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戲曲文化周是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文化活動,於2019年10月2日在北京園博園開幕。中國戲曲文化周自2017年以來每年持續在北京園博園舉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9年中國戲曲文化周
- 主辦單位: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
- 舉報地點:北京園博園
- 舉辦時間 :2019年10月2日至10月8日
2019年中國戲曲文化周是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文化活動,於2019年10月2日在北京園博園開幕。中國戲曲文化周自2017年以來每年持續在北京園博園舉辦。
2019年中國戲曲文化周是由文化和旅遊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的文化活動,於2019年10月2日在北京園博園開幕。中國戲曲文化周自2017年以來每年持續在北京園博園舉辦。活動內容戲曲文化周包括京劇、崑曲、評劇、河北梆子、黃...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評劇參與其中。名稱由來 評劇習稱“蹦蹦戲”或"落子戲",又有“平腔梆子戲”“唐山落子”“奉天落子”“平戲”“評戲”等稱謂,但最終以“評劇”之名聞名全國。“評劇”名稱的由來,說法不盡統一,一種說法是,該名稱由早期的著名女演員李金順所起。另一種說法是,該...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甘肅秦腔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寧夏演藝集團秦腔劇院有限公司、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猛進秦劇團獲得“秦腔”保護單位資格。傳承價值 秦腔是以漢族文化為主體,並與其他民族文化融合之產物,可以說是古代絲綢之路上諸族音樂文化交流的結晶,...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潮劇團、揭陽市潮劇傳承保護中心、汕頭市潮劇研究傳承中心(廣東潮劇院)、雲霄縣潮劇傳承保護中心獲得“潮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2年,潮劇(平和)被列入第七批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7年,主演網路劇《河神》,在劇中飾演郭得友同年,獲得網易年度有態度大賞年度最有態度人氣演員獎。2018年,其主演的年代情感劇《翩翩冷少俏佳人》、都市情感劇《南方有喬木》相繼播出;同年,主演青春愛情劇《親愛的,熱愛的》,在劇中飾演韓商言。2019年,出演劇情電影《中國機長》;9月6日,獲得智族GQ Men Of The ...
節目中成員們從上海出發一路沿江體驗,在長江這條黃金水道上迎接一個又一個“挑戰”,展現沿線各地的文化之美、建設之美、生態之美,攜手沿途美好生活的創造者、守護者,在奮鬥中收穫更多自信和勇氣。節目於2019年5月12日起每周日晚21:00在東方衛視首播,於2019年8月4日收官。 歷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男演員 共37...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戲曲晚會 《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戲曲晚會》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製作播出的綜藝性文藝晚會。晚會於2019年2月5日在中央電視台戲曲頻道播出。晚會列表 參考資料 參演嘉賓 參考資料 播出信息 參考資料
《中國戲曲》是2019年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傳寅。內容簡介 《中國戲曲》含發展歷程、藝術形態、名家名作三編內容。第一編探尋戲曲的起源,並提出新見;探討戲曲到底誕生於何時;對宋元戲曲南北分流、明清傳奇雜劇的文人化、清代的花雅爭勝、“革命樣板戲”進行分析。第二編在比較戲劇學的視野下展開論述...
1983年,主演新編歷史劇《慧梅》。1985年,主演劇目《皇帝與村姑》。1987年,主演越劇《神王戀》。1991年,退休,受聘為紅樓劇團藝術顧問。1996年,主演越劇電視連續劇《孟麗君》。2017年,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2019年4月,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10月26日,獲2019年“中國...
郭霄,中國內地京劇演員,畢業於中國戲曲學院戲劇戲曲專業。2019年,出演現代京劇《延安往事》。常演劇目:《寶蓮燈》《紅色娘子軍》《楊門女將》《大漠蘇武》等等。演藝經歷 2009年,主演中國戲曲學院復排《紅色娘子軍》。2011年,主演新編歷史劇《大漠蘇武》。2012年,參加新年京劇晚會為國家領導人演出《蝶戀花》片段。...
