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基礎教育十大熱點

2021年基礎教育十大熱點是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之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深刻影響基礎教育發展的一年。這一年,力度空前的“雙減”政策落地,“五項管理”作為“雙減”的具體抓手取得階段性成效,“公參民”學校迎來全面整頓,化解縣中發展困境的“縣中提升計畫”實施,一系列基礎教育的重磅政策相繼出台。校長周刊特別對2021年基礎教育發生的大事進行盤點。

熱點解讀
1、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對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堅持立德樹人,增強學生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指明了方向。
汪明: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須進一步提升基礎教育育人質量。“十四五”時期,基礎教育要著力在“五育並舉、全面育人”上下功夫,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著力在“知行合一、實踐育人”上下功夫,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更要重視學生的體力與智力發展,著力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著力在“多方配合、協同育人”上下功夫,健全學校、家庭和社會協同育人機制,進一步明確各自的職責任務,共同擔負起培養學生的重任。
褚宏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國家層面高質量發展大政方針在教育領域的具體體現,是高水平教育現代化的內在要求。教育體系是不是高質量,教育不能自說自話,主要是看教育體系對於國家發展和人的發展的貢獻,或者說對於國家現代化和人的現代化的貢獻,由於教育為國家發展、為國家現代化作貢獻要通過培養人來完成,因此,衡量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關鍵標準就是看這個體系所培養的人的質量,是看這個體系對於人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貢獻,重點是看對於21世紀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水平。
2、《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印發
2021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指南》闡明了評什麼、怎么評、誰來評等三個關鍵問題,明確了扭轉不科學評價導向、推進教育質量評價改革的具體行動路徑。2021年9月,教育部印發《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確定監測學科領域包括德育等9個,新增了勞動、心理健康、英語,體現了“五育並舉”。
褚宏啟:《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兩個重要檔案的具體體現,是切實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促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指南》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要求樹立正確的質量觀、政績觀,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全面發展,克服“唯分數、唯升學”的頑瘴痼疾。義務教育質量評價包括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構成完整的義務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對於整體提升我國義務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汪明: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重要內容,《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的發布,旨在積極推進義務教育評價改革,扭轉“唯分數、唯升學”的不良評價傾向。義務教育質量評價緊緊圍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三個層面各有側重、相互銜接、內在統一,將對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起到積極的導向作用。
3、加強中小學生“五項管理”
2021年1—4月,教育部相繼出台檔案,對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簡稱“五項管理”)作出部署。“五項管理”是小切口、大改革,是解決廣大家長急難愁盼問題、增強人民民眾教育獲得感的有力舉措。
褚宏啟:加強“五項管理”,是全面呵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具體而有力的舉措。中小學生負擔重、睡眠時間嚴重不足、體質狀況堪憂是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只是抽象地要求減負往往效果不佳,必須落實落細落小,具有可操作性,“五項管理”就屬於此類舉措。“五項管理”相互關聯,比如作業多了,睡眠就少了,體質隨之就差了,因此需要整體治理。“五項管理”背後的關鍵字是時間,要把學生從過量作業、沉迷手機、不良讀物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用於睡眠、鍛鍊,用於“五育並舉”、核心素養培育,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汪明:“五項管理”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載體,是確保“雙減”落地見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實際行動。據調查,經過一年的努力,90%以上中小學生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書面作業,98.7%的學校建立了學生睡眠狀況監測制度,99.8%的學校嚴格執行了學生手機管理規定,99.63%的學校按照12條負面清單對校園圖書進行了清理,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優良率上升至33%,“五項管理”工作已經初見成效,為今後持續深入推進奠定了良好基礎。
4、中國小開展“從國小黨史 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
