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成長中的中國災害學”學術研討會

2019年3月2日,“成長中的中國災害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由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和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主辦,旨在對“成長中的中國災害學——中國災害研究七十年”課題的宗旨、目標、內容、任務以及撰寫體例、學術分工等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並為今年(2019年)11月在海南師範大學召開的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第十六屆年會作準備。來自中國地震局、中國社科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安徽大學、雲南大學、山西大學、西北政法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災害史研究領域的二十餘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上午的會議由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趙曉華教授,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余新忠教授分別主持。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就“成長中的中國災害學——中國災害研究七十年”課題作了說明。他指出,當前,災害史研究正面臨某種發展瓶頸,與國家防災減災救災的戰略需求間尚存有不小距離。而災害史研究最大的優長即在於其套用價值,在於一以貫之的資政精神和民生情懷。學界同仁應當高度重視和認真思考如何將學術研究同當代中國的防災減災事業結合起來,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更好地發揮災害史研究的獨特作用,增強災害史學界的學術話語權。鑒於此,在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之際,以“成長中的災害學”為題,發揮學科優勢,運用歷史思維,對中國災害學的成長曆程、研究機制、理論方法、學術貢獻、經驗教訓、代表論著、主要學者和研究機構等進行全面回顧和系統梳理,探尋進一步加強中國災害學研究的可能進路,推動構建新時代中國災害學理論體系,就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這項研究應從災害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出發,堅持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國際與國內相結合,文獻考察與口述、訪談相結合,為中國災害研究“作史”,給相關領域的著名學者和研究機構“立傳”,持續深入開展對海內外災害研究文獻的全面整理和數位化、對口述資料的積累和整理、對中國災害研究各領域進展情況的學術研究,以及政策建議和學術普及等工作。第一期工程計畫用三年左右時間,編制完成《中國災害研究七十年學術成果目錄索引》(約50萬字),撰寫出《成長中的中國災害學——中國災害研究七十年(1949—2019)》(約50萬字),並形成題為《中國災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約5萬字)的政策諮詢報告。目前,這項研究已經得到相關單位的重視和支持,被列入福建教育出版社“十四五”出版規劃。他真誠希望與會專家多為這項研究傳經送寶,使課題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順利推進、如期完成。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中國地震局高建國研究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程曉陶研究員,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範大學方修琦教授分別作了學術報告。高建國在報告中回顧了新中國災害研究的發展歷程,介紹了新中國減災工作的諸多重大成就,強調要繼續在天地生相互關係的視野下開展災害綜合研究,繼續向災害學習,彌補減災工作中的不足。他指出,應高度重視城市災害中的多災種和災害鏈監測,進一步發揮災害研究成果的資政功能。程曉陶對新中國治水工作及治水思路的幾次重要轉變作了梳理,指出1998年抗洪推動了我國治水事業的現代化,治水工作開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當前,我國水安全保障形勢依然嚴峻,城市水利工作面臨著從減輕損失到減輕風險的任務轉換,亟需有關學者運用歷史眼光,正確認識我國國情和社會需求,用更堅實的理論框架支撐國家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他還深情回憶了與徐乾清院士等老科學家的學術交往,呼籲對老一輩學人進行“搶救性”的史料挖掘。方修琦介紹了歷史氣候變化與自然災害方面的研究進展,從學界對歷史時期溫度重建、降水/乾濕重建、沙塵暴指數重建、颱風指數重建等方面的研究歷程展示了我國史料中豐富的災害記錄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他還從冷暖期與乾旱、冷暖期與寒冬事件、冷暖期與疾疫等角度,分析了學界對災害發生的環境演變背景的研究歷程。
