸線。
26.擴大“船邊直提”“抵港直裝”適用範圍。積極回應企業訴求,將查驗貨物納入試點範圍,通過採取“嵌入式”查驗和“順勢監管”模式,提高貨物通關效率,進一步擴面提質,提升口岸集疏效能。
27.融入長三角海事一體化,實施“不停航辦證”。加強長三角海事監管服務協作,為船企接單、新造船舶完工下水、出塢、舾裝、出江試航、交船提供全方位諮詢指導和安全保障。主動對接協調江浙滬海事部門,對長三角地區在籍海船買賣、變更等全面實施“不停航辦證”,為轄區40餘家船舶修造企業、300餘家航運公司打造全產業優質海商環境。
28.深化水上“大交管”建設,實施重點船舶“快進快出”。拓展沿海港航調度一體化新型交通組織指揮體系套用,開發套用沿江港航調度一體化智慧型平台,實現109座碼頭、102家代理公司全覆蓋,形成“江海一體”調度全覆蓋格局。強化“綠色通道”機制,促進船舶航行計畫和港口生產調度、引航調度有機融合,實施進入長江南通段大型海輪、貨櫃船和重點物資運輸船“快進快出”,減少錨泊等待時間,推進小廟洪航道夜航常態化,預計全年幫助港航企業節約物流運輸成本4億元。
29.企業數字證書“一證通行”,登記檔案“查立得、得即用”。依託南通市電子印章平台,開發數字證書互簽互驗功能,整合人社、醫保、公積金等領域數字證書,為企業提供線上統一數字認證和簽章服務,實現企業一張證書貫通辦事,減輕企業負擔。改進企業檔案查詢方式,依託“電子營業執照”統一身份認證登錄,實現登記電子檔案全程線上查詢、下載、列印,為企業融資、招投標、上市等經營活動提供便利。
30.推廣數字人民幣套用。全年開通數字人民幣受理商戶門店超10萬家,加油站100家,捷運購票機100台,覆蓋景區、文博場館、醫院和學校各10家,不斷提升企業和個人支付結算便利化水平。
31.深化電子證照歸集套用,推進數據資源共享。不斷提升電子證照歸集水平,健全電子證照歸集責任清單、共享清單,建立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生態環境、工程審批等領域數據動態更新機制,推動身份證、戶口簿、營業執照、不動產權證等證照在審批服務領域的共享套用,建立電子證照數據異議處理機制,對運用過程中發現的異議及時聯繫登記主管部門核實校正。持續提升電子證照共享服務套用能力,最大限度減少企業民眾辦事所需材料。
32.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網上辦”“帶押過戶”常態化。藉助“線上蘇小登?南通e證通”線上登記平台,支持不動產登記信息“網上查詢”,實現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網上辦、一日結”。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採用系統直連方式實現貸款審批與抵押登記業務無縫銜接。在押不動產過戶時,無需還貸解押,買賣雙方與貸款銀行簽訂協定,共同提起申請登記,按照“一次申請、合併審核、同步辦結”的要求,辦結不動產轉移等相關登記事項,實現登記和金融有效銜接,降低交易成本,防範交易風險。
33.全面升級“交房即發證”辦理模式。通過信息共享方式,獲取帶簽名和印章的生效電子版商品房銷售契約,採取“一次收繳、後台分賬”稅費同繳方式,常態化實現在交房現場“掌上申請、一網通辦、線上繳稅(費)、當場拿證”。進一步最佳化商品房、存量房轉移登記辦理流程,通過部門間信息共享,推動線下登記視窗實行綜合收件、無差別受理。
34.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自2023年4月1日起,簡化變更登記操作流程,納稅人在市場監管部門依法辦理變更登記後,無需向稅務機關報告變更信息,稅務機關根據市場監管部門共享的變更登記信息自動同步予以變更。升級環保稅線上申報功能,對印染紡織、建材建築、金屬加工等行業自動生成排污係數,簡化填表方式。推行增值稅預填報功能,系統自動採集生成報表數據,減輕納稅人申報負擔。推行增值稅往期更正申報預填報功能,採用引導式界面,大幅壓縮填報時間。
35.擴展便民利企移動套用,更好實現“掌上辦”。依託“南通百通APP”等,推進人社、醫保、商務、質檢等移動套用服務進一步整合。根據省移動端套用標準清單,加快推進移動套用開發接入“蘇服辦APP”。深化南通公安便民服務“一張圖”建設套用,推動與生產經營密切相關的服務事項實現掌上辦。
四、營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環境
36.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推行“五張清單”。對非重點監管行業、企業,按照“不觸發、不監管”原則,推行“觸髮式”監管機制,切實做到無事不擾。拓展細化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首違不罰、免予處罰、減輕處罰、不予行政強制措施“四張清單”。新增廣告、商標、計量等輕微違法從輕處罰“第五張清單”。加強包容審慎執法和免罰輕罰清單實施培訓,切實提升執法規範化水平。創新開展行政裁量基準和免罰輕罰清單專項監督和聯合監督,以監督效能促進執法質量提升。