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江蘇省淮安市新安國小的少先隊員們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並祝他們和全國小朋友們節日快樂。為熱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教育部部署中國小“從國小黨史 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全國中國小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強化了理想信念教育,增強了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汪明:2021年4月,教育部在中國小部署開展了“從國小黨史 永遠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策劃推出了一系列類型多樣的優質視聽學習資源,並在國家中國小網路雲平台開通黨史學習專欄。各地中國小校積極創新學習方式,注重把紅色教育資源融入課堂教學、校園文化、團隊活動和社會實踐等,增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進一步堅定了中小學生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褚宏啟: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開展中國小黨史學習教育,是為了讓廣大中國小師生通過百年黨史深刻認識執政黨的初心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並在這種認識的基礎上,強化學史力行,把人民至上、民族復興作為教育的指導原則,把服務人民、振興中華內化為師生的理想信念。在教育領域內部,學生這個龐大的群體是“人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學生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為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作出重要貢獻。
5、“雙減”政策出台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提出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構建教育良好生態,有效緩解家長焦慮情緒。經中央編委批准,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截至2021年12月,19個部門組成“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已出台20餘個配套檔案,基本建立起“1+N”政策制度體系,校外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校內服務有效提升,課後服務全面鋪開,家長接送之“難”、學生看護之“憂”得到有效解決。
汪明:“雙減”事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事關解決人民民眾急難愁盼,事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事關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雙減”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一是初步實現校內減負增效。作業總量和時長得到有效控制,課後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二是初步實現校外培訓規範化。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的工作機制不斷健全,政策體系持續完善,違規培訓受到嚴肅查處,民眾利益得到有效保護。
褚宏啟:“雙減”政策以雷霆萬鈞之力,給基礎教育帶來強烈震盪,教育生態發生劇烈變化。減負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推進“雙減”,必須堅持目標導向,與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同向同行,否則“雙減”就是盲目的,甚至越減問題越多,陷入誤區與泥潭。“雙減”政策的邏輯起點絕不僅僅是減輕課業負擔,而是國家發展與人的發展,是國家的長遠利益與根本利益,以及學生個體的根本利益與長遠利益。只有深入推進“雙減”,才能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把學生從機械作業、強化訓練、題海戰術、紙上功夫、“唯分數”、“唯升學”中解放出來,實現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
6、修訂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施行
2021年9月1日,修訂後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正式施行。《條例》完善了民辦教育相關制度,破解了長期存在的難點問題,對於促進民辦教育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影響深遠。2021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規範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著力理順“公參民”學校體制機制,建立公辦教育、民辦教育各安其位、相互促進的教育格局。
褚宏啟:民辦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不能把民辦教育“妖魔化”,不能把民辦教育與公立教育對立起來。但對於民辦教育發展中出現的一些突出問題,如某些學校的逐利性問題、對區域教育生態的破壞等,需予以規範。新條例最大的亮點是強調民辦教育也要堅持公益性原則,民辦教育不是資本操控者逐利的工具、擾亂辦學秩序的手段,新條例對備受爭議的“公參民”“集團化辦學”“關聯交易”等都進行了規範,尤其是增加了對公辦學校舉辦民辦學校的限制,國有義務教育資產不得再因逐利而流向民辦教育。
汪明:隨著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正式施行,特別是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的相關檔案陸續出台,對民辦教育特別是民辦義務教育的規範工作有序推進。重點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強化義務教育的公益屬性,對通過兼併收購、協定控制等方式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對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進行關聯交易等行為作出禁止性規定;二是強化義務教育的政府責任,要求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占比較高的地方要通過多種方式積極穩妥加以整改;三是強化義務教育的規範辦學,對“公參民”學校提出規範要求,推動民辦義務教育依法合規、高質量發展。
7、《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施行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規定》全面構建了學校保護制度體系,並針對學生欺凌、校園性侵害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構建了專項保護制度,同時明確了禁止教職工與學生談戀愛等行為“紅線”。
褚宏啟: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尚不充分,需要受到全社會的保護,其中學校保護至關重要。該規定全面構建了學校保護的制度體系,對於未成年人在校園中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學校保護”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要明確所要保護的具體內容,即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教育法》所明確規定的法定權益。2021年我國新修訂的《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學生享有五項權利,其中,前三項權利屬於受教育權,第四項申訴權屬於程式性權利,第五項屬於其他權利,包括休息權、人身權、財產權等基本權利,這些權利在學校中都應該受充分保護。
