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8日,由科技部國際合作司支持的開發中國家培訓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環境數據共享技術國際培訓班”開班儀式在中科院地理資源所舉辦。中科院地理資源所副所長廖小罕,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平台負責人、“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共同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孫九林,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張國友研究員,中科院地理資源所對外合作處副處長張明,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裴韜研究員,地球數據科學與共享研究室副主任楊雅萍高工等出席開班儀式。培訓班負責人、地球數據科學與共享研究室副主任王卷樂研究員主持開班儀式。
王卷樂在開班儀式上首先回顧了2015年 “東北亞—中區地區資源環境數據共享國際培訓班”的舉辦情況,回顧了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對開發中國家培訓班工作的重視和期望,明確了本屆培訓班在促進“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和信息共享方面的培訓目標。
廖小罕代表中科院地理資源所向培訓班的開幕表示祝賀,向來自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寮國和緬甸等7個國家的17名國際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在致辭中,廖小罕指出,面向中國和各有關國家的共同發展需求,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已成為中國新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和對外友好合作的重要戰略,資源環境數據共享是一切科技合作的重要基礎。在講話中,他回顧了2014年6月在北京舉辦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上,來自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相關國際組織的200餘位科學家共同倡議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科學家聯盟。本次來自東北亞、中亞和東南亞的多位青年學者將為聯盟注入新的活力,希望各位學員以此次培訓班作為平台和起點,共同努力推進“一帶一路”地區資源環境領域的信息共享和國際合作。 裴韜代表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發言,強調資源環境領域數據共享的重要性,並對國際青年學者有志於資源環境領域數據共享表示讚揚,祝願各位學員學有所得、學有所用,共同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環境的數據共享。
來自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V.B. Sochava地理研究所的Pavel Rykov博士作為學員代表發言,表達了對於區域科學研究合作的熱切希望,並希望藉助本次培訓促進與中國等多國科學家進行科學數據合作與交流的良好契機。
本次絲綢之路經濟帶資源環境數據共享技術國際培訓班由科技部、中科院主辦,中科院地理資源所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國家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平台、國際科學聯合會—世界數據系統、WDC可再生資源與環境數據中心以及第33屆國際地理大會等協辦。培訓班將歷時20天,圍繞“一帶一路”資源環境科學數據共享的政策、標準、技術、方法、實踐及套用等組織國內20餘位專家報告講學,並將邀請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國際科聯—世界數據系統等機構的國際專家來華授課,同時安排相關科學數據共享與數據產業基地的參觀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