下午的會議由夏明方教授主持。高建國研究員、程曉陶研究員,中國災害防禦學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原秘書長徐海亮教授,副主任方修琦教授、余新忠教授、呂娟研究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郝平教授(山西大學),秘書長趙曉華教授,副秘書長卜風賢教授(陝西師範大學)、安介生教授(復旦大學)、周瓊教授(雲南大學)、張偉兵研究員(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常務理事張崇旺教授(安徽大學),以及河北大學鄭清坡教授、山東大學賈國靜副教授、西北大學李鋼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學文姚麗博士、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王瓚瑋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宋儒等分別發言。他們結合各自研究經歷,從不同角度對中國災害研究的歷史與現狀作了評述,對“成長中的中國災害學”課題的框架設計、撰述原則、任務安排、經費籌措、人員動員、合作交流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會議認為,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廣大學人在災害研究各領域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影響深遠的研究,值得今人正視、重視,並加以認真總結。“成長中的中國災害學”這一課題,把災害學也作為歷史研究的對象,致力於在新中國的發展過程中考察相關研究的時空背景,挖掘其背後的理論源流、時代觀念、區域因素,總結不同歷史語境中的災害認知,使歷史學科在災害學理論體系建設中有所作為,努力為提高我國防災減災救災提供政策諮詢和歷史鏡鑒,具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和現實關懷。會議強調,災害學研究是在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的一系列實踐中不斷深化的,在追蹤“學”的同時,也要跟蹤“術”,更好地回答相關研究理論如何在實踐中產生,又如何運用到實踐當中,深入討論災害治理實踐中的理念和方法,正確評判其中的學術爭論和一些錯誤認識。同時,要將研究視野放到更大的時空背景中,對傳統時期、民國時期災害研究的理論和方法都要加以討論,關注災害研究理論和實踐的區域特徵,努力形成脈絡清晰、體系完備的研究結構和敘述框架。
此次會議上,學者們表示,通過此項研究推動新時代中國災害學理論體系的構建,是一項規模宏大的系統性工程。因此,要加強研究架構的頂層設計,確定分階段實施步驟,細化目標要求和責任分工。同時,注意發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優勢,在整合相關研究結論的同時,對七十年來災害學各領域的研究過程進行“深描”。另外,加強多學科的交流溝通,努力克服和減少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在自然科學相關理論、概念、方法和前沿動態等方面的認識盲點,提高研究的針對性和洞察力。在編制目錄索引、彙編經典文獻時,應首先確定取捨標準,形成取捨序列,優先選取未刊、稀見文獻。在對相關海外文獻進行整理時,應加強同海外相關學者和研究機構的聯繫,爭取獲得他們的幫助,同時藉助國內論著中對海外文獻的論述和引用,進行“按圖索驥”式的搜尋和整理。在進行口述資料積累時,注意擬定好訪談名單、採訪提綱,運用錄音、攝像等多種手段,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還要拓寬訪談內容,注意對相關學人的學術理念和研究方法的採訪,保護和整理好他們留存的珍貴史料;對少數民族的災害文化,也要加強考察和譯介。同時,注意引進和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文獻管理、知識圖譜等技術手段,對海量文獻實現計量分析和可視化呈現,使研究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內容更加簡明易懂。要聚焦“一帶一路”、雄安新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不斷提高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經過充分研討,會議在此前課題論證中提出的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歷史與現實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國內與國際相結合,文獻考察與口述、訪談相結合等原則基礎上,又明確了以下研究思路。一是綜合研究與專業研究相結合。既要密切關注和總結提煉災害綜合研究的學術進展,主要階段,重大標誌性人物、事件和研究成果,又要深入到災害學研究的各專門領域當中,探尋其各自的發展軌跡和理論特色,並注意分析綜合研究與專門領域研究間的相互關係,展現學科成長的完整歷程。二是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既要體現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特色,講好中國災害研究七十年的動人故事,又要自覺運用文獻整理、地圖繪製、資料庫等方面的技術手段,更加可視化、定量化地分析和展現災害學研究各領域的學術成果,同時對七十年間相關領域的各類文獻、論著開展定量分析,建設集成性資料庫,豐富研究形式,提高課題研究的精確度。三是區域與整體相結合。既要注意把握七十年間國家層面的災害學研究進展,又要充分考慮到我國顯著的區域差異、複雜的區域特徵,深入發掘區域性、民眾性的災害學研究理論、實踐成果和代表人物,探討區域經驗轉化為國家戰略和學術理論的過程和路徑,揭示各區域災害研究理論和實踐的交流互鑒情況,總結其間的經驗教訓。四是面與點相結合。既要在巨觀視野下總結概括我國災害學研究的主要成就、發展階段、研究特色,又要注意各個時期、各個地區、各個領域湧現出的代表性人物、論著、理論和方法,通過對個案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更完整地呈現我國災害學研究的整體情況,為課題增添更生動的學術信息。
會議建議各子課題圍繞上述目標,儘快開展工作,首先完成各自負責領域的文獻整理和目錄編制,隨後在此基礎上開展研究,力爭將初步成果提交今年(2019年)11月召開的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災害史專業委員會第十六屆年會討論。
此次會議上,海南師範大學歷史系主任史振卿副教授對第十六屆年會準備情況進行了介紹。在接下來的籌備工作中,準備加快工作進度,廣泛邀請海內外相關領域著名專家學者參與會議,儘快確定擬邀請的海外專家的名單和行程,加強與海南省應急管理廳等單位的對接,努力將本屆年會辦成一屆體現海內外災害研究最新進展和成果的高水平學術盛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