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東省流行性感冒中醫藥防治方案

2018年山東省流行性感冒中醫藥防治方案是中醫藥防治方案。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流行性感冒
  • 外文名:influenza
  • 別名:流感
  • 就診科室:呼吸內科
  • 多發群體:嬰幼兒、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礎疾病的患者
  • 常見發病部位:呼吸道
  • 常見病因: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
  • 常見症狀:發熱惡寒、咳嗽、咽喉痛、咳痰、全身酸痛、頭痛、乏力
  • 傳染性:傳染性大傳播速度快
  • 傳播途徑: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戊戌年運以火運為主,冬季風火之勢太過,冬季不寒,反為溫熱。冬季溫熱,最易發冬溫一病。臨床論治流感需遵《黃帝內經》中“審查病機,無失氣宜”的原則,並在此基礎上辨“機”用藥。
為發揮中醫藥防治流感特色優勢,保障人民民眾健康,結合我省情況,按照中醫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則,制定以下中醫藥防治方案,供參考。
一、病因病機
流感屬於中醫溫病範疇,由時疫邪氣所致。肺主氣,上通鼻竅,外合皮毛,邪襲肺衛,衛表失和,肺氣失宣,出現一系列衛表症狀,表現為表熱實證。若正氣偏虛,病邪由表入里,邪正交爭,臟腑功能失調可致邪毒入里化熱,進一步發展可灼傷氣營,成氣營兩燔之證。後期邪退正虛,可出現氣陰兩傷之證。
二、臨床症狀
通常表現為流感樣症狀,如:發熱惡寒、咳嗽、咽喉痛、咳痰、全身酸痛、頭痛、乏力等。部分病例或出現泄瀉或(和)嘔吐。小兒可出現厭食,高熱者可出現驚風抽搐。體徵主要包括咽部充血和扁桃體腫大。部分病例疾病來勢兇猛,突然高熱,病情迅速進展,邪陷心包,甚至亡陰、亡陽,出現厥脫導致死亡。
三、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本病初起邪熱犯衛,屬表熱實證,而後熱毒襲肺,並可灼傷氣營,後期邪退正虛,氣陰兩虛。
治療原則:根據疾病階段的不同,適時選用疏風解表、清肺解毒、清氣涼營、益氣養陰,健脾和胃之法。小兒、老年人及孕婦等特殊人群按照以上辨證論治原則,根據各個群體的生理特點不同,治療時應分別應對。小兒易驚風或夾食積,治宜熄風止驚或消食化積;老人正氣虧虛,治宜祛邪兼以扶正;孕婦注意安胎。
證治分類
1.邪熱犯衛
症狀:發熱惡寒或未發熱、咽紅不適、肌酸乏力、或輕咳,舌淡紅,苔薄,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
參考方藥:金銀花18g、連翹15g、竹葉9g、荊芥6g、薄荷6g(後下)、桔梗6g、牛蒡子9g、蘆根18g、炒杏仁9g、生甘草6g。
2.熱邪襲肺
症狀:發熱、咳嗽頻劇、痰粘稠或黃或有血絲、咽喉腫痛、口渴、目赤、噁心嘔吐、腹痛泄瀉,舌紅或絳,苔黃或膩,脈滑數。
治法:清肺解毒
參考方藥:生麻黃9g(先煎去沫)、炒杏仁9g、桔梗12g、生石膏30-50g、黃芩12g、金銀花30g、連翹12g、蒲公英30g、沙參12g、生甘草10g。
3.氣營兩燔
症狀:壯熱、咳嗽氣急、胸悶喘促或胸脅脹痛、煩躁不安、甚者神昏譫語、口渴欲飲、溲赤、便乾,舌紅絳,苔黃,脈細數。
治法:清氣涼營
參考方藥:水牛角24g(先煎)或羚羊角粉1g(沖服)、玄參12g、生地15g、麥冬12g、金銀花30g、連翹15g、黃連9g、梔子12g、赤芍9g、丹參12g、瓜蔞18g、生甘草6g。
4.正虛邪退
症狀:倦怠乏力、口乾、多汗、食慾欠佳,舌紅苔少,脈細無力。
治法:益氣養陰,健脾和胃
參考方藥:淡竹葉9g、生石膏15g、黨參15g、麥冬15g、炒甘草6g、粳米30g。
四、中藥煎服方法
1.煎藥用具:儘量使用砂鍋、搪瓷、玻璃、不鏽鋼具,忌用鐵、鋁、銅器。
2.先將中藥用冷水浸泡30分鐘,加水量一般超過藥面2-3厘米。
3.(頭煎)先用大火(武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騰15-20分鐘左右,倒出。
4.(二煎)再次加水,剛浸過藥面即可。大火煮沸,再用小火(文火)保持沸騰15-20分鐘左右,倒出。
5.若有特殊用法的藥物,注意藥物的特殊用法,如先煎、後下、包煎、沖服等。
6.兩次煎出液混合後分成兩份服用。
7.每日一劑,煎二次(頭煎、二煎),早、晚各服一次。
8.飯後30分鐘服藥。
五、預防調護
治療期間應認真護理,注意觀察病情變化,謹防高熱動風、邪陷心包、合併或繼發其他疾病等。
流感以預防為主,3至4月份晝夜溫差大,是流感易發期,推薦既能益氣補虛,又能清心肺之熱的方劑如下:麥門冬9g、清半夏6g、鐘乳石5g、桑白皮5g、白芷3g、紫菀6g、淡竹葉3g、太子參5g、生甘草5g、生薑3g、大棗5g,毎日一劑,水煎10分鐘或泡水代茶飲。
另應注意下列預防方法:
1.“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應注意適時增減衣物。儘量減少到人員密集場所逗留時間;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更衣。
2.“食飲有節”。飲食清淡、規律,多喝水、多食用水果蔬菜及牛奶、雞蛋等,提高機體免疫力。
3.“起居有常”。人應順應自然界的變化,作息要規律,適當鍛鍊身體。
4.“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要做到心神安寧,情志舒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