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今天在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在亞太33個地區中,新加坡蟬聯冠軍;中國板塊整體表現亮眼,香港、上海、北京和廣東4個地區進入前十,其它多個地區也均有進步。
亞太知識競爭力指數是在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競爭力中心支持下,由上海市知識競爭力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國際競爭力中心亞太分中心、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研製完成的,自2010年起連續發布,今年是第八年。
該指數對亞太33個領先地區用19項指標進行評估,綜合反映了各地區將知識資本轉化為經濟價值和居民財富的能力。今年居於前十位的地區依次為:新加坡、香港、東京、首爾、上海、蔚山、北京、廣東、以色列和愛知。
上海交通大學套用經濟系主任、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羅守貴教授介紹說,2008年美國爆發金融危機之後,歐洲相繼爆發了主權債務危機,導致近十年來世界經濟始終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新興經濟體比較集中的亞太地區雖然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知識經濟發展亮點在多個地區湧現,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越了已開發國家。不僅新加坡繼續蟬聯冠軍,前十名中新興經濟體占據了七席,相比之下,發達經濟體中僅有東京、以色列和愛知三個地區排在前十。
該指數選取的33個地區中,包括中國大陸11個省市和香港、台灣兩地。入選省市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帶,中西部僅有湖北、重慶兩地。今年中國板塊整體表現亮眼:香港、上海、北京和廣東四地進入前十,其它多個地區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其中福建前進三位,天津、浙江、重慶和湖北各前進兩位,山東和遼寧均前進一位。
8年前上海第一次上榜時,排在第19位;目前已是連續四年闖入前十名,今年繼續位列第五。羅守貴教授將上海的進步歸結為四個方面的原因:首先,上海加大了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力度,本年政府人均R&D投入排名第六,並且已基本建成國內最完善的區域科技創新體系。其次,上海高度重視人才在創新中的作用,集聚和培養了數量可觀的各類創新型人才。第三,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對創新的支持開始發力,上海的人均私人股權投資今年排名第二。第四,上海的知識密集產業優勢明顯,其千人汽車與機械工程就業人數排名第三、千人IT就業人數排名第四,顯示出經過多年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努力,初步建立起了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優勢。
羅守貴教授認為,中國充分認識到傳統經濟成長方式的重重弊端,正通過“雙創”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儘管困難很大,但在這一過程中,上海、北京、廣東等地區知識經濟的發展勢頭甚至超過了眾多已開發國家。中國有信心跨過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