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帶一路視野下的圓明園”學術研討會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圓明園學會在北京國際大廈召開了紀念圓明園罹劫157周年暨“一帶一路視野下的圓明園”學術研討會。中國社科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師大、北林大、北工大、北京建築大學、天大建築學院等科研院所教授、中國圓明園學會的顧問專家及會員代表、社會知名人士、人民網等主流媒體、出版界人士等出席了會議。
2017年是圓明園建園310周年,中國圓明園學會決定在圓明園罹劫157周年紀念日,又時逢黨的十九大召開之日,舉辦主題為“紀念圓明園罹劫157周年暨‘一帶一路’視野下的圓明園”,具有非常特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高峰論壇發表主旨演講指出:“古絲綢之路綿亘萬里,積澱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
張騫出使西域開創了影響世界的“絲綢之路”,它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交流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這是古老中國“和合”文化的體現,是中國文化“有容乃大”的體現。圓明園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座皇家園林,它既是中國古代文化集大成,又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歷史見證!它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開放包容。這種和合文化、有容乃大中華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世界的人類偉大精神!西方“大航海”時代的殖民主義帶來的是人類文化遺產~圓明園被焚毀、破壞!當人類進入“地球村”時代,當“利益共同體”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訴求之時,中華民族的傑作圓明園所凝練的和合文化、有容乃大精神,在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一帶一路”構建的21世紀,需要更為彰顯!
2013年,中國政府在古絲綢之路的基礎上,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以與沿途國家建立經濟文化發展的共榮圈,受到有關國家的熱烈歡迎,迄今已有7個地區、54個國家積極回響我國的倡議。在這一關係著國家富強的戰略宏圖中,圓明園以其“萬園之園”的歷史聲譽、萬劫不復的罹難遭遇以及何去何從的現代尷尬引起國際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的格外關注,在未來國際文化交流和旅遊產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無論是過去還是現代,圓明園都是一帶一路上的一盞明燈!
無論是圓明園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還是圓明園的當代價值和當前使命,都說明圓明園遺址和圓明園文化遺產保護的急需廢墟不僅是美,更是歷史見證,是我們這代人留給子孫後代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只有一代又一代真實完整保護遺存的責任和使命。
為此,中國圓明園學會及與會專家強烈呼籲:
一、圓明園遺址應作為國家的一號工程之一,得到政府高度重視,儘快提高管理規格,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嚴加保護和管理。必須儘快停止一切以各種名義進行的破壞焚毀罪證的“整修”,嚴格執行文物法,實行整修終身問責制。
二、儘快由政府牽頭,組織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中國圓明園學會等專業社會組織的國家級專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代表,論證圓明園的價值,提出具體方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並儘快申遺成功(在全國到處申遺的熱潮中,唯一符合世界遺產所有標準的圓明園卻在之外,故必須提高認識)。
三、圓明園罹劫是震驚世界的重大事件,是中華民族命運的重要轉折點,至今大量圓明園文物仍流失海外。圓明園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課堂,中國小課本不僅要恢復圓明園歷史課內容,還應該加強圓明園代表的中華優秀園林、建築、文化藝術等的內容,勿忘國恥,也要增強民族自信和自豪感。焚毀劫掠圓明園事件,並不是記住仇恨,中外都要從中汲取歷史教訓。建議將圓明園建成人類文明特殊紀念日,10月18日作為國家紀念日——世界和平日。
此次學術研討會由中國圓明園學會名譽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著名考古專家劉慶柱先生主持,五位專家代表在會上做了主題發言。他們是中國社科院研究員、蘇黎世大學榮譽博士、中國圓明園學會顧問葉廷芳先生:《圓明園廢墟——一帶一路上的一盞明燈》;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委員張威教授:《海晏堂四題》;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原院長、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兼園林古建研究會會長王貴祥教授:《清代圓明園建築與室內裝飾風格的幾點淺識》;北京經濟學院教授、品牌經濟研究專家、中國圓明園學會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陽先生:《探索圓明園視野下的東西方文化藝術的融合與發展》;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中國圓明園學會副會長呂舟先生:《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的變化》。他們從圓明園園林建築、文化藝術的價值,以及對西方產生的影響,圓明園和圓明園遺址的價值,特別是對當代和當下對中西方產生的重要影響等,做了全面的、高屋建瓴、獨特視覺的闡述,對於保護圓明園遺址、傳承和發展圓明園文化,特別是對一帶一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