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內容
1、金融助力小微企業持續加碼,服務中國經濟穩步前行
2021年,政策暖風頻吹,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持續加碼。2021年4月,銀保監會發布《關於2021年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供給總量有效增長,質量、效率、效益明顯提升;兩次全面降準落地釋放長期資金約2.2萬億元,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於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餘額48.9萬億元,其中單戶授信總額1000萬元及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8.5萬億元,同比增速25.2%。
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地,更高效匹配的金融資源精準滴灌,小微企業將釋放出更大活力,中國經濟也將繼續穩步前行。
專家點評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
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經濟成長、吸納就業的重要力量。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為更好地服務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層面對普惠金融支持力度顯著加大。
2021年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畫進一步延至2021年底。2021年12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執行時間從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從2022年起,將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納入支農、支小再貸款支持計畫管理,原用於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貸款的4000億元再貸款額度可以滾動使用,必要時可進一步增加再貸款額度。
在政策的引導下,2022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將得到進一步深化與加強,並為“六穩”“六保”提供有力的支撐。
2、21家主要銀行綠色信貸餘額超14萬億元,全力支持“雙碳”目標實現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2021年啟動給銀行業帶來更多參與和發展機會。金融管理部門也不斷強化對綠色發展的金融支持,落實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帶動作用,推出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2021年1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前期設立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礎上,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的發布也最佳化了綠色金融約束激勵機制。
截至2021年9月末,國內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餘額達14.08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以上。
隨著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產品逐漸豐富,相關創新持續提速,金融對綠色低碳發展的支持作用愈發彰顯。
專家點評
中國銀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宗良
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是中國審時度勢的莊嚴承諾。金融已經成為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助推器,21家主要銀行機構綠色信貸餘額達14萬億元以上就是明證。
在這個過程中,監管機構創造性提出的綠色金融支持政策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金融機構努力推動金融產品創新,高度重視ESG投融資的發展,推動綠色債券的快速發展,通過多種方式支持綠色轉型發展。綠色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理念,也是全人類共同價值觀的重要表現,與種族、宗教、政治無關。
中國是全球綠色金融的重要倡導者和引領者,中國金融機構是重要的踐行者,未來將積極對接國際標準,重視加強全球合作,不斷開拓綠色經濟金融發展的新局面,為實現“地球村”更綠、更美作出重要貢獻。
3、出台系列政策舉措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為共同富裕提供金融支撐
2021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第一年。
金融管理部門發布《關於深入紮實做好過渡期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的通知》《關於2021年銀行業保險業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的通知》《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工作方案》等檔案,引導銀行機構加大信貸供給,切實滿足脫貧人口的信貸需求。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末,涉農貸款餘額42.6萬億元,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持續發揮金融力量,助力實現長效脫貧和共同富裕。
專家點評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 郭田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聚焦產業促進鄉村發展。
金融是支持鄉村振興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要素,金融管理部門發布的金融支持鄉村振興的配套政策有助於進一步完善普惠金融體系,促進鄉村發展。
金融支持能夠從多個方面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方面,能夠滿足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發展的資金需求,並提供保險保障服務;在農業發展方面,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在產業發展方面,能夠為鄉村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配套服務,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在鄉村發展方面,能夠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提供資金,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
