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是《文史哲》雜誌與《中華讀書報》聯袂,自2015年起舉辦的評選活動。

2021年4月24日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未能如期進行,故將上兩年度合併盤點,最終評出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 主辦機構:《文史哲》雜誌、《中華讀書報》 
活動簡介,評先結果,

活動簡介

 近年來,國內人文學術研究日益繁榮,並正在發生深刻變遷。為及時總結人文學術領域的新進展、新現象、新問題,推動人文學術研究的繁榮與進步,提升公眾對人文學術的認知度和關注度,自2015年始,《文史哲》雜誌與《中華讀書報》聯袂開展“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活動。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未能正常進行,故此次將上兩年度合併盤點,最終評出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如下。

評先結果

一、探尋民族文化基因,論證中華文明獨特性成為時代課題
  近兩年,歷史學和考古學走出“象牙塔”,受到了異乎尋常的推重。考古學界對於中華文明早期遺存和歷史遺蹟的揭示,歷史學界對於中國古代國家起源和國家治理模式的論述,不僅成為近年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成為社會各界矚目的焦點。在諸多研究中,中華五千年不斷裂文明的獨特性以及“中國道路”出場的歷史必然性,成為聚焦的關鍵問題。
  “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有我們今天的成功道路。”歷史熱和考古熱的出現,呼應了向歷史尋找答案的時代需求。通過追尋五千年歷史,展示中華文明起源發展的歷史脈絡,論述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文化傳統,讓世界了解中國的文明軌跡,理解中國的道路選擇,不僅是當前歷史學和考古學必須面對的學術問題,更是必將承擔的文化使命。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藉助人文學科尤其是中國歷史、世界歷史、考古學等研究力量,去探尋民族文化基因,論證中華文明獨特性,或將揭開古史研究新時代的序幕。
  代表文獻
  王巍:《中華5000多年文明的考古實證》,《求是》2020年第2期。
  袁靖等:《良渚文化的生業經濟與社會興衰》,《考古》2020年第2期。
  陳其泰:《新時代中國古代史學科建設問題》,《歷史研究》2019年第1期。
  黃興濤:《當代中國歷史學的時代使命》,《歷史研究》2019年第1期。
  王巍:《發展考古學 服務新時代》,《歷史研究》2019年第1期。
  劉慶柱:《中華文明五千年不斷裂特點的考古學闡釋》,《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2期。
  張雄:《歷史的積極性質——“中國方案”出場的文化基因探析》,《中國社會科學》2019年第1期。
  陳淳:《從考古學理論方法進展談古史重建》,《歷史研究》2018年第6期。
  二、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第二提琴手”的獨特貢獻得到新闡釋
  2020年11月28日是偉大思想家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對於恩格斯思想的研究遂成焦點。針對西方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學”貶低恩格斯的傾向,國內研究更注重恩格斯在馬克思主義創立、發展和傳播中的獨特貢獻和重要作用。恩格斯不僅在生活上接濟馬克思,使其獲得科學探索的基本保障,更重要的是他還扮演著“第二提琴手”的角色,在馬克思主義的建立、捍衛和發展方面作出了無可替代的原創性貢獻。
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重磅!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揭曉!
