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為: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
相關詞條
-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2018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為:廣東英德市青塘遺址、湖北沙洋縣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延安市蘆山峁新石器時代遺址、陝西澄城縣劉家窪東周遺址、四川渠縣城壩遺址、河北張家口市太子城金代城址。2019年1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
- 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9年3月29日,“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北京揭曉。入選項目 1.河南欒川龍泉2號洞舊石器時代遺址 2.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3.山東定陶何樓新石器時代遺址 4.湖北保康穆林頭新石器時代遺址 5.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時代遺址 6.浙江江山山崖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7.四川鹽源皈家堡新石器時代遺址 8.浙江德清中初鳴良渚...
- 劉家窪遺址
分為“列土分邦”“小國之光”“萬流歸宗” 三個單元,共展出文物精品175組300餘件。保護措施 2019年3月29日,劉家窪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2019年10月7日,劉家窪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遊信息 劉家窪遺址位於陝西省渭南市澄城縣王莊鎮劉家窪村。
- 蘆山峁遺址
2019年3月29日,蘆山峁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建築格局 “大山樑”為蘆山峁遺址核心區,其由北向南依次為寨子峁、小營盤梁、二營盤梁、大營盤梁。每座台基之上坐落著規劃有序的圍牆院落和建築群,相當於4座相對獨立且聯繫密切的小型夯土台城。大營盤梁人工台地南北長約160米,東西寬約100米,是...
- 孟圖神廟遺址
2018年11月29日下午,中埃盧克索孟圖神廟聯合考古項目正式開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考古隊首次赴埃及進行考古挖掘。在孟圖神廟遺址舉行的開工儀式上,埃及文物部盧克索地區負責人穆罕默德·葉海亞·耶瓦達說,中國在考古領域處於世界一流水平,相信本次埃中合作將獲得重大發現,取得豐碩學術成果。中國駐埃及大使館文化...
- 2018-2022年河北十大考古發現
根據考古新發現並結合歷史文獻,推定該遺址為金代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夏捺缽的泰和宮。其雙重城垣選址理念,主體建築呈中軸分布、前朝後寢的布局等對金代捺缽制度、行宮選址與營建研究具有重要學術意義。評選意義 “‘2018-2022年河北十大考古發現’自今年4月份展開評選,至6月初評選結束,河北省文物局專家從近30個...
-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今日開啟![期待]】國家文物局訊息,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於今日展開評選,共有22個項目入圍,最終評選結果預計明天(3月28日)揭曉。具體都有哪些考古項目入選本次終評,戳視頻↓一起了解 文化中國 5072播放 04:18 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聚焦宋元兩代中原等地考古成果...
- 國寶·發現
武漢,是中國歷史最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燦爛的歷史文化為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了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聞名遐邇的黃鶴樓、晴川閣、古琴台等構成了一道道靚麗的城市風景線。千年黃泗浦 黃泗浦遺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2019年,黃泗浦遺址入選“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在張家港市,傳說黃泗浦遺址和鑒真東渡有...
- 中國東漢皇陵
公元二十五年,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採用了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宗法制度,特別重視喪葬禮儀,祭祀先祖。劉秀為適應政治上的需要,把豪族注重祭祀祖先祠堂的辦法加以擴大,運用到陵寢制度中。2018年4月10日,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入選“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發展歷史 西漢時期寢殿一般建築在陵園之中,...
- 中國考古學年鑑2018(中國社會科學年鑑)
《中國考古學年鑑2018(中國社會科學年鑑)》是2020年6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考古學會。內容簡介 《中國考古學年鑑2018》收錄了該年度中國考古學研究、考古文物新發現、學術動態、考古教學、考古學文獻資料目錄等資料。時代上迄舊石器時代晚期,下至明清時期,是適合廣大文物工作者和愛好者閱讀的...
- 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3月20日 1、滎陽青台遺址發掘(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二里頭遺址宮殿區東北部5號基址發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3、新鄭鄭韓故城遺址發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4、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鄭州大學歷史學院)5、宋東京城順...
- 發現黃帝城:涿鹿故城及周邊遺址考古工作報告2014-2018
《發現黃帝城:涿鹿故城及周邊遺址考古工作報告2014-2018》是202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涿鹿縣位於河北省西北部永定河上游,隸屬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歷史悠久,舊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約在4700年前,涿鹿一帶發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和“阪泉之戰”。 本報告為作者與...
- 裴李崗文化(中國新石器時期文化)
是新石器時期中國黃河流域一帶的一個中原文化,由於最早在河南新鄭的裴李崗村發掘並認定而得名。該文化的分布範圍,以新鄭為中心,東至河南東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別山,北至太行山。根據考古學家對於在1977年首次挖掘的文明的鑑證,當地文化平均開始於公元前5千年,最早的甚至遠至公元前8千年。迄今,發現裴李崗...