37.推進安全生產執法“三會一單”工作法。推行執法前召開執法告知會,告知執法檢查程式、檢查內容、處罰依據等,發放執法事項清單;執法中召開現場啟動會,介紹執法檢查的目的、執法檢查人員組成、執法檢查內容等;執法後召開警示教育會,通報已執法情況、典型案例等,充分發揮警示教育作用,指導企業及時自查自糾,認真整改同類問題隱患。推行線上數據巡查監測,推進“線上監測預警+線下精準執法”非現場監管,提升線上巡查比例,營造“無事不擾,違法必究”的環境。
38.最佳化涉企公共法律服務供給。圍繞中小微企業及其從業人員法律服務需求,開展法治副總進企業、“微光計畫”、法律服務“微診斷”等活動,落實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加強智慧財產權全鏈條保護法律服務,持續最佳化“產業鏈+法律”服務,推出涉企法律服務清單。加快推進民營企業公司律師制度,推動有條件的民營企業設立公司律師。
39.打造“無憂”金盾服務品牌。新建10支“企無憂”金盾服務隊,實現市縣全覆蓋,為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提供定製服務。組建商會警務服務站“商無憂”服務隊伍,全力保障中小微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最佳化商會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機制,增強商會凝聚力、影響力,促進“平安—發展”雙循環。
40.推動涉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開展涉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加強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建設,積極推動在民營企業中建立人民調解組織。推動仲裁機構在商會、協會、企業等設立聯絡點,進一步在金融、保險、智慧財產權等新經濟新業務中推廣運用。推廣商業秘密線上公證,創新“公證+金融”服務模式,助力防範化解金融市場風險。
41.升級便企訴訟服務。開通“南通百通APP”訴訟掌上服務,開展涉企案件線上立案、線上調解、線上訴訟、線上送達,推動“支雲e站”鄉鎮街道全覆蓋,為企業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慧型精準的司法服務。推進訴前評估鑑定,深化金融、商會商事等領域訴調對接。
42.推動行政爭議源頭預防治理。激發行政行為自我糾正制度效能,進一步規範行政行為,推進行政機關主動消除行政行為違法狀態,推動行政爭議源頭預防、源頭治理,更大力度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妥善審理涉及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行政案件,依法保護涉訴企業合法權益,助力提升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能力水平。
43.創新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深入推進智慧財產權檢察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一案四查”辦案模式,探索智慧財產權領域刑民綜合履職、行刑有效銜接等方式,提升辦案質效。深化智慧財產權“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科學布局智慧財產權巡迴審判點,構建“集中管轄+巡迴審判+專業調處”的智慧財產權糾紛化解新格局。妥善審理涉企創新成果權屬確認、權利轉讓、利益分配等糾紛案件,保護和激勵創新創業。精準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嚴厲打擊商標惡意搶注、攀附仿冒,以及對企業智慧財產權的惡意侵權、重複侵權等行為。
44.集中清理涉企“掛案”。建立掛案清理工作推進機制,組織對全市涉企掛案開展集中清理、質量評查,監督糾正違規立案撤案、插手民事經濟糾紛等問題,排查“壓案不查、有罪不究”風險,對立案之日起超過二年未處理、長期擱置的“掛案”開展專項督導,確保每一起涉民企刑事案件依法依規按時辦理。
45.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推行涉企案件經濟影響評估制度,最大限度減少司法活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依法審慎適用羈押強制性措施,依法適用相對不起訴制度,加強羈押必要性審查。對涉及企業所有者、實際控制人、重要股東、法定代表人、高級經營管理者、技術骨幹等重要崗位人員的案件,基層人民檢察院擬作出逮捕決定的,提級審批。