  恩格斯提出的馬克思主義在各個國家的傳播和套用,必須以了解和把握各國的具體國情為條件的思想,為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建構提供了方法論指導;恩格斯關於“社會主義將是一個不斷變革的社會”之論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改革實踐提供了深刻啟示;恩格斯關於“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的提醒,以及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矛盾“和解”的思想,對於當代人類應對現代性帶來的生存危機和挑戰也提供了睿智與洞見。
  代表文獻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組編:《恩格斯思想的歷史與現實: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論文集),四川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聶錦芳:《恩格斯的資本批判及其當代價值》,《哲學研究》2020年第11期。
  臧峰宇:《晚年恩格斯對“正義”的規定及其實踐原則》,《哲學研究》2020年第12期。
  李映紅、趙笛:《恩格斯生態整體主義自然價值觀探析》,《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2020年第6期。
  郝立新:《恩格斯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性》,《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0年第6期。
  宮敬才:《恩格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體系論綱》,《現代哲學》2020年第1期。
  王旭東:《恩格斯編輯〈資本論〉第2冊的編輯原則考證》,《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1期。
  王海鋒:《晚年恩格斯與馬克思哲學的“體系化”——基於唯物史觀的學術史考察》,《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
  余斌:《第二小提琴手:天才與貢獻——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觀察與思考》2020年第5期。
  馮景源:《繼承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理論貢獻》,《東南學術》2020年第4期。
  張光明:《恩格斯晚年:思想、時代及身後歷史》,《中國浦東幹部學院學報》2020年第4期。
  張雷聲:《恩格斯對馬克思〈資本論〉的理論貢獻》,《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
  顧海良:《兩個“偉大發現”與馬克思主義思想精粹——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0年第5期。
  侯衍社:《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觀方法論思想研究》,《哲學研究》2020年第10期。
  童建安、何中華:《馬克思恩格斯在清算費爾巴哈哲學上的差異——以〈提綱〉和〈終結〉為比較對象》,《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9年第5期。
  三、紀念“五四”一百周年,古今中西關係平衡問題再度凸顯
  20世紀以來,在中國大地上交相激盪的馬克思主義、全盤西化、回歸傳統三大思潮,都與五四運動有著直接的關聯,其間的曲折、起伏和矛盾,也導致了百年來對“五四”的評價一直呈現眾說紛紜甚至衝突對立的狀況。是“五四”失之激進的反傳統路向造成了中國意識的危機,還是根深蒂固的本土傳統遺存導致中國現代化之路坎坷重重?上述分歧之根源,實在於觀察者的視角究竟是基於“中西之別”還是“古今之變”。
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重磅!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揭曉!
人民英雄紀念碑“五四運動”浮雕
  2019年,各界隆重紀念五四運動一百周年。在對五四運動之廣義、狹義進行辨析等知識探討之外,學界更看到,21世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命題顯學化、中國人文學術日趨“本土化”,以及中美貿易爭端加劇等背景下,五四時代所提出的“如何對待傳統”“如何對待西方”問題,反而愈加顯示出其尖銳性與根本性。在中國社會和文化艱難邁向現代化的歷程中,如何對待“五四”的歷史遺產,必然攸關當下及未來的思想動向乃至道路選擇。
  代表文獻
  歐陽哲生:《材料、詮釋與意義探尋——百年五四運動史研究之檢視》,《歷史研究》2019年第2期。
  趙敦華:《百年回首話五四》,《北京大學學報》2019年第3期。
  汪榮祖:《啟蒙還是浪漫?——重評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功與過》,《文史哲》2019年第2期。
  羅志田:《把“天下”帶回歷史敘述:換個視角看五四》,《社會科學研究》2019年第2期。
  項久雨:《五四運動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及規律》,《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年第4期。
  王德威:《沒有五四,何來晚清?》,《南方文壇》2019年第1期。
  楊念群:《五四前後“個人主義”興衰史——兼論其與“社會主義”“團體主義”的關係》,《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2期。
  楊國榮等:《反思“五四”:中西古今關係再平衡》,《文史哲》2019年第5、6期。
  鄒曉東:《儒學與“五四”能和解嗎?》,《中華讀書報》2019年6月12日第13版。
  四、反思70年學術變遷,人文研究第三次轉型已然啟動
  20世紀新中國人文學術史的書寫決定於兩次範式轉型,一是從民國學術到共和國學術的丕變,二是從“以階級論為綱”到“以現代化為綱”的變遷。伴隨改革開放的第二次轉型為學術研究帶來了繁榮發展,新世紀的相關研究莫不奠基於此次轉型後的學術積累。但是為糾正以往對政治的片面強調,學界還出現了“去現實化”“碎片化”現象,也有研究在面向世界、學習西方時墮入了西方化的陷阱,而中國學術對世界學術的貢獻,還有待拓展。
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重磅!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揭曉!
