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新華通訊社、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主辦。本屆論壇年會主題為:“踔厲奮發,共向未來——變局下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合作”。

2022年11月21日至23日,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在金融街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 活動時間:2022年11月21日 至 11月23日
  • 舉辦地點:北京金融街
  • 內容主題:踔厲奮發,共向未來——變局下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合作
活動背景,舉辦進程,論壇日程,活動內容,開幕式,閉幕式,境外分會場,組織機構,

活動背景

2022年是北京金融街建設與發展30年,金融街論壇創立於2012年金融街建設與發展20年之際,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屆。自2020年起,金融街論壇年會升格為國家級、國際性專業論壇,被納入北京市“兩區”“三平台”戰略部署,成為國家開放發展的重要平台。

舉辦進程

2022年11月17日上午,北京市舉行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將於11月21日至23日在金融街舉行,本屆論壇年會主題為“踔厲奮發,共向未來——變局下的經濟發展與金融合作”。全球近400名重量級嘉賓將出席論壇,並圍繞當前經濟金融熱點話題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各國各方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共同克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積極貢獻促進經濟發展的金融力量。
2022年11月21日,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開幕。
2022年11月22日上午,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年會“治理體系與金融穩定”平行論壇上,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林文學作了題為《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保護的中國司法實踐》的演講。圍繞“金融科技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主題,就貨幣和金融數位化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和挑戰進行了探討。
2022年11月22日,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全球市場與金融發展”平行論壇上,與會專家就“新形勢下人民幣國際化新發展”深入研討,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新發展、促進更多境內外市場主體熟悉和使用人民幣、發掘新的業務機會建言獻策。
2022年11月22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街之聲——金融街發布”活動中,《金融街發展報告(2022)》發布,報告全景回顧了北京金融街30年來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成長曆程,記錄、展現了金融街在服務國家戰略方面取得的制度創新、實踐創新豐碩成果。
2022年11月23日,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支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論壇上,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中國農業銀行正式發布《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數首期研究成果報告(2022)》,以數位化信息工具助力金融服務鄉村振興。
2022年11月23日下午,“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在北京正式閉幕。三天會期,全球近400名重量級嘉賓出席,其中也包括中國部委官員,圍繞當前經濟金融熱點話題交流討論。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發布《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指數首期研究成果報告(2022)》

論壇日程

  • 開幕式暨全體大會
  • 主論壇
  • 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
  • 全球市場與金融發展
  • 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
  • 治理體系與金融穩定
  • 閉幕式暨金融街建設與發展30年特別活動
  • 邊會活動

活動內容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本屆論壇年會由1個主論壇和“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全球市場與金融發展”“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第四屆成方金融科技論壇暨全球金融科技大會)”“治理體系與金融穩定”4個平行論壇組成,共設定27場活動(含開、閉幕式活動)、39個議題。 會上,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道許發布了《金融保險網路安全合規技術白皮書》。