汪明:《規定》落實《未成年人保護法》中關於“學校保護”的規定,系統整合、創新完善了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制度。《規定》遵循全面保護的原則,系統規定學校應當尊重和保護的未成年人基本權利;按照《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規定,針對學生欺凌、校園性侵害等社會關注度高、對學生合法權益損害重大的問題構建了專項保護制度,完善了相應的防治工作機制;結合學校未成年人保護特點和需要,全面規定學校應當建立實施的管理制度;創新和完善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制,明確教育等部門的支持監督措施,為學校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8、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建立
2021年10月,教育部在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等12個省市區建立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進一步探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提高基礎教育質量。
汪明:對於區域而言,“十四五”時期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亟須從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入手,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完善教育布局規劃,健全教育體制機制,推進育人方式改革。而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鼓勵實驗區先行先試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在實驗區試點探索基礎上,總結凝練實驗成果,宣傳推廣典型案例,有利於發揮示範引領作用,進一步帶動全國各地基礎教育綜合改革,更好實現“十四五”時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普通高中多樣化有特色發展的戰略目標。
褚宏啟:建立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是整體提升基礎教育質量、加快推進基礎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舉措。要點有三:一是縱向上強調基礎教育整體設計,把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綜合考慮,在三個階段的培養目標銜接、課程一體化設計上下功夫;二是橫向上強調地方黨委政府和社會對於各層級教育的支持,包括財政、編制、人事等方面的綜合支持,在教育的人力財力保障上下功夫;三是強調實驗區的實驗性質,真做教育實驗,而不只是貼上一個好看的標籤,在實驗的科學性上下功夫。
9、《關於建立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審議通過
2021年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建立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意見(試行)》。會議強調,堅持和加強黨對中國小校的全面領導,要在深入總結試點工作基礎上,健全發揮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作用的體制機制,確保黨組織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
褚宏啟:建立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是中國小領導體制的重要改革,也是中國小內部治理結構的重要變化。改革與變化的重點是強調集體領導,強調黨組織要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抓班子、帶隊伍、保落實的領導職責。推進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關鍵是要處理好黨組織領導與校長負責制的關係,不要把二者對立起來,而是要統一協調起來,使二者相得益彰。統一協調的關鍵是落實決策中的民主集中制,在黨組織內部實現集體領導,必須先民主後集中,體現民主精神與集體意志。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如果運行得當,有利於促進學校管理的民主化與科學化。
汪明: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的建立,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障。從近年來中國小校的試點實踐看,建立中國小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有利於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國小校得到全面貫徹落實,有利於推進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也有利於實現學校黨建與學校教育深度融合,必須堅定不移、一步一個腳印持續推進。
10、“縣中提升計畫”實施
近年來,“縣中塌陷”現象引起社會普遍關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縣域高中建設”。2021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畫》,統籌謀劃市域內縣中和城區普通高中發展,進一步健全縣中發展提升保障機制,規範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著力解決縣中優質生源和優秀教師過度流失問題,積極改善縣中辦學條件,推動全面提高縣中教育質量。
汪明:近年來,人們對縣中發展問題非常關注,對一些地方縣中辦學條件薄弱、優秀教師和優質生源流失、教育質量下滑等現象表示擔憂。為積極化解“縣中困境”,進一步提升普通高中教育的整體水平,“縣中提升計畫”提出了深化招生管理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善辦學薄弱環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四項重點任務。在“十四五”時期,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縣中提升工作,縣中自身也要不斷增強內生動力,找準學校特色定位,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褚宏啟:“縣中塌陷”具有前向關聯效應,在基礎教育體系內,向前影響到縣域內國中和國小教育發展,帶來國中和國小優質生源與優秀教師的流失,使縣域教育生態嚴重惡化。在此背景下,“縣中提升計畫”的實施恰逢其時。從現象和表面上看,“縣中塌陷”的成因是優質生源和優秀教師的過度流失,縣中提升主要是要解決這兩個突出問題,但解決策略有治標與治本之別,治本是根本之策,關鍵是最佳化省域內教育生態、規範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提高優秀教師薪酬待遇、完善優秀教師激勵機制。“縣中提升計畫”的落實,與規範民辦教育發展、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有內在聯繫,需統籌推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