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新冠疫情謠言

2021年十大新冠疫情謠言

2021年年尾,有媒體盤點出“2021年十大新冠疫情謠言”,為公眾解疑釋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1年十大新冠疫情謠言
  • 釋義:2021年工人日報發布的新聞報導
主要表現,社會影響,提高警惕,

主要表現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關於新冠病毒、新冠疫苗的謠言一刻未停
疫情初起時,人們對病毒了解有限,情緒中多有源自未知的恐慌,一些謠言趁虛而入,以驚人之語加劇公眾恐慌。
常態化防控階段,涉疫謠言集中於病例及防疫措施等方面,諸如“戴口罩前要先甩掉致癌物”“疫苗接種反應越強效果越好”“新冠肺炎疫情存在兩個月循環周期”等謠言,具有很強的迷惑性,一些人在寧可信其有的心理下跟風轉發,讓謠言迅速擴散。
局地散發疫情,“某地要封城”“某地進行空中消殺”“隔離人員某某跑了”等不實言論,同樣給公眾帶來很大困擾。一些“鍵盤俠”捕風捉影,編造、妄議相關病例個人生活細節、行動軌跡,在擾亂抗疫秩序的同時,也對涉事人員造成了傷害。
  • 梳理涉疫謠言,不外乎出於“看熱鬧”“為你好”“原來如此”等幾種心理
“不打疫苗不能坐火車”“X月X日X時封城”——說實話,望著三姑二姨們發來的滿是關愛、提醒的網文,龔先生也曾不止一次地與謠言擦肩而過,甚至險些分分鐘被親情(yáo yán)俘獲。
  • 涉疫謠言的生成機制,常見的一種是蓄意造謠
即故意製造和傳播謠言,引發社會恐慌,背後動機或為滿足造謠者陰暗的心理,或為相關平台和賬號賺取流量。
  • 對既有信息、結論的過度解讀和無依據推測
比如今年10月,有國外媒體報導,自2019年新冠病毒開始傳播以來,感染病例數量通常會激增約兩個月,而後下降約兩個月。於是,有人據此推測,新冠病毒傳播存在著神秘的兩個月循環周期。對此,專家表示,這一規律從科學角度嚴格評估目前數據還不夠充足,也沒有相關學術論文統計資料能證實這一點,因此可能只是一種巧合。

社會影響

涉疫謠言接連出現,源於一些人對謠言的社會危害和法律責任缺乏足夠認識,也與相關科普及公眾醫學知識的不足相關有觀點認為,不加判斷跟風轉發的“殭屍”思維是傳謠行為的底層邏輯。

提高警惕

面對新鮮出爐的涉疫信息要有這樣的意識:越絕對化、越牽涉細節,越值得警惕,尤其是信息中含有具體的數字、時間、日期等信息,更有必要進一步核實。打擊涉疫謠言,不僅是為抗疫爭取更加清朗的輿論氛圍,也是在為打贏這場民眾心理戰、社會責任戰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