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2022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發布的新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2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 頒布時間:2022年12月29日
新聞內容
No.1 中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
事件回放: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六個堅持”,強調人類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體,明確了維護和實現全球安全的核心理念、根本遵循、重要原則、長遠目標和可行思路。
新聞點評:全球安全倡議明確回答了“世界需要什麼樣的安全理念、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的時代課題,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安全領域的生動實踐,也是彌補人類和平赤字、應對國際安全挑戰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倡議為維護和實現全球安全注入信心動力,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歡迎。
No.2 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
事件回放:6月17日,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下水命名儀式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廠舉行。經中央軍委批准,我國第三艘航空母艦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福建艦”,舷號為“18”。
新聞點評:福建艦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採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滿載排水量8萬餘噸。從2012年遼寧艦交接入列以來的10年間,我國航母實現了從無到有、從改裝到國產、從滑躍到彈射的升級跨越,已經邁入“三劍客”時代。
No.3 中國軍隊多次參加國際人道主義行動
事件回放:1月、6月和8月,中國軍隊為發生火山噴發、地震、洪澇災害的湯加、阿富汗、巴基斯坦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物資。11月,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赴印度尼西亞執行“和諧使命-2022”任務。
新聞點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鬥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中國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No.4 美國發布多份報告破壞全球戰略穩定
事件回放:2月11日,美國發布《印太戰略》;10月12日,美國發布《國家安全戰略》;10月27日,美國發布《國防戰略》《飛彈防禦評估報告》《核態勢審議報告》。
新聞點評:美國發布的這些報告渲染對立對抗,企圖繼續通過製造假想敵謀求絕對軍事優勢、維護自身霸權,嚴重破壞國際安全秩序,破壞全球戰略穩定。美新版《國防戰略》將中國視為“最重要戰略競爭對手”和“步步緊逼的挑戰”。這些報告折射出其思維仍停留在冷戰對抗、零和博弈的舊時代。
No.5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
事件回放:2月24日,俄羅斯宣布在烏東地區開展特別軍事行動。俄國防部3月25日表示,特別軍事行動第一階段主要任務已總體完成。9月,俄總統普京宣布進行部分動員。
新聞點評:俄烏衝突是21世紀歐洲規模最大的軍事衝突,加劇了全球的地緣政治集團對抗,惡化地區安全環境,溢出效應波及全球。衝突的發生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多年積累矛盾的爆發,根子在於歐洲的安全問題。美歐對烏提供巨額軍事援助,持續“火上澆油”。
No.6 北約通過新版“戰略概念”正式啟動北擴進程
事件回放:6月29日,北約馬德里峰會通過《北約2022戰略概念》,將俄羅斯稱為“最大且直接的威脅”,還妄稱中國對北約構成“系統性挑戰”。7月5日,北約30個成員國的代表簽署芬蘭和瑞典加入條約的議定書。