“中國社會科學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書系”部分圖書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文、史、哲各學科紛紛反思歷史,展望未來,認為學術只有紮根於中國社會和現實土壤,直面並回應時代問題,才會有可持續發展,而這有賴於人文研究正在經歷的第三次轉型,即從“以西方化的現代化為綱”向“以中國化的現代化為綱”的方向性轉變。第三次轉型以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為主旨,要求西方社會科學的中國化和儒家思想的社會科學化以及二者的有機結合。這一轉型將為中國人文學術帶來新的機遇和考驗。
  代表文獻
  王利明:《中國民法學七十年:回顧與展望》,《政法論壇》2020年第1期。
  黃道炫:《關山初度:七十年來的中共革命史研究》,《中共黨史研究》2020年第1期。
  方維保:《當代長篇小說七十年:時代潮湧與審美嬗變》,《文藝論壇》2020年第2期。
  王立新:《七十年來中國的美國史研究》,《美國研究》2020年第4期。
  王學典:《中國話語形成之路:西方社會科學的本土化和儒家思想的社會科學化》,《濟南大學學報》2019年第6期。
  王學典:《學術上的巨大轉型:人文社會科學40年回顧》,《中華讀書報》2019 年1月2日第5版。
  程霖、張申、陳旭東:《中國經濟學的探索:一個歷史考察》,《經濟研究》2020年第9期。
  王中江、姚裕瑞:《曲折、轉變與新進展——中國哲學70年研究歷程回顧》,《社會科學戰線》2019年第8期。
  陳曉斌:《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70年的問題意識及其範式轉換》,《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4期。
  卜憲群:《新中國七十年的史學發展道路》,《中國史研究》2019年第3期。
  劉躍進:《70年來中國文學研究的學術體系建構》,《文學評論》2019年第5期。
  周興陸:《學術範式的兩次變革——新中國70年古代文學研究回顧與反思》,《學習與探索》2019年第8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書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9年版。
  五、西方社會價值共識嚴重撕裂,人類文明前景引發學界憂思
  在人類文明史上,2020年也許會成為標誌性節點而載入史冊。以迷霧重重的美國第59屆總統選舉為標誌,以“美國開始反對美國”為肇端,西方文明進程似乎走到了必須作出抉擇的非常時刻。由此促發的人文學術觀察,雖然對於“特朗普現象”和“拜登主義”的認知有所歧見,但無論是將前者定性於右翼民粹主義,還是將後者認定為左翼激進主義,二者在觀念領域所呈現的尖銳對立和撕扯卻暴露無遺,已然引發現實生活世界的社會共識大撕裂,其震波已在全球不同角落盤旋迴響。
  不乏共識的是,由於美利堅在西方世界所處之“燈塔”地位,經由此次總統大選所透射出的價值觀念大分崩,必然給西方文明的未來前景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經由此次影響空前廣泛的價值觀大紛爭,西方文明乃至人類文明向何處去,已經躥升為一個無以迴避的現實而深遠的重大人文學術話題。
  代表文獻
  劉擎:《活久未見之年,西方人到底在想什麼? ——2020西方思想年度述評》,文化縱橫微信公眾號2021年3月23日。
  黃裕生:《如何理解文明的延續與中斷 從一個說法談起》,《中國文化》2020年第1期。
  叢日云:《民粹主義還是保守主義——論西方知識界解釋特朗普現象的誤區》,《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1期。
  任劍濤:《重構國家:特朗普理念的政治理論推定》,《當代美國評論》2020年第4期。
  龐金友:《無法擺脫的撕裂:美國大選背後的價值衝突與觀念歧異》,《當代美國評論》2020年第4期。
  鄒虹瑾、謝韜:《美國總統選舉中的價值觀之爭:以加利福尼亞州的嬗變為例》,《當代美國評論》2020年第4期。
  王希:《“美國實驗”與“美國危機”——特朗普現象背後的總統選舉制度》,《文化縱橫》2020年第6期。
  王建勛:《文化戰爭、保守主義與西方文明的未來》,《當代美國評論》2019年第3期。
  六、順應儒學研究中心回歸中國大陸之勢,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在孔子誕生地揭牌成立
  “十八大”以來,國內儒學研究勢頭愈發強勁,在三十餘年民間儒學復興基礎上,儒學被明確接納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資源,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升為國家文化戰略。與20世紀八九十年代人們蜂擁海外研究儒學的情形相反,近年來,杜維明、安樂哲、成中英、林安梧、貝淡寧等原本活躍在海外的知名儒學研究者紛紛應聘來中國大陸工作。這表明儒學在中國大陸而儒學研究中心長期在海外的局面行將結束,此一“中心”究竟花落何處,倍受各方矚目。
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重磅!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揭曉!
