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災害史料整理與數據挖掘”學術研討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7“中國災害史料整理與數據挖掘”學術研討會
  • 召開時間:2017年5月13日
  • 主辦單位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 地點:中國人民大學
  • 主題:中國災害史料整理與數據挖掘
2017年5月13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暨生態史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災害史料整理與數據挖掘”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來自國內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出版單位的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應邀與會,就中國災害史料的收集、整理與等級量化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討論,對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代災害紀年暨信息集成資料庫建設”的進一步修改完善提供了建議。
會議開始時,“清代災害紀年暨信息集成資料庫建設”項目負責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夏明方教授,歷史學院副院長、清史研究所所長朱滸教授分別代表課題組和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對與會專家的撥冗蒞會表示熱烈歡迎。朱滸教授表示,自“清代災害紀年暨信息集成資料庫建設”項目立項以來,歷史學院和清史研究所始終給予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目前,課題組在夏明方教授的主持下,已經開展了大量工作,但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得到更多智力資源支持,希望與會專家的真知灼見能夠為項目的下一步工作提供更多啟發。夏明方教授指出,災害史研究關注的是自然與社會間的相互關聯,也就需要將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更緊密地結合起來。課題組自組建以來,也一直圍繞這一目標進行著探索和嘗試。他對在項目開展過程中為資料庫建設付出大量辛勤工作的北京師範大學方修琦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表示感謝,並希望這次會議能夠進一步推動多學科間的溝通交流,幫助本課題研究取得更大進展。
隨後,會議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的會議主要由與會專家介紹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在災害史料整理與挖掘中取得的新成果、新進展、新經驗,分析和研討存在的問題與今後的發展進路。上海交通大學陳業新教授、復旦大學楊煜達教授對學界當前在災害史料整理、運用及等級量化等方面的工作作了全面分析與評述。陳業新指出,開展災害史料的等級量化工作不僅在理論上十分必要,而且也具有實踐上的可能。他認為,僅對災害進行定性描述,往往容易出現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等問題,而中國災害史料文獻豐富、綜合、全面的特點,則為等級量化工作創造了條件。目前學界在災害等級量化工作中,除使用災年(次)統計外,還引入了指數法、成災率計算、距平法、比值差值法、綜合分析法、災度劃分法等多種方法,《中國近五百年旱澇分布圖集》就是採用綜合分析法的代表著作,具有重要的資料價值和方法意義,但也存在缺陷。他認為,今後開展災害等級量化工作,應全面關注致災因子、孕災環境、承災體三個要素,以州縣為單位,綜合依據氣象、災象、災區、災期、災情等方面的文獻記載將災害劃為7級,對於特大災害則可進行個案處理;同時,對於年度水旱災害,應分別進行等級劃分,充分考慮定級標準中的區域差異,著手進行歷史水旱災害空間分布圖集的繪製。
楊煜達從歷史地理研究角度指出,災害史料是歷史地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類型。當前史料中幾乎包含了所有與災害有關的信息,還包含了史料記錄者的主觀選擇和資料體系的變化,研究者在運用史料過程中必須關注史料的系統差異,包括在時空分布上的差異,不同資料的信息特點、可靠性、豐富程度等方面的差異,史料本身記錄數量、記錄方式與信息特點等方面的時空差異等;還應根據不同研究問題對史料的時間和空間尺度加以注意。他認為,在歷史地理研究中進一步利用災害史料,首先應關注災害的單位,只要是在一定時間、空間單位內發生的某種災害,都應記為1次災害,對於不同解析度的史料,則應在邏輯自洽的前提下使用不同的單位;對於災害的分級,則應具有明確的學術意義,滿足時空上的一致性,將研究區域劃分為一定的地域單位,減少模糊和難以定級的情況。
中國科學院戴君虎研究員、西北大學李鋼副教授、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張偉兵高級工程師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梳理了在氣象物候、蝗災、旱災等領域史料收集整理和信息集成方面的工作進展和主要經驗。戴君虎指出,物候期是全球變化的重要指示體。我國各類史料中留存著諸如動植物、農業活動、周期性氣象和水文事件等物候信息,具有時間、地點信息準確,解析度高的特點,亟需對其進行科學提取和有效利用。他強調,要把握好物種鑑定、物候期判別、物候事件時間和地點判定等關鍵步驟,運用地理學、生態學等學科的知識和方法,充分考慮文獻的形成背景、不同時期的物候差異,運用物候規律,結合多種文獻對勘,不能盲從於文獻記載。他指出,竺可楨先生對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的重建,已經為後世學者提供了有關集成研究的成功範例。國外學者Aono、Chuine等學者則分別利用日本櫻花盛花期記錄和法國Burgundy葡萄對日本和法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進行了重建。我國學者目前也在關中地區隋唐時期冬半年溫度重建、過去170年中國東部歷史物候變化研究等問題上進行著探索。他還建議組建災異物候數據信息系統,通過學科交叉實現物候信息在信息集成資料庫中的分析和演示。