4、養老理財“四地四家”試點開閘,滿足人民民眾多樣化養老需求
2021年12月6日,銀保監會結合國家養老或金融領域改革試點區域,選擇“四地四家機構”進行的養老理財試點產品正式開售。產品具有長期性、穩健性、普惠性等特點,單家試點機構養老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限制在100億元以內,試點期限一年。同時,堅持正本清源,銀保監會持續清理名不符實的“養老”字樣理財產品,維護養老金融市場良好秩序。養老理財產品的誕生,有助於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未來,隨著更多養老金融產品加入老百姓(603883)的養老“選單”,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將加快發展,更好滿足人民民眾多樣化養老需求。
專家點評
招商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 廖志明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大幅提升,人口出生率下降,醫療條件改善,中國民眾平均壽命增長,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養老問題挑戰較大。當前階段,有必要加快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切實解決養老問題。
養老理財作為養老金融的重要構成,正本清源非常必要。養老理財的正式試點,意味著我國養老理財產品向規範發展邁出了關鍵一步,對於銀行理財及養老金融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未來試點成熟後,可進一步推廣,建立養老理財產品監管制度,滿足廣大民眾養老的金融需求,助力老齡化社會發展。
5、著力加強制度規制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治理機制不斷完善
公司治理是金融企業深化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2021年,銀保監會聚焦突出問題,加快彌補制度短板,持續完善統一協調的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監管制度體系。將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持續推進,先後出台一系列基礎制度夯實公司治理監管根基,發布績效薪酬追索扣回的指導意見,完善股東承諾管理制度。同時,全面實施公司治理監管評估,將評估結果與市場準入、現場檢查以及高風險機構的改革重組和風險處置結合起來。
通過著力加強制度建設,持續深化公司治理改革,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質效穩步提升,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治理機制不斷完善。從2021年評估結果來看,被評為D級(較弱)及以下的機構占比下降0.77個百分點,其中被評為E級(差)的機構占比下降2.73個百分點。
專家點評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 曾剛
銀行機構公司治理問題一直備受監管關注。從過往的實踐看,大股東直接干預機構經營、對董事會和高管層進行幕後操縱、通過違規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肆意侵占機構利益、少數董事的獨立性和專業性嚴重欠缺等現象,是我國銀行機構公司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有鑒於此,監管部門以規範主要股東、董事會成員、高級管理人員、監督管理人員行為為核心,不斷推進監管“補短板”,築牢風險管理屏障,為健全銀行業機構公司治理、防範重點風險隱患、促進銀行業機構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障。
6、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體系確立,從“大而不能倒”走向“大而不會倒”
為進一步增強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和健康性,保障我國和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具有充足的損失吸收和資本重組能力,防範“大而不能倒”,金融管理部門不斷出台政策完善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辦法。
2021年10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評估認定了19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同時發布附加監管規定對這19家銀行提出更嚴格的附加資本要求;11月,《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總損失吸收能力管理辦法》出台,對國際監管要求進一步落地。
在新的監管框架下,系統重要性銀行需接受額外的“束縛”,相關措施有利於控制其非理性擴張和系統性風險的積累,促進其向多元化、綜合化的方向轉型。這是我國監管為“大而不能倒”銀行開出的“本土藥方”,從而走向“大而不會倒”。
專家點評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 趙錫軍
2021年10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從規模、關聯度、可替代性和複雜性四個維度評估認定了19家國內系統重要性銀行,同時發布附加監管規定對這19家銀行提出更嚴格且差異化的附加資本要求。
進入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的銀行,需要根據自身經營特點、風險和管理狀況,制訂集團層面的恢復計畫和處置計畫,建立資本內在約束機制,提高資本內生積累能力,切實發揮資本對業務發展的指導和約束作用。
這標誌著我國系統重要性銀行監管框架的全面確立和進一步完善,也意味著與國際監管的進一步接軌,我國的商業銀行要從“大而不能倒”真正走向“大而不會倒”。
7、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促進行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2021年,金融管理部門逐步落地了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完善房地產開發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監管要求,各地也紛紛出台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人民銀行、銀保監會還聯合發布了《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項目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健全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在嚴查經營貸違規挪用於房地產領域等問題的同時,也對“剛需”群體的合理需求進行保障,逐步起到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效果,促進了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數據顯示,2021年11月末,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8.1萬億元,當月增加4013億元,較10月多增532億元,對外傳遞出維護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政策信號。
