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

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

《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是由中國氣象局於2021年4月2日,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發布,這是中國氣象局連續第五年發布全國生態氣象公報

《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水熱條件總體好於常年和2019年,植被生態質量和固碳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地表變綠、固碳能力顯著增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
  • 發布時間:2021年4月 
公報解讀,主要數據,內容變化,

公報解讀

《公報》顯示,2000年以來,全國92.6%的區域植被生態持續改善,2020年全國草原區和林區生態質量達2000年以來最好。2000年以來,全國林區有90.7%區域植被固碳釋氧量呈上升趨勢,2020年全國林區固碳釋氧水平達2000年以來最高。
《公報》指出,2020年全國水熱條件總體好於常年和2019年,植被生態質量和固碳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地表變“綠”、固碳能力顯著增強。
《公報》顯示,2020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為68.4,較常年提高7.3%,植被淨初級生產力和植被覆蓋度較常年分別增加43克碳/平方米和3%。與2019年相比,2020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提高1.2%,植被淨初級生產力增加26克碳/平方米。
全國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呈增加趨勢,2012年至2020年較2000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11年兩個階段明顯提高,實現了“三級跳”。從2000年到2020年,全國植被生物量呈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增加12克碳/平方米,2020年全國平均植被生物量達1159克碳/平方米,植被固碳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
2000年至2020年,92.6%的區域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呈提高趨勢,中東部大部地區平均每年增加0.25至1.5。從草原、森林、農田三大生態系統來看,全國草原區和林區2000年以來植被淨初級生產力呈上升趨勢,平均每年分別增加4.1克碳/平方米、5.4克碳/平方米。
2000年至2020年,全國植被淨初級生產力和覆蓋度的提升也使水土保持功能呈提高趨勢,氣象條件貢獻率平均為30.1%。2000年以來全國林區90.7%的區域植被固碳釋氧量呈上升趨勢,2020年全國林區固碳釋氧水平達2000年以來最高。
《公報》還對三江源、祁連山、黃土高原、海河流域、西南石漠化區以及洞庭湖、鄱陽湖流域等重點生態功能區進行了氣象監測評估。其中,三江源2000年至2020年降水呈增多趨勢,生態持續改善,主要湖泊面積持續增加;祁連山近10年降水呈增多趨勢,有利於區域植被生態改善和湖泊水庫蓄水。

主要數據

據《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介紹,2020年全國平均降水量達694.8毫米,較常年值(1981—2010年均值)偏多64.9毫米,較2019年偏多49.2毫米;全國平均≥0攝氏度積溫較常年偏多3.9%,接近2019年,水熱條件總體利於植被生長和生態質量提高。
2020 年全國大部地區降水偏多、氣溫偏高,氣象條件有利於植被生長。
2020 年植被生態質量達2000 年以來最好狀態,同時2000 年以來全國植被固碳量、水源涵養量和土壤保持量等生態功能整體也呈提升趨勢。
三江源地區2000 年以來降水呈增多趨勢,生態持續改善,主要湖泊面積持續增加。
祁連山區近10 年降水呈增多趨勢,有利於區域植被生態改善和湖泊水庫蓄水。
呼倫湖2020年湖泊面積達2064.7平方公里,維持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
海河流域大部2020 年降水偏多,涵養水量較常年和2019 年提高30%以上。
黃土高原2020 年氣象條件利於植被生長,水土保持功能好於常年和2019年。
西南石漠化區大部2020 年降水正常偏多,植被生態質量好於常年,但區域總體僅為2000 年以來第4高值年。2020 年洞庭湖、鄱陽湖流域降水偏多,最大水體面積達2000 年以來最大。
2020 年太湖氣象條件利於藍藻水華發生,但藍藻水華發生面積小於2019年。

內容變化

新增對黃土高原的評估
2020年,公報評估內容主要涉及全國植被生物量、植被固碳能力、水熱條件、氣象災害、水土保持功能、防風固沙功能、固碳釋氧量、氣象條件貢獻率等。相比往年,2020年公報新增了對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量的監測評估。
錢拴介紹,黃土高原2020年降水偏多,水土保持量高於常年。其中,涵養水源的能力與2019年相比整體提升5成以上,土壤保持量增加11.1%。這一系列量化數據均是首次在公報中披露。
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
2000-2020年黃土高原涵養水量變化趨勢率。
“動態調整是基於國家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變化,加強對重點區域生態狀況的氣象條件影響分析,這樣可以更好地服務國家決策、回應公眾關切。”錢拴說。
評估更精細 種類更多樣
對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量的監測評估、對海河流域涵養水量的監測評估……這些看似微小的變化,背後卻體現出監測評估技術手段的不斷完善。
依託全國生態氣象業務平台,近年來,氣象部門持續加強與生態相關的氣象監測評估與分析套用,建立了支撐生態氣象業務平台的眾多業務子系統,也拓展出更豐富的評估類別。
2020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
2000-2020年黃土高原年降水量和平均氣溫變化趨勢率。
評估水體面積變化,可以通過衛星遙感直接實現。然而,大部分的評估類別需要建立機理模型和子系統才能分析評估。以植被淨初級生產力(NPP)和植被生態質量指數為例,評估不僅需要收集衛星遙感和地面氣象站數據資料,還要搭建機理模型,對植被NPP、生態質量指數的評估就是依託於氣象條件驅動下和衛星遙感植被指數的植被NPP監測評估子系統完成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