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鋼結構發展高峰論壇

2018年4月14日上午,2018中國鋼結構發展高峰論壇在海南澄邁召開。1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20餘位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和業內人士,結合“一帶一路”和“海洋經濟”發展戰略,圍繞“海洋鋼結構產業發展”、“海洋工程結構技術創新”、“發展我國海洋工程”三個主題,就發展海洋鋼結構產業、影響海洋工程結構特別是鋼結構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及我國海洋工程發展深入探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8中國鋼結構發展高峰論壇
  • 會議時間:2018年4月14日
  • 會議地點:海南澄邁
歷史背景,論壇共識,舉辦單位,

歷史背景

據介紹,已成功召開兩屆的中國鋼結構發展高峰論壇,形成了院士建議和論壇倡議,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為大力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築和鋼結構橋樑建設快速健康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中國工程院周緒紅院士表示,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鋼鐵產量占全球鋼產量一半。鋼結構以其獨特的優勢,未來在國際、國內兩大市場將迎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目前,我國鋼結構產量超過6000萬噸,是名副其實的鋼結構大國,但鋼結構產能利用率平均在60%-70%,存在產能過剩和產能轉移等問題。
“當前,我國能源發展正處於深刻變革和重大調整的關鍵時期。為應對氣候變化,能源戰略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而為實現這一戰略目標,需要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根據《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 2020 年,全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 1000 萬千瓦,建設規模巨大。但是,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與國外已開發國家相比,海上風電設備鋼結構技術還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周緒紅院士說,中國工程院開展了“海上風電基礎設施發展及工程對策研究”等諮詢研究項目,以期提出相應的對策和解決方案。
據預測,除海上風電工程以外,在發展海洋經濟中,海上油氣鑽井平台、大型浮式結構、深海養殖裝備、海洋牧場結構、跨海大橋、海底隧道、島礁建設等領域將大量採用鋼結構或者組合結構,未來幾年,海洋鋼結構用量將超過1000萬噸。但是,在海洋鋼結構工程技術方面,特別是適應海洋性氣候方面,還存在著材料及其高性能結構體系、防腐抗風防災技術、裝配式建造、標準化部品部件以及產業化等迫切需要解決問題。對此,中國工程院聶建國院士和岳清瑞院士分別就“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在海洋工程結構中的套用研究”、“我國海洋工程結構發展的一些思考”在論壇上做了主題報告。

論壇共識

據悉,本次論壇到會院士、專家達成了發起成立海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和發起成立海洋鋼結構產業發展聯盟的共識。
與會專家認為,目前在發展海洋工程特別是海洋工程結構方面,存在著材料、體系、技術標準、產業化等方面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此,論壇提出成立立足海南、輻射全國的海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的倡議,重點加強基礎理論研究、海洋工程材料研究、海工結構高效防腐和防護技術研究、新型海工結構構件和體系研究,加快推進海工結構標準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
與會專家認為,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海洋鋼結構套用比例不高,特別是圍繞著海洋鋼結構的產業鏈還沒有形成。為此,論壇提出在中國鋼結構協會成立海洋鋼結構產業發展聯盟的倡議。首先,建立推廣海洋鋼結構的工作協調機制。建立由政府、行業協會以及相關骨幹企業參與的海洋鋼結構推廣套用工作協調機制,協調組織開展海洋鋼結構有關的鋼材、標準、政策以及示範工程建設,全面提高我國海洋鋼結構套用水平,為“一帶一路”和“海洋經濟”發展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