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報業融合發展觀察報告》由人民網研究院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2-2023報業融合發展觀察報告
- 發布單位:人民網研究院
發展歷程,主要內容,
發展歷程
2023年6月1日,2023(第七屆)全國黨媒網站高峰論壇在新疆博州舉辦,人民網黨委書記、董整罪陵頌事長、總裁葉蓁蓁在論壇上發布了《2022-2023報業融合發展觀察報告》。
主要內容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多兆束檔論新格局。2023年是媒體融合發展作為國家戰略整體推進的第十年。年初,人民網研究院對全國1330家主要報紙在2022年的融合傳播情況進龍記項行了考察,包含黨委機關報、專業報、區域型城市類報紙、對象報等,並結合2022年以來報紙在內容、技術、渠道、體制機制、國際傳播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報業融合發展趨勢,形成此研究報告。
一、優質內容為融合之本,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優質內容始終是媒體融合傳播的基石。2022年以來,各級報紙守正創新、融合發力,圍繞迎接、宣傳、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北京冬奧會、全國兩會等主題主線,在重大主題宣傳報導上出新出彩,創作出大量導向鮮明、可讀性強的精品力作,並藉助各新媒體渠道大力傳播,正能量漸成大流量。比如,圍繞黨的二十大主題報導,全國各級報紙精心策劃,紛紛推出系列重磅融媒體專題,爆款、刷屏之作頻出。
地方報紙充分發揮在地性優勢,講述本地區正能量故事,獲得不俗的傳播量。面對2022年夏季連晴高溫和山火侵襲,重慶日報推出一批特質鮮明的融媒體產品,有效構建了正能量傳播生態。新疆《博爾塔拉報》拍攝的《牧民組織百匹駿馬隨行為騎手們擎旗助威》視頻,累計點擊量超過1億次。
二、新技術加速智媒化,激發媒體融合新動能
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的創新,大幅提升了報紙的內容生產效率。2023年兩會期間,人民日報推出人工智慧編輯部4.0,上新了智慧型助理、智慧型繪圖、兩會視頻模板、兩會採訪速記等功能,各類作品全騙嚷霸網累計閱讀量超2億。每日經濟新聞推出“每經AI電視”,24小時不榆恥間符多員斷播出,每日AI快訊實現日均發稿量超千篇。
虛擬數字人技術讓報紙新媒體對二十大、全國兩會等重大會議的報導更具科技感。2023全國兩會期間,各大媒體推出的虛擬主播,展現出更鮮活、更智慧型的發展趨勢。比如,天津津雲新媒體聯合北京千龍網、長城新媒體推出的《雲瞰京津冀》、川觀新聞《小觀·阿央兩會下午茶》、湖南日報數字主持人小楠、上游新聞AI主持人小游等,虛擬主播已成為各媒體兩會報導重要助力。
2022年,多家報紙凶和悼利用自身內容、著作權優勢,推出數字藏品。5月,大眾日報創刊號的數字藏品上線發售。6月,中國青年報社正式上線數字藏品平台“豹豹青春宇宙”,並推出“航天青年數字徽章”。人民網靈境·人民藝術館則相繼發布了人民數字虎帖、敦煌飛天壁畫數字藏品、“人世間”數字藏品等,均受到廣泛關注。
三、探索多元場景傳播,新終端新渠道不斷拓展
2022年以來,各級報紙加快渠道建設步伐,廣泛連線用戶,占領新興傳播陣地,擴大影響力版圖。考察的1330家報紙中,電子報在自建平台中開通率最高,網站開通率次之。自建客戶端的開通率雖然較低,但覆蓋用戶最廣,遠高於其他渠道用戶。13家報紙的客戶端新增下載量超過千萬。在第三方平台中,報紙微博賬號平均覆蓋用戶數最多,微信成為報紙開通率最高的新媒體渠道。
表1:2022年考察的主要報紙自有傳播渠道覆蓋情況
表2:2022年考察的主要報紙在第三方傳播渠道覆蓋情況
各家報紙還積極拓展新終端、新渠道,廣泛觸達各類終端用戶群體。截至2023年3月,考察的1330家報紙B站入駐率為16.5%;知乎入駐率為11.2%,財經、法律等垂直領域的專業報紙在知乎用戶數更多;喜馬拉雅FM平台入駐率為10.8%;騰訊視頻號入駐率高達65.1%,社交化的視頻平台屬性,讓視頻號成為輿論宣發重要陣地。
2022年以來,媒體的移動化、場景化傳播特徵更為凸顯。2022年,人民日報社等開設“我為黨的二十大建言獻策”專欄,運用公共場所戶外大屏及公共運輸移動電視進行全面推廣,各平台徵求意見頁面總閱讀量達6.6億次。深圳特區報讀特客戶端推出的“手錶版讀特”和“車載版讀特”,成功實現兼顧桌面電腦、手機、穿戴、車載等多場景的傳播。
四、開門辦報服務民眾,打造生態級平台
近年,各級報紙積極構建自主可控的全媒體、生態級平台,貼近民眾服務民眾,成為創新社會治理的資源和手段。