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在山東曲阜正式成立( 趙曉攝)
  為承接世界儒學中心向中國大陸回歸之大勢,2019年8月25日,由教育部、山東省共同建設的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正式成立。作為由國家教育最高主管部門指導建設的全球儒學研究傳播實體平台,尼山世界儒學中心的成立,堪稱自1984年中共中央批准設立中國孔子基金會以來最具雄心與標誌意義的傳統文化復興舉措。它必將成為實現“使我國在東亞儒家文化圈中居於主動,在世界儒學傳播和研究中始終保持充分話語權”期待的有力依託。
  代表文獻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中華當代學術著作輯要)》,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
  [美]安樂哲:《儒學與世界文化秩序變革》,濟南出版社2020年版。
  陳來主編:《儒學第三期的人文精神——杜維明先生八十壽慶文集》,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趙秋麗、李志臣:《儒學,從尼山再出發——寫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成立之際》,《光明日報》2019年8月27日第9版。
  李子路、張國棟:《尼山世界儒學中心成立》,《大眾日報》2019年8月26日第8版。
  王學典:《世界儒學研究中心已重返中國大陸 十八大以來儒學變遷之大勢》,《中華讀書報》2017年12月13日第5版。
  林安梧:《儒道佛三家思想與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山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七、教學改革抑或學科體系轉向?“新文科”概念引發熱議
  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設宣言》發布,新文科建設進入全面推行階段。主流意見認為,基於“科技+人文”的交叉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是“新文科”建設的重點所在。觀察者則指出,“新文科”建設首先是一個文科研究範式的轉變問題,學科融合不應湮沒學科的主體性,不能為“學科融合”而“融合學科”,應以問題為導向對學科進行有機統合。究竟何為“新文科”,“新文科”究竟“新”在何處,成為尚待進一步厘定的問題。
《新文科建設年度發展報告(2020)》,全國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編,山東大學出版社2021年3月第一版
  實際上,“新文科”的概念,統指文、史、哲、政、經、法諸科,占據學科版圖的半壁江山,不應與“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相提並論。“新文科”建設如何定位,直接關係中國文科學術的未來發展大局。在中國人文學術本土化轉向日趨明顯的大背景下,直面中國傳統、中國經驗、中國材料、中國數據,打造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是“新文科”建設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
  代表文獻
  樊麗明:《“新文科”:時代需求與建設重點》,《中國大學教學》2020年第5期。
  王學典:《何謂“新文科”?》,《中華讀書報》2020年6月3日第5版。
  張寶明:《新文科之思:“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中華讀書報》2020年8月6日第5版。
  王銘玉:《新文科——一場文科教育的革命》,《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
  寧琦:《社會需求與新文科建設的核心任務》,《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
  劉曙光:《新文科與思維方式、學術創新》,《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
  吳岩:《“守城”到“攻城”:新文科建設的時代轉向》,《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1期。
  樊麗明等:《新文科建設的內涵與發展路徑(筆談)》,《中國高教研究》2019年第10期。
  八、“內卷化”概念引發學界共鳴,學術研究的低水平重複亟待破局
  2020年下半年,社會學名詞“內卷化”(involution)意外走紅,在網路空間流行開來,成為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用來描述日常生活困境的高頻詞。“內卷化”概念最初由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提出,此後,杜贊奇、黃宗智等歷史學家將這一概念運用於明清經濟史研究,用來指稱一種“沒有發展的增長”。中文網路則賦予“內卷”以新的內涵,用來形容社會生活中高內耗、低創新的競爭局面。
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重磅!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揭曉!
《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黃宗智著,中華書局2020年6月版
  《文化、權力與國家》,[美]杜贊奇著,王福明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內卷化”概念的流行,也讓學界再次注目於當前學術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類似現象,尤其是隨著科研投入的日益增加,學術水平反而呈現日漸平庸的態勢。“數量化考核”“項目化生存”“非升即走”的聘任方式等高強度刺激,使得“灌水”文章大量炮製,“洗稿”乃至抄襲事件層出不窮,給學術生態環境造成了不良影響。如何端正學風,破解學術“內卷化”困境,不僅需要建立科學的學術評價和考核機制等制度層面的支持,也有賴於學者的自我定位和自我反思。