46.全面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堅持平等保護與促進企業守法合規經營並重,加大企業合規制度適用力度,針對企業合規經營、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向涉案企業精準制發檢察建議、執法建議,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建立並執行有效的合規計畫。通過落實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能不判實刑的提出適用緩刑的量刑建議等司法政策,引入第三方監管、評估、指導企業認真落實合規整改,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促進企業合規經營。推動建立合規案件行刑銜接機制,實現刑事司法與行政執法同向發力。
47.落實“涉訴雙免保”機制,推進善意文明執行。常態化開展涉企案件集中執行、專項執行,及時兌現企業勝訴權益。深化“365”全流程無紙化執行模式改革,確保各類執行事務及時妥善處理,續封續保、解封解凍等工作高效順暢辦結。加強和規範財產保全工作,推廣“涉訴雙免保”機制,儘量採取對企業正常經營影響較小的保全措施。對暫時陷入困境的企業,依法審慎採取強制措施,以達成和解協定、“活封”“活扣”等方式“放水養魚”、實現雙贏。
48.深化府院聯動機制,暢通市場主體退出通道。簡化破產案件辦理流程,加大對長期未結案件清理力度,降低企業破產成本。發揮破產救治功能,通過預重整、破產重整、和解等程式,幫助企業化解債務危機,實現涅槃重生。深化府院聯動,推動解決資產處置、職工安置、涉稅事項等難點堵點問題,探索綜合治理企業困境的方法措施。創新辦理破產工作機制,支持和便利破產管理人依法履職,推進“執轉破”、類個人破產、打擊逃廢債等工作取得新突破。
五、營造包容合作的開放環境
49.推廣APEC商務旅行卡套用。加大對涉外經貿企業的宣傳推廣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管理人員做到需辦盡辦。
50.助力企業用好RCEP規則。引導企業積極使用自貿協定綜合服務平台,加強針對性培訓和對企服務指導,助力企業用好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規則,降低企業跨境貿易成本。組織企業參加RCEP國家境外展會,辦好“南通名品海外行”系列展,對參展企業給予最高2萬元參展補助,每增加一個展位增加1萬元,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51.構建跨境電商發展“生態圈”。打響南通跨境電商選品博覽會品牌,打造“跨境電商+產業帶”協同推進模式,壯大崇川外貿中心、疊石橋國際家紡城等市級跨境電商集聚區和駐外產業園等跨境電商專題園區,加快招引各類賣家企業和跨境電商服務商企業。
52.加大企業跨境收支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資本項目收入使用便利化業務量提質增效,力爭2023年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企業家數、收支總量較去年增長超40%;指導銀行加大跨境人民幣“三降一優”力度,提升跨境人民幣資金結算效率。
53.深入開展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專項行動。全轄外匯衍生品簽約口徑套保率突破30%,增強企業抗匯率風險能力,減少匯兌損失;在落實落細外匯衍生品首辦戶獎勵政策基礎上,積極推動政府資金風險補償,對企業辦理外匯套保業務給予保證金減免優惠。
54.支持銀行更好服務外貿新業態發展。新增2-3家銀行接入市場採購管理平台,便利企業通過平台辦理網上收結匯業務;加強與中信保聯動,助力外貿新業態發展。
55.施行船舶違規搭靠外輪“首違不罰”。採用批評教育、約談涉事企業等方式,探索企業誠信管理機制。對初次違法且危害後果輕微並及時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處罰。
56.實施新造船舶“試航即出境”。進一步最佳化試航流程,探索實現新造船舶滿足條件下試航結束即可直接交付出境,無需再返回港口重新辦理通關手續,為造船企業節約經濟成本。
57.推進“鐵路快通”報關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開展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海關通過對鐵路艙單電子數據進行審核、放行、核銷,實現對鐵路列車所載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監管,無需運營企業另行申報並辦理轉關手續。全力保障中歐班列高效運行,提高鐵路通關效率和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暢通我市向西開放國際物流通道。