李鋼指出,蝗災研究是災害史研究中的重要內容,當前推進蝗災史研究,應通過多學科交叉滲透,綜合運用數理統計與GIS空間分析及可視化的技術方法,對我國歷史蝗災/蝗區分別開展“面—線—點”逐步聚焦研究,加快構建歷史蝗災序列、編繪歷史蝗災地圖集、研製歷史蝗災信息系統。他分別介紹了目前蝗災研究在空間分析及可視化、蝗災代次序列構建、重大蝗災事件,以及蝗蟲“親水性”、旱蝗關係、“蝗”與“蝻”的關係、蝗蟲遷飛擴散特徵等方面的研究進展,指出當前研究呈現出可視化與計量化、集成化與精細化、差異化與多元化的特點。他認為,進一步推進蝗災研究,應建立和完善中國歷史蝗災記錄資料庫,關注蝗災與水系的關係,開展對蝗神廟的研究,並通過物候觀測、田野調查、實驗分析等方法進一步實現研究的古今融通,同時積極借鑑相關學科的理論和方法。
張偉兵介紹了明清以來山西旱災史料整理和研究的進展。他指出,在研究山西旱災時,主要運用了清宮檔案、明清方誌、明清實錄、氣象局資料、民國水利剪報等史料,對這些史料進行量化的主要步驟是以縣級行政區文獻資料為基礎,將旱災劃分為四個等級,並選擇明清以來比較穩定的縣級政區作為空間單元,將山西全境分為108個空間單位,通過對等級的賦值建立年度災情的“旱災指數”。他進而分別選取1470—2000年間發生在山西境內持續時間最長和影響最大的1633—1642年大旱和1876—1879年大旱介紹了史料量化分析的主要成果。他指出,通過對文獻的量化處理,可以發現1633—1642年乾旱面積占全省一半左右,還可通過對斷流河流的空間定位,計算出河流的斷流長度;在研究1876—1879年大旱時,則根據大量清代雨雪分寸記錄,對文獻所載數據進行換算,進一步對旱情程度和不同年份受災情況進行量化分析,克服文獻描述的不足。他還介紹了他參與的災害信息系統的建設情況,強調該系統應實現行政區查詢、年代查詢及組合查詢、典型特大場次查詢等功能。
陝西師範大學潘威副研究員、香港科技大學裴卿助理教授分別介紹了他們通過對災害史料的集成處理,在清廷黃河修治、遊牧民族遷徙等方面所作的實證研究。潘威指出,以往有關清代河務的研究對歲修缺乏關注,難以反映國家河務財政管理的情況,而順治朝作為清廷治理黃河的開端,也往往為研究者忽略。他通過對現存的《黃河歲修冊》的集中整理,指出其中涉及順治“歲修”的清代奏摺總共約80件左右,記錄了順治五年至順治十七年的38次“歲修”工程的詳細情況,是研究明清之際河政和黃河變遷的重要且寶貴的資料。他據此梳理了明萬曆以來朝廷關於“歲修”問題動議和實踐,分析順治初年清廷的黃河治理難題,從管理機構、勞動力、經費等方面對順治朝歲修作了考辨,指出順治時期的黃河“歲修”並非康熙之後的歲修制度,其項目和銀額都不固定,直到康熙晚年,清廷才將河工歲修銀與地丁銀直接掛鈎,“歲修”用銀的定額化才開始出現。他還介紹了他參與的“數字歷史黃河”平台的建設情況。裴卿試圖在地緣政治研究中引入定量分析,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運用環境人文主義的理念,重新審視中國古代遊牧民族遷徙和地緣政治變遷。他對歷史時期降水量進行重建,並將遊牧民族的移民次數和方向、農業帝國的緯度和平均面積、農業帝國與牧業帝國(民族)的戰爭次數與緯度、牧業帝國(民族)的南侵次數和農業帝國的北侵次數等作為對地緣政治進行量化分析的主要指標,認為中國歷史時期地緣政治與降水量的變化,在長期尺度上是基本一致的。
第二階段會議圍繞“清代災害紀年及信息集成資料庫建設”項目的進展情況展開研討。夏明方教授介紹了資料庫建設的總體思路和基本構想。他強調,在學界相關工作的基礎上,對清代災害信息進行更大規模和範圍的整合與集成,對有關數據進行更加深入細緻的處理,將有助於提高災害史研究的整體水平。清代災害信息集成資料庫建設自立項以來,始終堅持以下原則,即全要素(涵括災害在自然和社會層面的所有要素)、全災種(收錄所有有記錄的災害)、全過程(關注災時、災前、災後,以及時人的災害認知等多方面情況)、全文獻(實現與清代災害有關的文獻和實物資料的全面收錄)、全功能(涵蓋目前技術能夠開發的各類功能)、全歷史(創造條件將時段從清代擴展到整個歷史時期)、全地域(按照歷史時期的疆界處理史料和討論問題)。他真誠歡迎學界同仁為資料庫建設獻計獻策,使之真正成為可以眾籌、眾建、眾享的信息平台,成為廣大災害史研究者的“全家福”。
隨後,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研究生趙琬一介紹了資料庫建設的進展情況和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與會學者對資料庫建設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他們表示,建設清代災害史料的信息集成資料庫意義重大。從目前進展看,資料庫整體框架設計合理,數據體量龐大、信息全面,且具有較好的擴展性,有必要開展進一步開發建設。與會學者認為,要充分借鑑國內外優秀資料庫的建設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擴展和完善資料庫功能,提高導出功能的多樣性和便利性;要滿足不同用戶的多元需求,進一步簡化和美化使用說明和信息界面,照顧不同軟體的兼容性;要提高地圖的準確性,注重原始文獻的導入和呈現,加強對海關檔案、外國報刊等外文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考慮對一些特殊問題進行欄位擴充;要進一步明確資料庫的功能定位,注意其與信息平台的區別,進一步凸顯資料庫的優長;要拓寬資料庫的社會套用出口,實現學術研究與社會普及的良性互動。課題組成員朱滸教授、方修琦教授、南開大學余新忠教授、中國政法大學趙曉華教授也作了發言,他們對與會專家的意見建議表示感謝,強調災害研究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課題組要進一步積累史料,在具體歷史情境中認識和處理數據,在實際研究工作中檢驗資料庫建設成效,讓大數據更有質量;要加強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爭取將資料庫早日建成惠及學林和社會各界的高水平信息平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