開幕式

開幕式暨全體大會將與金融街建設與發展30年大會合併舉辦。大會將圍繞論壇年會主題,對國際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和金融監管政策措施做權威發布解讀。金融街建設與發展30年展覽展示以“奮進新征程·金融街再出發”為主題,於論壇年會期間在主會場布展。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一些挑戰和下行壓力,穩健的貨幣政策及時加大實施力度,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降準0.25個百分點,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降,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我國廣義貨幣M2、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貸款均保持較快增長。我國巨觀政策力度把握比較合適,既有力支持了巨觀經濟大局的穩定,又在全球高通貨膨脹背景下保持了物價形勢的基本穩定,兼顧了內外均衡。
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要堅持“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堅持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形成合力的監管理念,既不照搬照抄,也不故步自封,紮實推動資本市場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進一步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更好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表示,中國外匯市場展現新特徵,韌性不斷增強。2021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對美元指數波動的敏感性降低。與主要發達和新興市場貨幣相比,人民幣貶值幅度處於平均水平。跨境資金流動雖有波動,但總體平穩有序。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日益凸顯。未來中國外匯市場仍將保持穩健運行。
2022年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出席2022年金融街論壇,發表《加快社會領域補短板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主題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加快社會領域補短板 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在2022年金融街論壇上的主題演講
  (2022年11月21日)
  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
  郭樹清
尹力書記、殷勇代市長,
各位領導、各位同志,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很高興參加2022年金融街論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北京市委市政府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改革開放取得新突破,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走在全國前列。尤其令全世界驚嘆的是,在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下,北京如期舉辦第二十四屆冬奧會和第十三屆冬殘奧會,取得極富特色堪稱完美的巨大成功。讓我們再一次向北京市表示熱烈祝賀!向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
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聚焦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著力解決供給側結構性短缺。受多種因素影響,在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我國的各項社會事業雖然也取得歷史性巨大進步,但與實際需要和可能相比,這些領域普遍欠賬較多,發展明顯滯後。截至2021年末,按人口平均計算,我國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床位僅為已開發國家的七分之一左右;養老床位約為已開發國家平均的50%左右,失能老人護理供給十分緊缺,醫養結合服務好的機構“一床難求”;國民教育在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新市民子女就學面臨諸多困難;適齡勞動人口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約為已開發國家的一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41平方米,而已開發國家是15至20平方米;圖書館和博物館數量不足已開發國家的五分之一。
社會領域各項事業關乎民生、連線民心,承載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社會事業大多也是經濟學意義上的高附加值服務行業,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到2035年要把我國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文化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毫無疑問,這意味著要聚集巨量的要素資源,建設更多的建築業工程和宏大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推動社會領域“硬體”“軟體”實現跨越式提升。說到社會領域投資,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政府財政。誰都希望財政能增加投入,財政確實也能不斷加大投入,但是與現實需要相比,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我國總儲蓄率高、社會資金相對寬裕,只有統籌政府、企業、事業單位和居民個人等各方力量,才能最佳化配置各類資源,全面加快社會領域補短板的進程。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金融在促進社會事業發展方面可以發揮特殊的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交通建設方面創造了一個世界傳奇。從1984年“瀋大高速”開工,1999年“秦沈客專”開建,在不到40年時間裡,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網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金融體系將巨額的國民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為交通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要借鑑“貸款修路、收費還貸”這一成功實踐,改革完善社會領域投融資體制。強化金融政策與財政政策協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配合,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銜接,支持符合條件的醫院、學校,以及文化、體育、養老、托育等機構藉助多種融資工具實現高質量發展。毋庸諱言,過去曾經發生過一些負面案例,有的醫院、學校由於盲目舉債或管理不善陷入經營困境。為避免發生類似問題,必須遵循各類社會事業的內在規律,差別化地建立健全政府部門、融資主體、金融機構各自的約束機制。要重點關注現金流平衡,科學設定債務融資預警監測指標,確保機構和項目健康可持續發展。