人民網高質量建設“領導留言板”,2022年促成70萬件人民民眾問題訴求和意見建議獲得回應,在新時代十年的總結回顧中,被列為中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創新實踐案例,人民日報、新華社、總台《新聞聯播》集中宣傳報導。
2022年初,南京報業傳媒集團推出“聽語+”平台。6月,極目新聞客戶端上線了“極目幫辦”民生服務平台。8月,長江日報武漢城市留言板推出全媒體服務欄目“拍‘板’”,貴州日報“天眼問政”融媒體平台上線……越來越多的報紙通過搭建新媒體平台,暢通民意溝通渠道,深度參與社會治理。
五、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全媒體傳播體系
2022年,各報紙積極建立適應全媒體生產傳播的一體化組織架構,構建新型采編流程。考察的1330家報紙中,32家省級黨報均已實現傳統報紙和新媒體的采編部門一體化,65.6%的省級黨報建立了跨部門的融媒體工作室。各家報紙通過建設融媒體工作室,打造媒體融合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
地方報紙間的跨區域合作、協同聯動日益增多,形成了強有力的宣傳聲勢。市級報紙也因地制宜,積極探索適合自身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地方報紙與廣播、電視台機構融合、資源重組成為常態,地市級媒體從“簡單相加”加快邁向“深度融合”。
融合發展大勢下,主流媒體也積極推動與商業平台融合傳播,助力提升主流輿論傳播力。比如,2022年6月,上海報業集團“融媒工作室賦能計畫”啟動,精選20個工作室,與多家頭部第三方平台建立對接。媒體開展內容聯動、技術互通、資源整合等,打造激發內容創新活力的有效機制,進一步推進了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
六、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多措並舉講好中國故事
2022年,各報結合自身優勢,全方位拓寬國際傳播融媒體矩陣。地方報紙的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也如火如荼,在國際傳播中貢獻重要力量。2022年3月,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運營的國際傳播媒體矩陣Center上線。此外,山東、海南、江蘇、雲南等多地相繼揭牌成立國際傳播中心,增強國際傳播能力。
2022年以來,通過巧妙設計“冬奧會冰墩墩”等議題,各級報紙增強了國際傳播的親和力和實效性,打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一些報紙還借力外國友人,推進中國故事的全球化表達、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2022年,中國日報《新時代·我在中國》、紅網《二十大·老外看中國》等,均以外籍人士的文化視角和表達方式,講述中國故事,更契合對象國客群的興趣點。2023年2月,土耳其敘利亞發生強震,人民網以第一人稱視角推出中外文系列融媒體作品“救援日記”,多語種海外社交媒體賬號“中國救援”話題總瀏覽量約1800萬,20餘篇外文報導被韓聯社等外媒轉發,生動展現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七、新疆報紙積極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移動傳播有亮點
新疆報紙積極開展重大主題宣傳報導,展現全面、客觀、真實的新疆形象,有效發揮了輿論引導作用。2022年7月,兵團日報各平台協同聯動,立體式呈現總書記深入新疆調研的實況,推出八連版特刊等,全網閱讀量超百萬。
數據顯示,2022年新疆日報“石榴雲”客戶端累計下載量達2173萬,兵團日報“團炬”客戶端下載量突破113萬。新技術也拓展了新疆報紙功能,助力區域社會治理。2022年5月,新疆日報“石榴雲12345問政”留言板上線。9月,團炬客戶端“幫”服務平台被納入兵團解決民眾困難訴求主平台。2023年新年伊始,新疆縣級融媒體中心“好戲連台”,“護林爺爺風雪中騎馬俠氣十足”等多部短視頻獲得不錯的傳播效果。
縱觀2022年以來,隨著《“十四五”規劃綱要》的實施,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做強新型主流媒體,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成為我國新聞事業發展的主旋律。人民網研究院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持續關注報紙融合發展,發布相關研究報告,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