新聞點評:北約在冷戰後一再東擴,把俄羅斯一步步逼向牆角,不僅沒有讓歐洲更安全,反而埋下衝突的種子。所謂的北約“戰略概念”充斥對抗、零和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還拉攏日韓等國妄圖打造“亞太版北約”。北約若實現北擴,將加劇與俄羅斯的對立,導致波羅的海地區乃至整個歐洲安全形勢進一步惡化。
No.7 日本防衛政策“變臉”強化“反擊能力”
事件回放:日本政府12月16日正式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防衛力量整備計畫》等三份安保政策檔案。日本將突破諸多戰後禁忌,發展所謂的“反擊能力”,即“對敵基地攻擊能力”。
新聞點評:近年來,日本防衛政策外向性進攻性色彩越來越濃。這三份檔案實際上放棄了日本戰後奉行多年的“專守防衛”原則,架空了和平憲法,使日本謀求軍事“完全鬆綁”的野心昭然若揭。這種安保和防衛戰略的大轉折,引發國際社會對日本重蹈覆轍走軍事大國路線的擔憂。
No.8 無人機成為軍事競爭新熱點
事件回放:今年以來,美國、俄羅斯、土耳其等多個國家推出多款新型無人機。在俄烏衝突、衣索比亞內亂等戰事中,多款無人機投入戰場,深刻影響作戰進程。無人機已成為未來軍事裝備發展的重要方向。
新聞點評:作為新興的空中作戰力量,無人機不僅可提供情報、監視和偵察能力,還可提供精確的火力支持,並以零人員傷亡、非接觸、可遠程作戰等特點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成為“現代戰爭規則的改變者”和軍事競爭的新熱點。未來,全球無人機研發和採購開支可能會迎來井噴式增長。
No.9 美國太空軍事化步伐不斷加速
事件回放:11月22日,美太空軍宣布設立首個戰區軍種分部——太空軍印太司令部。12月2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正式發布專門為政府、國防和情報部門服務的“星盾”衛星項目。
新聞點評:美國設立戰區太空司令部,意味著其太空兵力將全面融入戰區聯合作戰行動序列。俄烏衝突已經證明,所謂的“星鏈”系統根本不是單純的“民用”項目。脫胎於“星鏈”的“星盾”項目,更加彰顯了美國圖謀太空霸權的野心,將使太空軍事化程度進一步加劇,值得國際社會高度警惕。
N0.10 德國國防政策“改弦更張”
事件回放:6月3日,德國聯邦議院通過關於設立1000億歐元“特別基金”的憲法修正案。此前,德國宣布將年度國防開支提高到國內生產總值2%以上。德國還首次公開向“戰亂地區國家”輸送防空和反坦克等致命性武器。
新聞點評:根據計畫,1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主要用於大型裝備項目採購。雖然德國此舉是打著彌補歷史欠賬的旗號,但在外界看來,德國告別二戰後奉行數十年之久的“軍事克制”文化和“和平主義”,不僅是為應對俄烏衝突帶來的安全壓力,更有增強本國及歐盟“戰略自主”的考量,將對歐洲軍事和政治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風高浪急見擔當
——2022年全球軍事與安全形勢綜述
■季澄 童真
2022年,世界繼續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互動疊加與影響下蹣跚前行,變革和動盪兩種趨勢持續演進,團結與分裂兩種取向相互激盪,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領域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加速推動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世界和平與發展面臨冷戰結束以來最嚴峻考驗。
美西方部分國家和地區組織,逆世界大勢與時代潮流而動,以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劃線,針對所謂的競爭對手構築“小院高牆”,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美國以捍衛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為名,行全球霸權護持之實,其單邊主義、霸凌主義行徑已成為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最大障礙。
站在新的歷史十字路口,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於2022年4月首提全球安全倡議,並在多個國際重大場合深度詮釋其深刻內涵與現實意義。這一倡議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國際公共產品,為維護和實現全球安全注入信心動力。
(一)
2022年,美國政府陸續發布新版《印太戰略》《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等檔案,鼓吹大國競爭已成當下全球地緣政治最顯著特徵,提出聚焦“主要威脅與挑戰”,秉持“先亞後歐”策略,強化印太與歐洲兩大地緣板塊協調與聯動,以維持自身霸權地位。