58.提供個性化引航服務。根據長江航道條件,放大船舶吃水,放寬夜航時間,減少企業運輸成本,提高航運效率。拓寬沿海引航服務範圍,成立高等級攻堅團隊,主動對接重點企業,對特種裝備運輸、重大海工產品引航、LNG船舶夜航等一系列超吃水、超尺度船舶及複雜環境下的引航需求,進行技術攻關,助力企業重大項目、重要訂單順利交付。
六、營造親商安商的人文環境
59.開展多層級、多形式政企對接活動。定期召開高層級政企座談會,以更直接、暖心的方式促進企業與市領導交流,進一步傾聽企業呼聲,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市各經濟主管部門適時組織企業家沙龍,傾聽解答企業發展中面臨的資金、人才、技術等具體問題,讓企業在高質高效服務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60.持續開展市場主體大走訪活動。發揮農業、工業、建築業等八個重點經濟專班專業化作用,採取現場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準確了解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真實情況和訴求,對企業開展個性化指導。暢通企業訴求受理渠道,開通企業服務熱線,收集交辦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的問題訴求。加強協調聯動,梳理、交辦、跟蹤、督辦企業訴求,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夯實全閉環服務機制。
61.加強創業興業正能量宣傳。在主流媒體開設專欄,加大對企業家、個體工商戶等群體及創業群體的正面宣傳,進一步增強廣大企業家榮譽感、獲得感。持續開展“張謇杯”傑出企業家評選工作,積極引導廣大企業家賡續傳承企業家精神。
62.持續強化平台聚才功能。與國內知名載體運營商合作,建設青年人才雙社區,構建涵蓋“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完整創業孵化鏈條,為入駐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孵化服務。引導科創人才資源向南通集聚,探索開發南通市人才服務雲平台,集業務辦理、申報、審核、撥付為一體,提高線上線下人才服務信息和部門政務信息之間的流轉效率。
63.線上線下發力最佳化企業用工服務機制。深化“暖企行動”服務專員制度,為重大項目、重點企業持續開展政策宣傳、崗位發布對接、用工指導等全過程、全周期服務。打造全媒體引才矩陣,將線下校園招聘、線上網路招聘、常態化直播招聘有機結合。著力深化人才政策宣傳,積極探索嵌入式、定製式、精準式的人才服務模式。全年組織各類現場招聘活動200場,適時組織企業赴外開展引才活動80場,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10萬個。
64.“量身定製”促就業,多層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支持和鼓勵各類人才就業創業。深化產教融合成果,全力支撐產業轉型升級,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少於8.5萬人次。最佳化高技能人才培養供給,激發創新創造活力,新增高技能人才培訓1.2萬人次。加強數字技能人才培養,服務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增數字技能人才培訓0.8萬人次。持續開展創新創業培訓,年培訓不少於0.8萬人次。突出各類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
65.實施在通就業群體關懷行動。按照“城市人口導入”和“住房優惠政策”相結合的思路,細化落實“3+2”青年人才津補貼政策,將青年人才生活津補貼享受期限從3年延長至5年,以真金白銀吸引青年人才加速集聚,強化政策虹吸效應。最佳化“青年人才驛站”功能,對異地來通求職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免費申請入住服務,切實解決就業過渡期的住宿難題,打造集短期住宿、互動交流、職業教育、信息獲取、學習成長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開展“青春邀約?緣來有你”等青年婚戀交友活動,面向廣大適齡企業青年高頻度開展婚戀教育、互動交友系列活動。定期組織開展一線職工療休養,大力推動子女愛心托育託管服務、職工心理健康促進行動,加大對一線職工的關懷力度。
66.豐富企業職工文化生活。統籌全市各專業院團利用送戲下基層平台,組織進企演出不少於50場。創作一批反映企業火熱生活的文藝作品,舉辦首屆南通市戲劇文學創作大賽,組織創作人員深入工廠採風。廣泛開展“濠濱夏夜”“天樂之夏”、公益電影放映等文體活動,推動建設各具特色的“職工書屋”“網上書屋”,豐富職工文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