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球糧食安全青年科學家論壇

2023全球糧食安全青年科學家論壇

2023全球糧食安全青年科學家論壇由華中農業大學、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和德國萊布尼茨轉型經濟農業發展研究所(IAMO)聯合舉辦,來自15個國家20個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200多名學者參加本次活動。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2023全球糧食安全青年科學家論壇華中農業大學舉行。

論壇背景,論壇內容,社會影響,

論壇背景

全球糧食安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保障糧食安全是全人類共同面對的重大課題。

論壇內容

2023年10月28日上午的主旨報告環節,在全球糧食安全青年科學家聯盟主席團成員孫戰利教授主持下,四位中外學者分享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德國萊布尼茲轉型經濟體農業發展研究所Thomas Glauben教授在報告中指出,農業國際貿易在保證糧食安全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業貿易可以作為氣候風險、危機、政治緊張局勢和其他衝擊導致糧食短缺的安全保障。他認為,需要在國際層面加強合作、貿易和交流,推動農業自由貿易,才能進一步增強各國應對糧食供給衝擊的能力。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玉米項目主任Prasanna Boddupalli教授介紹了玉米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種植和消費情況,要提高全球玉米產量,需要實施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品種的抗病性、耐旱性和耐鹽性,加強社會經濟管理和國際合作,以實現可持續、高效和穩定的玉米種植。
北京食品安全政策與戰略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白軍飛教授從需求的角度探討尋求糧食安全的解決方案。他提出需要拓展食物供給來源,推動居民食物消費方式的轉型,同時積極引導消費者摒棄浪費食物的傳統陋習,引導消費者樹立健康和可持續的消費觀念。全球糧食安全青年科學家聯盟秘書長、華中農業大學巨觀農業研究院副院長熊航教授關注糧食領域的農業政策,介紹了仿真模型在開展農業政策事前評估的作用,指出基於微觀行為主體的政策仿真能夠充分刻畫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異質性,更加細緻地模擬主體之間的行為和互動作用,對於農業減排固碳等具有廣泛影響和不確定的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與此同時,論壇舉行7場平行論壇與4場博士生專場論壇,26位國內外學者、17名博士生圍繞大會主題進行了會議交流,深入探討關於糧食安全的相關議題。在7場平行分論壇中,來自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漢諾瓦大學、孟加拉國文科大學、林肯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等多所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全面深入的學術探討和交流,內容涵蓋“可持續農業食品系統”、“營養物質影子價格與農業生產力”、“婦女賦權、貿易依賴與健康飲食”、“可持續農業”、“農業生產與技術效率”、“外部干預與農村收入增長”等,涉及學科領域前沿熱點,具有重大戰略價值和現實意義,現場討論熱烈。
本次論壇無論是在專場場次、報告數量都較去年有明顯增加,主要來自青年老師和博士生的貢獻。同時本次新增的產學研圓桌對話成為論壇的一個亮點,收到了參與者的高度認可。在本次論壇中,國際機構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進一步呼籲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學術界和產業界在應對全球糧食安全上的坦誠深入合作。相較於上一屆論壇,更多與會學者將以數位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科技的套用視為全球糧食危機的破解之道,在供給側強調通過網際網路、智慧型農機裝備、精準育種等技術的提升糧食生產效率,在需求側通過電商、電子標識等技術提高糧食供應鏈韌性和促進營養健康。

社會影響

本次論壇無論是在專場場次、報告數量都較去年有明顯增加,主要來自青年老師和博士生的貢獻。同時本次新增的產學研圓桌對話成為論壇的一個亮點,收到了參與者的高度認可。在本次論壇中,國際機構負責人和專家學者進一步呼籲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學術界和產業界在應對全球糧食安全上的坦誠深入合作。相較於上一屆論壇,更多與會學者將以數位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科技的套用視為全球糧食危機的破解之道,在供給側強調通過網際網路、智慧型農機裝備、精準育種等技術的提升糧食生產效率,在需求側通過電商、電子標識等技術提高糧食供應鏈韌性和促進營養健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