美將印太地區視為首要優先關注區域,持續調整地區軍力部署,並以南海等地區熱點問題為抓手,以“多圈層、網路化、套嵌式”安全架構為依託,對華實施戰略試探與極限施壓,妄圖收緊扎牢對華軍事遏壓包圍圈。
俄烏衝突的溢出效應波及全球,其根子在於歐洲的安全問題,北約無限制東擴的做法值得反思。從長遠計,歐洲各方應本著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在尊重彼此合理關切基礎上,通過對話談判,構建起平衡、有效、可持續的地區安全架構。然而,美借俄烏衝突延宕之“機”,重拾歐洲盟友對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依賴性”及對美“向心力”,推動北約重啟擴容進程。同時,美在不直接派遣地面部隊介入俄烏衝突的前提下,施壓北約盟友增加防務開支、強化對俄制裁,大規模軍事集團對抗的戰略態勢加速固化。
此外,拜登政府居心叵測地打造“印太+歐洲”戰略有機聯動的地緣政治“新棋局”。受此影響,北約在2022年版“戰略概念”檔案中首次將中國視為“系統性挑戰”,英、法等北約成員國亦漸次提升介入印太事務的頻次與強度。
在美國的鼓動和縱容下,相關國家也隨美起舞,對防衛戰略進行調整。日本正式將謀求所謂“反擊能力”寫入安保檔案,防衛政策迎來“大變臉”,值得高度關注。
(二)
受大國競爭加劇衝擊,部分既有地區安全熱點問題面臨惡化風險,反恐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亦有新變化。
美伊博弈持續升級導致伊核問題短期內難有起色。美計畫出資參與組建“中東防空聯盟”,以打造由更多中東國家參與的反伊統一陣線,中東地區地緣政治裂痕進一步加深。
新舊問題交織疊加陡增巴以問題解決難度。邊界問題、定居點問題、難民問題等長期存在的核心爭議問題未能得到解決,巴內部政治力量分化組合又為問題的最終解決增添“新煩惱”。
美夥同日韓通過經濟制裁、軍事威懾等手段,推高對朝政策進攻性與冒險性,使半島博弈雙方呈現“強對強、硬碰硬”的緊張對峙態勢。
在反恐領域,“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將力量拓展重點轉向非洲大陸。統計顯示,2022年初以來,該組織發動襲擊的目標國一半為非洲國家,非洲或成恐怖主義勢力下一個“溫床”。
(三)
2022年,世界主要國家普遍增加防務預算投入,強化軍力建設,尤其重視新興技術在軍事領域的研發套用。國家間爆發軍事對抗與衝突的風險顯著增大,大國間危機管控難度亦同步抬升。
全球核軍備建設持續升溫,國際軍控形勢面臨考驗。年初,中、俄、美、英、法五個核武器國家共同發表《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強調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發出了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減少核衝突風險的共同聲音。但美國不斷最佳化“三位一體”核力量建設,持續推進新型“哨兵”系列飛彈、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研發建造工作,B-21“突襲者”戰略轟炸機正式亮相。美在印太、歐洲地區大搞“核擴散”“核共享”的玩火做法,對全球核不擴散體系造成新的重大衝擊。
各國加快高新技術的軍事轉化與套用,搶奪軍事競爭“制高點”。俄高度重視雷射反衛星武器和高超聲速飛彈的發展,將其視為決定俄軍未來作戰潛能、謀求空間戰略優勢的重要手段。美國防部將開發軍用人工智慧技術和裝備作為優先課題,積極引入“民間力量”。美軍還成功試射AGM-183A型高超聲速飛彈,加緊電磁頻譜等新質作戰能力建設,以支撐“反介入/區域拒止”條件下的高端戰爭。
(四)
中國是全球安全倡議的提出者,更是落實這一重大倡議的行動派。
2022年,中國軍隊舉辦第二屆中非和平安全論壇、首屆“共同願景”維和國際論壇、北京香山論壇專家視頻會等活動,參加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會、第13次中國-東協國防部長非正式會晤視頻會議等國際會議,在對話交流中積極宣介全球安全倡議,傳播解決全球安全赤字問題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擴大了中國軍隊的國際影響力。
在國際形勢嚴峻複雜、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始終忠實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同各國軍隊開展交流合作,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亞丁灣護航、國際救援、聯演聯訓等行動,共同應對地區乃至全球性安全威脅和挑戰,推動全球安全倡議的落實,展現大國軍隊的國際擔當。中國軍隊聚焦建軍百年奮鬥目標,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能力,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