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國經濟史學術研討會

2021年9月2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部、湖南師範大學商學院、湖南師範大學大國經濟研究中心、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經濟史研究所聯合舉辦的2021年大國經濟史學術研討會在湖南師範大學紅樓五樓會議室舉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大國經濟史學術研討會
  • 舉辦時間:2021年9月25日
  • 舉辦地點:湖南師範大學紅樓五樓會議室
  • 主題:財政集權與分權模式演變
與會人員,具體內容,

與會人員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研究員、中國經濟史學會會長魏明孔研究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副校長鄒進文教授、長沙理工大學副校長劉建民教授、湖南工商大學副校長易棉陽教授、華東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黃純艷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管漢暉副教授、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彭凱翔教授、《中國經濟史研究》編輯部王小嘉副研究員、湖南師範大學大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嶢教授出席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湖南師範大學商學院院長李軍教授主持,歐陽嶢、王小嘉、魏明孔先後致辭。

具體內容

湖南師範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經濟史研究所所長曹虹劍教授、王小嘉先後主持會議討論。專家們基於經濟史視角圍繞財政集權與分權模式的演變進行了精彩紛呈的分享與探討:劉尚希指出要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推動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同時需要財政政策的可持續性;魏明孔探討了隋代“輕稅之法”到唐代建中元年兩稅法的實施,以此剖析了隋唐稅收的演變路徑;鄒進文闡析了中國歷經的三種財政分權模式,即先秦時期的財政聯邦制和邦聯制、秦代至清代的中央集權制、清末以來仿效西方的近代財政分權制;劉建民基於歷史沿革視角解釋了我國財政分權改革的邏輯及最佳化策略;黃純艷研究發現,宋代賦稅制度設計和運行的原理既基於儒家理念,又因經濟結構變化而有因革,表現出新的時代特徵;管漢暉基於檔案資料構造中國唯一的外債史資料庫,研究不同政治體制下政府徵稅能力對外債利率的影響;彭凱翔探討了明清之際的南北銀流和軍事財政;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彭麗華副教授探究了唐前期營繕事務管理與財政集權之間的關係;易棉陽梳理了中國共產黨探索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百年歷史;曹虹劍研究了“一帶一路”倡議對中國製造業生產率的影響效應;湖南師範大學中國經濟史研究所副所長何菊蓮教授基於經濟高質量發展理念對我國高教人力資本水平進行了時空測度。
歐陽嶢做會議總結。他認為縱觀中國傳統經濟發展歷史,有兩個重大問題伴隨著國家的興盛和衰落:一是國家的統一和分裂,二是國家的集權和分權。他強調,此次會議集中討論的國家財政集權與分權,是大國經濟治理的關鍵問題。財政集權與分權模式的演變趨勢,就是權力結構愈益走向均衡化、制度化和現代化,從而保證經濟的繁榮、人民的富裕和國家的強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