專家點評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 溫彬
近年來,房地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現穩步上升趨勢,從2008年的4.6%達到2020年的7.2%,房地產業的穩健發展對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具有重要影響。
8、14家網路平台企業被約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2021年上半年,金融管理部門聯契約談14家從事金融業務的網路平台企業,堅持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經營,對於同類業務、同類主體一視同仁,對違法違規金融活動“零容忍”,堅決制止監管套利。
依法規範和監管網路平台企業金融業務,是實現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金融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隨著監管持續深入,金融壟斷與資本無序擴張已得到有力遏制。
在針對14家網路平台企業的整改中,金融管理部門先後提出上千個問題,其中大部分已得到積極回響,一半左右已經落地,2021年底前將取得更顯著的實質進展。
專家點評
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院長 劉勇
近年來,網路平台企業在發展金融科技、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和普惠性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與此同時,這些企業基於規模、技術、數據、標準等優勢實施壟斷的問題日益突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自由和創新進步。
2021年上半年,金融管理部門聯契約談14家從事金融業務的網路平台企業,對其在強化持牌經營原則、防範資本無序擴張、打破信息壟斷、完善公司治理、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均提出明確要求。
未來,隨著各項監管整治工作的深入推進以及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將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科技創新,推動平台經濟規範持續健康發展。
9、多地上演合併重組案例,中小銀行改革進入加速期
2021年中小銀行新一輪改革加快推進。
一方面,金融管理部門引導中小銀行合併重組夯實資本,遼寧、四川、山西、陝西、河南等多地上演中小銀行合併重組案例,共涉及30多家銀行機構。
另一方面,針對中小銀行保險機構公司治理薄弱、專業人才缺少的共性問題,銀保監會加快推動中國金融人才庫建設工作,彌補中小銀行專業人才缺乏的短板。
中小銀行是我國銀行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發展普惠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從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金融穩定大局出發,統籌推進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風險化解工作,引導中小銀行回歸本源、專注主業取得實效。
專家點評
秦農銀行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 董希淼
2021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部形勢,中小銀行在加強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戰略定位、業務模式、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差異化日益明顯。
支持中小銀行穩健發展要有新思維、新方法、新舉措。中小銀行不只是我國銀行體系的補充,而是多層次、廣覆蓋銀行機構體系的重要部分,是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主力軍。要進一步最佳化政策支持,改進金融監管,用好金融科技,大力培養一批具有“專精特新”優勢的中小銀行,著力改變中小銀行多而不強的現狀。
公開上市是中小銀行補充資本、提升管理的重要方式,應優先支持更多的中小銀行上市。組建省級城商行、市級農商行有助於中小銀行抱團取暖、化解風險,應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下推進和深化。中小銀行自身要不斷完善公司治理,轉變體制機制,加強人才培養,增強持續發展與風險防控的內生能力。
10、“跨境理財通”、債券“南向通”起航,國內投資者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場
2021年以來,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駛入快車道。2021年9月,粵港澳大灣區專屬跨境理財機制“跨境理財通”正式啟動。同期,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發布聯合公告,於9月24日正式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南向通”合作,允許內地機構投資者通過內地與香港基礎服務機構連線,投資香港債券市場。
“跨境理財通”、債券“南向通”落地,讓國內投資者在國際金融市場配置資產的空間進一步拓寬。“跨境理財通”的啟動為三地資金要素的跨境自由流動,推動實現更高水平的資本項目開放,促進三地之間金融服務業的開放和聯通搭建橋樑,同時也豐富了當地居民的理財方式。
專家點評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巨觀研究員 周茂華
這是大灣區金融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預示著我國金融業深化高水平對外開放又向前邁出一大步。它將推動我國金融業雙向開放。
此前我國資本賬戶下的資金進出和投資主要通過內地與相關互認的基金、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債券通、滬港通等。它的開通為個人投資者參與境外市場提供了便利;同時為個人與機構參與境外債券市場拓寬了投資渠道,將滿足投資者多元化投資與風險管理需求。它將推動我國相關制度與國際規則的接軌。
國內為此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境內外監管制度協調,投資者合法權益保障,交易機制銜接,支付、結算和託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開展這些工作本身將推進國內高水平制度開放與國際通行規則、制度相銜接,促進國內全球優質資源有效流動、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