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紀錄片是印度作家、政治評論家丹尼斯·迪索薩根據本人著作《歐巴馬憤怒的根源》改編並執導的作品。紀錄片指出:“在來自非洲父親的影響下,歐巴馬總統具有強烈的‘反殖民主義’傾向,因此他希望削弱美國的影響力。”紀錄片還主張,應該想像一下歐巴馬成功連任後2016年的美國會是什麼樣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歐巴馬的美國
- 外文名:2016: Obama's America
- 製片地區:美國
- 導演:Dinesh D'Souza ,John Sullivan
- 編劇:John Sullivan
- 類型:紀錄
- 主演:Dinesh D'Souza
- 上映時間:2012年7月13日
影片內容,影片評價,導演矛頭指向,歐巴馬將“縮小”美國,電影很難影響選舉,反歐巴馬紀錄片熱映,
影片內容
如果歐巴馬連任,2016年的美國將是什麼樣子?帶著這份好奇,有近百萬美國觀眾走進影院,觀看一部名為《2016:歐巴馬的美國》的紀錄片。該片通過訪談、記敘歐巴馬的著作“大膽預測”了未來4年的美國,即一個並不符合“美國夢”的美國。美國大選年,“反對者”的聲音登上銀幕,這似乎已成為好萊塢吸引眼球的一個慣例,不過該片導演仍堅持認為,“這是一場反對歐巴馬連任的理智爭辯”。
影片評價
導演矛頭指向
身為保守派作家及導演的德索薩將矛頭對準了歐巴馬,他的紀錄片《2016:歐巴馬的美國》通過使用歐巴馬的著作《我父親的夢想》的有聲版本,和歐巴馬自己兩本書中所講總統的過去和可能的第二任期的敘述,德索薩在對比中國得出一個結論:這位總統對美國的夢想和許多人所認為的美國夢並不一致。
該片2012年6月份在德州進行試映,然後逐漸擴大放映規模,本周(2012-08-23)末將在全美1000多塊銀幕上放映,放映規模不亞於一部中等製作規模的劇情片。據《好萊塢報導》統計,這部投資額僅為250萬美元的紀錄片公映一周以來已有超過200萬美元票房收入,更讓人驚訝的是,在自由派的大本營——歐巴馬的支持者較多的紐約市,影片同樣頗受歡迎。《2016:歐巴馬的美國》還未大規模上映,但票房已經位居紀錄片史第12位。
歐巴馬將“縮小”美國
德索薩自己評價這部影片為“這是一場反對歐巴馬連任的理智爭辯”。美國《綜藝》網站對本片持讚賞態度,認為“這是一部製作精良,考慮周全的電影,力圖向保守派們證明導演的觀點”,而《紐約時報》則認為本片“辛辣有餘”而“公允不足”。文章稱這部電影並沒有告訴我們關於歐巴馬的任何新事,只是以導演本人作為一個移民後代的角度,從心理學和陰謀論等角度理解歐巴馬這個肯亞移民的後代。
就像德索薩在接受《基督教郵報》的採訪時所說的,“歐巴馬實際上是反殖民主義者,他的核心思想是,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的一個流氓國家,並且與世界其他地方相比,美國所享有的生活標準過分地偏高。因此他的反殖民主義是一個全球補償的項目,而不僅僅是為了種族補償或是為了全國的不公平而補償。歐巴馬的目標是縮小美國。”
對於外國人或者自由派來說,上述觀點可能並不怎樣,但對於美國國內的保守派來講,美國的利益就是至高無上的利益,作為美國總統,理應把美國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歐巴馬不是這樣的一位總統,所以他不應連任。
電影很難影響選舉
從很多美國影迷網站留言來看,支持德索薩觀點的占大多數,雖然也有一些影迷指出,本片根本沒採訪任何一個支持歐巴馬的人,其觀點是相當片面的,但《華氏911》中麥可·摩爾也不同樣採用一邊倒的陰謀論方式來評判小布希的反恐戰爭策略嗎?對於一部政治紀錄片來講,導演並不在乎暴露自己的政治傾向,麥可·摩爾如此,德索薩也不例外。只是這部影片選在這個時候大規模上映,就像《好萊塢報導》所說的那樣,“無疑能為8月27日共和黨在福羅里達州坦帕市進行的全國大會製造聲勢”。
當然一部電影並不能真正左右選民們的選票,當年《華氏911》那么火爆,小布希還是連任成功,這部《2016:歐巴馬的美國》當然也就是能夠讓政治上有傾向的人的意志更為堅定。而更多的移民和自由派是否真的會很關注,甚至走進影院去觀看電影,還是要等到這個周末的票房統計。真正決定歐巴馬去留的,是更有複雜的美國政壇角力。
反歐巴馬紀錄片熱映
中新網:2012年8月23日電 據韓國《朝鮮日報》23日報導,在美國大選前夕,一部批評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電影受到熱捧票房飄紅,成為熱門話題。紀錄片《2016:歐巴馬的美國(2016: Obama's America)》上周末共創下124.9萬美元的收入,在票房排行榜上列第13位。該紀錄片8月10日上映,截至8月19日上映影院只有169家,但隨著口碑的出現,上映影院平均收入達7391美元,位居第五。藉助人氣,《2016:歐巴馬的美國》的上映影院數量有望在下周末擴大到80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