  代表文獻
  《績點為王:中國頂尖高校年輕人的囚徒困境》,《三聯生活周刊》2020年9月19日。
  《人類學家項飆談內卷:一種不允許失敗和退出的競爭》,澎湃新聞,2020年10月22日。
  馮皓辰:《內卷化:一個學術名詞如何贏得考生、社畜和時代的共鳴》,界面新聞,2020年9月28日。
  李弦、吳姍:《“內卷化”效應的理解與破解》,中國社會科學網,2020年12月14日。
  黃宗智:《當“內卷”席捲中國?!黃宗智回應“內卷化”概念與“去內卷化”發展》,雅理讀書,2020年10月19日。
  賀雪峰:《注意社科研究“內卷化”傾向》,環球網,2020年8月26日。
  朱文輝:《學術治理的內卷化:內涵表征、生成機理與破解之道》,《高等教育研究》2020年第6期。
  九、“新冠”疫情加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西抗疫模式差異激發文化深思
  面對“新冠”疫情這一1918年大流感以來最嚴重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中國與西方展示了完全異質的防控模式。中國政府和社會迅速動員,憑藉強大的調度能力與嚴密的管控機制,率先控制住了疫情;而西方國家遲遲無法實施有效的非醫學防控,致使疫情持續蔓延。中西疫情治理模式的差異,促使學界從制度主義視角對比中國模式與西方體制,並進一步追溯其背後的深層文化根源。
  論者認為,中國對疫情迅速成功的處置,凸顯了中國治理體系的優勢。這一優勢離不開以儒家觀念為代表的文化心理基礎。“四海之內皆兄弟”“先集體後個人”的中國文化固然有很多弊端,但在應對重大突發公共危機事件時,卻有不容抹煞的意義。相反,西方疫情失控的本質是以個人權利至上為核心理念的自由主義的必然結果。就這一意義而言,這次新冠疫情極大地凸現了“文化”的差異及後果。如何從建設性角度展開中西方文化的深度對話,以共同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亟需中外學界深思。
  代表文獻
  單超:《中國抗疫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戰“疫”的國際貢獻和世界意義——國外人士看中國抗疫〉新書發布會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國際研討會”綜述》,《馬克思主義研究》2020年第8期。
  武漢大學國家發展戰略研究院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研究課題組:《抗擊新冠病毒疫情的中國經驗》,《學習與實踐》2020年第4期。
  趙鼎新:《新冠疫情與中國改革》,《文化縱橫》2020年第4期。
  朱安東、孫潔民:《新冠病毒、新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未來》,《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20年第4期。
  王明珂:《獵巫危機:對新冠肺炎的人文省思》,《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3期。
  葉祝弟、杜運泉、張蕾主持,何懷宏、鄧偉志、趙修義、沈國明、楊國榮、郭齊勇、孫向晨、陳忠、張成崗:《大流動、高風險社會的抗疫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方法論的視角(圓桌專欄)》,《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4期。
  唐皇鳳、黃小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彰顯政黨能力》,《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4期。
  鄒詩鵬:《文明考驗下的新冠疫情及防控》,《學海》2020年第3期。
  十、電視劇《大秦賦》熱播引發爭議,秦始皇及秦制評價再起波瀾
  2020年12月,央視播出歷史劇《大秦賦》,隨著劇情推進,評分高開低走,網路評價兩極分化。除了細節硬傷、改編失實外,最受爭議的是該劇試圖顛覆關於“苛政猛於虎”“天下苦秦久矣”的普遍認知,尤其是對秦始皇嬴政的過度包裝和美化,點燃了部分觀眾的不滿情緒,並再次引發了對秦朝及秦始皇功過是非的思考和討論。
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
重磅!2019-2020年度“中國人文學術十大熱點”評選揭曉!
電視劇《大秦賦》海報
  秦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由其奠定的郡縣制和皇帝制度,是中國古代國家構造的基本形態。如何認識和評價“秦制”及其背後的法家思想的歷史意義,幾千年來一直是敏感的話題。近年隨著簡牘等新材料帶動的細密研究,學界對秦朝的政治制度、日常政務和基層社會等諸多層面的認識日趨深入,但對秦制的評價,仍然存在分歧。有論者認為秦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皇權專制國家,其實際運作過程頗為複雜;也有論者著眼於秦代的基層控制,延續對“暴秦”的苛評。可以想見,對於秦制的關注與評價,在未來仍將是富有爭議性的話題。
  代表文獻
  王子今:《秦始皇陵考古與秦統一歷史意義的新認識》,《秦漢研究2020》,西北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侯旭東:《秦漢時代奠基中華二千年》,《中國經營報》2020年12月28日。
  劉三解:《秦磚:大秦帝國興亡啟示錄》,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20年版。
  辛德勇:《生死秦始皇》,中華書局2019年版。
  姜登峰:《秦亡——法家思想不可承受之責的探析》,《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9年第4期。
  宋潔:《“約法三章”新證——兼證“漢承秦制”之開端》,《文史》2019年第4期。
  王子今:《“秦暴”評議:以秦兼併天下的歷史輿論為對象》,《重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