《紅娘》(2001年春節聯歡晚會)合作演員:郭達蔡明劉小梅 《假話真情》(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合作演員:嚴順開林永健劉小梅 《蘇三奇遇》合作演員:侯耀華朱世慧鄒德江 社會活動 劉桂娟十歲開始學戲,沒有進過中學、大學的課堂,但她喜歡讀書看報,加強自己的文化和文藝修養。1996年,中國戲曲學院開設中國京劇優秀青年...
2019年10月2日,在2019中國戲曲文化周上,崑劇參與其中。 豫劇 豫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是主要流行於河南省、河北、山東,流傳中國各地的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豫劇與京劇、越劇同為中國戲曲三鼎甲,傳承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已成為河南很有影響的戲曲劇種。豫劇...
2019年5月22日,與江蘇省演藝集團京劇院共同成立的“杜鎮傑工作室”揭牌儀式舉行;8月7日 ,於北京長安大戲院參加七夕節”經典折子戲專場,與史依弘合作演出了劇目《四郎探母·坐宮》;9月13日,參演了中秋節京劇名家名段演唱會,他表演了劇目《胭脂寶褶》選段。2021年3月19日起,與張慧芳領銜的2021年“尋夢·承澤...
2019年4月26日~5月1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作品沿革 2013年,李玉剛聯手梅帥元、葉錦添、方文山、常石磊等國內頂尖藝術家,著手打造個人第一場自導自演的歌舞劇《昭君出塞》,為了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詮釋王昭君,李玉剛與創作團隊重走三千多公里的「昭君出塞路」,考察沿途的風土人情,定位藝術風格,體會一路上的...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蘇劇”項目保護單位蘇州市蘇劇傳習保護中心評估合格。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57年4月,江蘇省蘇崑劇團參加江蘇省第一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莊再春、蔣玉芳獲演員一等獎,朱容和丁傑、郭音分獲演員二、三等獎,張繼青、柳繼雁獲青年演員獎。2019年11...
連續十幾年參加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2017年12月20日,袁慧琴被選為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2019年2月4日,2019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閆巍、袁慧琴、金不換、談元、趙媛媛、陳雪萍、曾小敏、孟廣祿、王珮瑜、胡文閣及少兒群體等表演戲曲《錦繡梨園》。獲獎記錄 1995年中宣部第五屆(1995年度...
2017年 主持《伶人王中王》第三季。2018年 主持《伶人王中王》第四季。策劃主持西安廣播電視台戲曲真人秀競技節目《擂響中華》和《醉梨園·最中國——全國戲曲名家展演直播周》。策劃主持河北衛視《誰與爭鋒——京津冀河北梆子十大名旦誕生記》。策劃主持湖北衛視大型戲曲文化欄目《戲碼頭》。2019年 主持《西安年·最...
在文藝演出、美術展覽、文化論壇、惠民巡演的基礎上,還舉辦了2019年國際青年漢學家研修計畫(西安)、2019國際現代藝術周、2019國際兒童戲劇周、西安數字互動娛樂周以及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省優秀劇(節)目展演5項專題活動,用文化藝術架起了國與國溝通的橋樑,彰顯了陝西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傳統與時尚完美...
2013年,08小百花班畢業匯報大戲《步步驚心》,飾雍正。2017年,獲浙江省“新松計畫”青年演員大獎賽金獎。2018年,參加湖南衛視春晚,與李玉剛合作表演《剛好遇見你》。2019年,第一部大戲《何文秀》首演。2021年,參加戲曲電視文化類節目《擂響中華》第三季“中國戲曲十大青年領軍人物誕生記”的錄製,榮獲總冠軍。2...
2016年參演電影《老九門番外之二月花開》。2019年參演電視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曾出訪土庫曼斯坦、法國、新加坡、美國、丹麥、克羅地亞、羅馬尼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多米尼加、阿根廷等。人物經歷 學藝經歷 1983年8月15日,牟元笛出生於吉林省吉林市的一個工人家庭,兒時就展現出對文藝的熱愛。1992年,牟元笛在吉林...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廣東漢劇傳承研究院獲得“廣東漢劇”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19年12月25日,梅州市振興廣東漢劇文藝基金會正式啟動成立。此舉旨在建立多元資金籌措機制,資助廣東漢劇發展和創新,保護漢劇文化資源,傳承漢劇藝術。2022年4月14日,在中國和模里西斯建交5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