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7日,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長房秋晨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創新論壇上表示,2017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全面深入推進的一年,倡議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國家、國際組織的認同和積極回響,表明“一帶一路”正從中國倡議轉變為全球共識,將為國際基礎設施建設與合作帶來政策紅利。
“互聯互通”仍將是各國重點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強勁推動下,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整體發展勢頭良好。
據房秋晨介紹,2017年1-10月,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會員企業新簽契約額1843億美元,同比增長11.3%;完成營業額1187億美元,同比增長3.5%。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業務占據半壁江山,會員企業新簽契約額、完成營業額分別占全球業務總量的55.4%和48.5%,業務增速明顯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項目規模日益增大,1-10月新簽契約額在5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586個,占新簽契約總額的84.4%;上億美元項目326個,10億美元以上項目28個,100億美元以上超大型項目2個。
一批大型重點合作項目令人矚目:馬來西亞東部沿海鐵路項目和印尼美加達衛星新城項目,契約額雙雙突破100億美元;肯亞蒙內鐵路、中老鐵路等區域互聯互通項目成效顯著;科倫坡港口城、吉布地港等項目建設“點亮”海上絲綢之路新航程。
房秋晨援引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發布的報告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整體呈波動上升態勢,市場需求旺盛,發展潛力強勁,基建項目投資熱度顯著提高,未來前景看好。東協、中東歐地區發展優勢將更加明顯,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工程市場潛力巨大。
在他看來,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互聯互通仍將是各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等建設保持旺盛需求,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城市化發展也為房地產、市政等民生工程提供了長期的發展機遇;能源、電力是各國的優先發展領域,特別是電力網路和清潔能源將成為重點投資方向;“一帶一路”也為境外園區建設開闢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對外承包工程企業須創新發展模式
“ 一帶一路 倡議為承包商會會員企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更為各國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房秋晨說。
他同時指出,國際工程市場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還面臨諸多挑戰。國際工程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增加,石油、鋼鐵、有色礦產和原材料價格仍低位徘徊,許多資源型國家財政收入緊張,部分非洲、拉美國家進入債務償還期,債務違約風險增加,投資者信心不足,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匱乏。
國際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口巨大,僅僅依靠中國資金難以全面推動“一帶一路”龐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房秋晨強調,要充分發揮國際多邊金融機構、所在國商業銀行、各類投資擔保基金等金融機構的作用,真正實現“一帶一路”倡議所倡導的“資金融通”。
此外,房秋晨還提到,越來越多的國外政府和業主希望國際承包商具備更高的能力:能有效整合、利用政策性、商業性和開發性資金,由承建者向開發商轉變;能提供項目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方案,包括規劃、設計、諮詢、運營、維護、管理等;能由單一項目建設轉向綜合經濟開發,從而拉動當地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
對此他建議,企業要創新承包工程業務發展模式,結合自身業務發展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企業轉型升級規劃;主動對接所在國發展戰略與產業規劃,積極參與駐在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布局,培育開發新項目;通過小額參股、直接投資、兼併收購等方式參與基建項目投融資;同時,應全產業鏈參與境外基建項目,實現業務向“投建營一體化”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