第二,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也是改善社會領域供給的重要舉措。截至2021年末,我國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口10.29億人,基金結餘6.4萬億元。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覆蓋職工超過7000萬人,積累基金4.4萬億元。第三支柱方面,經過近些年的清理整治,目前真正具有養老屬性的保險產品快速增加,為人民民眾積累了規模超過5萬億元的養老責任準備金。專屬商業養老保險試點一年來,投保人數超過25萬,其中包括4.7萬新產業、新業態勞動者和各類靈活就業人員。養老理財已發行49隻產品,規模合計1000億元。昨天,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已在五個城市試點推出。不久前,《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正式發布,相關配套政策陸續出台,個人養老金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最要緊的是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名實相符、運作安全的商業養老金融產品。通過最佳化大類資產配置,設立收益平滑基金和風險準備基金,為不同風險偏好和承受能力的群體,提供相匹配的養老金融產品。三個支柱所積累的養老保險資金,都應堅持“長期投資長期收益、價值投資創造價值、審慎投資合理回報”理念,將一定比例投入社會領域的事業和產業,發揮出強大的“動車組”作用。
第三,發展公益慈善事業對於增強社會領域投融資能力、促進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二十大報告指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引導、支持有意願有能力的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積極參與公益慈善事業”。這為新時代慈善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國發展公益慈善事業,既有社會主義制度優勢,也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我們應當有充分的信心,中國一定能夠把公益慈善事業做到世界一流水平。到2020年底,我國慈善組織占已登記社會組織的1.1%,當年捐贈額約占GDP的0.2%。而有的已開發國家當年捐贈額占GDP的比重超過2%,有的開發中國家雖然捐贈總額不是很大,但參與捐贈的人口比例高達70%。古今中外的歷史表明,公益慈善除了扶貧濟困救災以外,在促進教育科學文化和人才發展方面也可以發揮政府和其他力量難以替代的作用。我們應借鑑國際良好實踐,對慈善活動作出更規範、更便利的機制安排,推動公益慈善事業加快發展壯大。必須正視我國公益慈善事業曾經走過的彎路和曾經發生過的不光彩事件,一定要深刻汲取其中的教訓。公益慈善是天底下最陽光最崇高的事業,決不能暗箱操作,更不能允許有任何違規謀取個人私利的行為。要嚴格落實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實現慈善管理全流程透明運行,確保所有捐贈資產規範高效地用於公益事業。
推動我國公益慈善事業健康發展,需要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弘揚慈善文化。我國自古倡導胸懷天下、博施濟眾,人民民眾自發具有守望相助、樂善好施的習慣。要堅持政策激勵和精神激勵並重,建立慈善褒獎制度,大力營造捐贈光榮、行善者受尊敬的社會氛圍,使公益慈善成為社會各界和人民民眾廣泛參與的光榮事業。
二是強化法律保障。修訂慈善法,制定相關實施細則,建立健全非營利法人制度,完善社會團體登記、基金會管理等條例,推動形成完備的慈善規制體系。
三是便利稅收優惠。我國相關法律給予公益慈善許多稅收減免待遇,但公眾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實際操作時又附加很多條件和程式。應當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利用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手段,採取簡明方法和措施,使支持公益事業的政策目標切實落地。
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必須健全分級分類的嚴格審慎監管體系,加強政府監管、行業自律、輿論監督和公眾監督。堅持慈善的公益性和利他性,通過第三方機構專業化運營,實現捐贈人與受益人完全獨立,防止打著慈善捐贈旗號搞商業化經營或者其他套利活動。
五是積極發展公益信託。這是信託業的本源業務,國際上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在促進慈善事業規範發展方面發揮了獨特的作用。信託機制具有財產獨立、破產隔離、管理專業、運作高效等優點,因此應當積極推廣公益信託。《慈善法》頒布以來,我國慈善信託迅速發展起來,累計備案總規模40多億元。從備案規模看,浙江、廣東、甘肅居於領先。從備案數量看,浙江、甘肅、陝西名列前三位。這種情況既發人深省也令人鼓舞,經濟落後地區和發達地區都可以培育第三次分配。
六是金融系統要在公益慈善事業中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金融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特別是在應對世紀疫情鬥爭中,作出了新的創造和新的業績。我們建議,銀行保險機構應當以更加優惠的價格,為公益組織、慈善活動提供融資、結算、風險保障等金融服務。
女士們、先生們,今年以來,美歐通貨膨脹率創40年之最,貨幣政策由極限寬鬆猛然轉向激進加息,疊加新冠疫情反覆、地緣政治衝突及其他問題,極大地增加了世界經濟復甦的難度和不確定性。中國具有獨特製度優勢,擁有世界上最齊全的產業體系和最廣闊的統一市場,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最為堅實。最近一段時期,海外媒體持續炒作中國“房地產危機”和“建築業衰落”,實際上我國仍然處於城市化的高峰時期和鄉村振興的起步階段,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具有很大的增長潛能。我們對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充滿信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這是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的!
堅持對外開放始終是我國的基本國策。當前,中國金融業進入了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階段。黨的十九大以來,在華外資銀行資產增長近30%,在華外資保險公司資產增長約120%,一批外資控股的理財、資管、基金和保險集團公司已陸續開業經營。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歡迎經營穩健、資質優良、特色突出的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市場,共享世紀性增長機遇,共創中國經濟和金融的輝煌。
在關注巨觀金融環境的同時,我們也時刻關心人民民眾的財產安全。一方面,我們注意到,最近由於市場看好經濟恢復前景,債券收益率有所上升,引發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淨值波動,這是市場自身調整表現,總體風險完全可控。另一方面,我們也持續關注到,現在個人投資者可選擇的金融產品越來越豐富多樣,同時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複雜,需要很好地把握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宣揚“保本高收益”“低風險高收益”肯定都是金融詐欺。我們要持之以恆、不厭其煩地開展宣傳教育,讓人民民眾時刻警惕高息誘惑,避免上當受騙,以理性投資收穫合理回報,增加更多安全穩定的財產性收入。
最後,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閉幕式

閉幕式將與金融街建設與發展30年特別活動合併舉辦,全面總結金融街建設發展歷程與突出成果,共同展望金融街未來發展願景,進一步明確金融街作為國家金融管理中心的未來發展目標和方向。

境外分會場

設境外分會場:在新加坡、杜拜兩地同步設定境外分會場。
境外嘉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國際清算銀行(BIS)總裁卡斯滕斯、世貿組織副總幹事張向晨、國際銀行業聯合會(IBFed)總裁挪倫斯等重磅嘉賓將在開、閉幕式發表視頻致辭。聯合國大會主席理事會主席、韓國前總理韓升洙,金磚新開發銀行行長馬科斯·特羅約等重要嘉賓將線上參加論壇,並圍繞相關議題進行深度探討。

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新華通訊社、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