- 河姆渡遺址(浙江省寧波市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遺址的發現,為中國史學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依據,證明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1982年2月23日 ,河姆渡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8年6月,河姆渡遺址被浙江省文物局公布為第二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2020年5月,河姆渡遺址入選首批“浙江文化印記”名單。2021年10月18日,...
- 雞叫城遺址
雞叫城遺址,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涔南鎮雞叫城村,城內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是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雞叫城遺址屬新石器時代屈家嶺、石家河文化時期遺存(距今約5300~4000年)。1998~2007年、2018年~2021年,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城遺址呈圓形,垣壑仍存。城四周築有土城牆,現殘高2~3米,城牆四面各存一豁口...
- 裴李崗遺址
1979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又對裴李崗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先後三次發掘面積共3000多平方米,發掘墓葬114座、陶窯1座、灰坑10多個。2018~2021年,重啟考古工作,對裴李崗遺址進行了新的發掘工作,在遺址西部發現了堆積的舊石器晚期遺存。遺址特點 裴李崗遺址處於嵩山東麓山前崗地,屬舊石器晚期至新石器...
- 古人類化石
研究發現 2016年6月9日,印度尼西亞弗洛勒斯島,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University of Wollongong)研究人員稱在弗洛勒斯島上發現了比“霍比特人”年代更久遠的古人類骨骼化石,可以追溯到大約70萬年前。這些化石包含了頜骨碎片和6顆牙齒,至少來自3個小型古人類個體。榮譽 2018年2月,中國發現新型古人類化石,榮獲科技部...
-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
2013年,銅錄山古銅礦遺址被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8年,銅錄山古銅礦遺址入選第二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2021年10月18日,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2024年2月,入選全國考古遺址保護展示十佳案例。歷史沿革 銅錄山古銅礦遺址的采冶年代始於商代(前16世紀—前10世紀),開採時間可追溯到夏朝早期(前21...
-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第四階段(2013—2018年)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對第三階段設定的年代、環境、生業、都邑和聚落反映的社會結構以及整合研究等幾大課題繼續開展研究,在此基礎上形成第四階段結項報告。第五階段(2020—2024年)這一階段仍然延續探源工程前四階段的方針和技術路線,將近幾年新發現的距今5500年到3500年的重要遺址納入...
- 吉仁台溝口遺址
吉仁台溝口遺址考古項目,獲評國家文物局“2016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和中國社會科學院“2016年六大考古發現”。吉仁台溝口遺址考古項目,獲評中國“2018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吉仁台溝口遺址考古項目,獲評國家文物局“2019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保護措施 2019年10月7日,吉仁台溝口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
- 周口店遺址(北京市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民國十五年(1926年),對民國十二年(1923年)出土物進行整理,並將北京猿人遺址發現的2枚人類牙齒化石命名為“北京人(Peking Man)”。民國十六年(1927年)3月27日—10月18日,由瑞典古脊椎動物學家B·步林和中國地質學家李捷主持,對周口店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考古發掘,並將原編第53號地點改名為“周口店第...
- 人字洞遺址
8月18日上午,“中科院古脊椎所人字洞科考工作站”和“中科院古脊椎所繁昌科研科普基地”在繁昌揭牌。本次發掘利用航拍、全站儀等最新的科技手段,對人字洞遺址本體的原生堆積開展細緻的考古學發掘,在地層中採集了十餘件珍貴的人工石製品,發現一具成年個體中華乳齒象的門齒、下頜骨、前肢骨、掌骨和指骨化石,這是人...
- 海昏侯墓
2021年10月18日,海昏侯墓入選全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2023年12月15日,江西南昌海昏侯劉賀主墓面向公眾開放,回望大漢文明又多了一扇窗。2023年12月15日,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主墓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歷史沿革 2011年3月,江西省文物部門接到民眾舉報,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附近山上有一座古代墓葬遭到...
- 七星墩遺址
考古發掘 2018年3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全面展開對七星墩遺址的調查勘探工作,主要對遺址內圈南城牆進行了解剖發掘。考古隊初步確定,七星墩遺址有內外兩圈城、壕,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超過湖南澧縣雞叫城(總面積約22萬平方米)。所獲榮譽 2021年1月11日,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候選項目名單。2021年...
-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
2019年3月25日-2019年10月18日,在義大利圖拉真市場及帝國廣場博物館展覽;共展出來自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為主的8家文博機構收藏的145件(組)精美文物及複製品,其中包括三星堆、金沙遺址、新都馬家大墓、商業街船棺葬等重大考古遺址文物,許多展品屬考古新發現和文物保護新成果首次面世。所獲榮譽 2020年5月,...
- 晉侯鳥尊(山西博物院的“鎮館之寶”)
晉侯燮父、武侯、成侯、厲侯、靖侯、僖侯、獻侯、穆侯、文侯。2018年5月9日,在參加了為期10天的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特展《尋真——北京大學考古教學與科研成果展》後,被譽為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的晉侯鳥尊平安返回太原市,此次隨晉侯鳥尊返回的還有其尾部象鼻本身殘缺的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