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茅盾抵滬一百周年紀念暨第十屆全國茅盾學術研討會

茅盾誕辰120周年之際,2016年8月5-6日,由中國茅盾研究會、上海市作家協會、華東師範大學主辦,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承辦的“茅盾抵滬一百周年紀念暨第十屆全國茅盾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開幕式由華東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楊揚主持。來自全國高校、研究機構80餘位茅盾研究方面的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並分3個小組進行研討。
開幕式上,主辦方代表上海市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汪瀾和華東師範大學副校長汪榮明致歡迎詞;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國華、第九屆中國茅盾研究會會長錢振綱及茅盾家鄉代表浙江桐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吳贇嬌和茅盾家屬代表韋寧分别致辭。
8月6日,第十屆全國茅盾研究會年會召開,會議選舉產生14位常務理事,並推舉楊揚為第十屆全國茅盾研究會會長兼秘書長,李玲、王衛平、李繼凱和賈振勇任副會長。
上海成就茅盾的文學創作
茅盾是我國現當代傑出的作家、文學理論家和文化工作組織者,他同時還是一位革命活動家。汪瀾指出, 100年前的8月,剛滿20歲的茅盾來到上海,從此,他與我們這座城市結下了不解之緣。在上海,他經李達、李漢俊介紹,參加了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成為黨創辦初期最早的一批黨員;在上海,他入職商務印書館開始從事跟文學相關的工作,1920年代初,主編《小說月報》,參與發起成立了當時最大的新文學團體——文學研究會,1930年代,加入左聯,領導了上海左翼文學運動,並創作了《蝕》、《春蠶》、《林家鋪子》、《子夜》等重要的代表作。
汪瀾表示,上海是茅盾從事革命活動、文學活動和文學創作的出發地,也是收穫地,上海令他完成了從沈德鴻到沈雁冰,再到“茅盾”的成長與蛻變。他卓越的文學成就、非凡的精神人格力量,不僅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珍寶和豐碑,同樣也是上海現當代文化傳統的重要構成。
汪榮明認為,一百年前,茅盾先生來到上海,開始了他的事業人生,在此後的歲月里,他在20世紀中國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筆。華東師範大學與茅盾素有淵源,在茅盾先生《子夜》中,就有小說中的人物遊玩華東師範大學的麗娃河畔的場景。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對茅盾的研究也有深厚的歷史積累,最早的研究者中,就有茅盾1920年代上海大學的學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師施蟄存,錢穀融先生以及曾任教於華師大的王西彥等,都曾撰寫過茅盾作品的評論文章,翟同泰更是茅盾研究的專家。所以,本次在這裡來紀念茅盾先生,具有深厚的歷史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