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第三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

2016年12月2日,2016第三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在海南三亞開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第三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
  • 舉辦地點:海南三亞
2016年12月2日,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三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三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在海南三亞開幕。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劉燕華,法政集團董事長、CCG資深副主席王廣發,佶帝集團創始人及主席、馬來西亞拿督斯里、世界華人經濟峰會聯合主席葉紹全,東和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CCG副主席周華龍,人大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巴經濟走廊委員會聯席主席、世界華人協會副會長閆立金,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業務二司司長孫維佳,三亞市原副市長、CCG特邀高級研究員李柏青,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黃劍輝,維斯塔斯公司全球副總裁及亞太中國區總裁Christopher Beaufait,參與全體大會三“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中的機遇與挑戰”的研討,CCG一帶一路研究所執行所長黃日涵主持討論。大會結束後,CCG主任、國務院參事王輝耀做了閉幕致辭。
科技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劉燕華就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中的機遇和挑戰分享了幾個觀點。第一,中國企業“走出去”首先要研究鄰國的經濟、法律、文化,通過研究鄰國尋找機會。因為中國要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必須處理好與鄰國的關係。就像中國俗話說的“遠親不如近鄰”,維護好近鄰的關係,打造一種和睦的關係,尋找共同點。第二,“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整個經濟發展下一步的布局有重大影響,“一帶一路”的實施能夠將中國傳統的邊貿口岸轉化成新的經濟發展區。第三,中國企業“走出去”必須要考慮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結合,因為各國的宗教、民族、文化、法律都不同,既然要合作、共贏,就要有相互認同和相互理解,和鄰國形成共同的話語體系。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大的挑戰其實是自己,“走出去”的企業應當形成一股合力,把眼界放寬。
法政集團董事長、CCG資深副主席王廣發認為,“一帶一路”需要教育、文化先行,我們應當從教育、教材、教學、教師、教法等各方面提高,才能實現“一帶一路”的全面建設。他提出,財政的投入不如轉型基礎設施投入,由中國的模式變成國際的模式。同時,我們不能單一地在安全上穩定,所有的投資都要穩定,所有的合作都要穩定。關於戰略格局“走出去”的新思維,他表示智庫研究要先行,給中央提供決策的依據,經過充分調查、徹底研究,真正地讓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民得到實惠。他強調,“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高端頂尖人才的培養,人的因素是第一要務,否則在“一帶一路”國家和國際組織中不能保證我們的話語權。我們應借“一帶一路”實現政治生態、經濟生態、貿易生態、華人華僑生態、以及愛中國與中國所有合作夥伴的生態的融合。
佶帝集團創始人及主席、馬來西亞拿督斯里、世界華人經濟峰會聯合主席葉紹全表示,“一帶一路”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深入地去研究共創、共建、共享的深度,只有鄰近的國家共贏,中國才是最大的贏家。他指出,“一帶一路”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讓中國和世界連成一個整體。目前所有國家都非常迫切希望能夠與“一帶一路”的商機、機遇結合到一起,但是最大的挑戰是他們能否真正看到互惠的利益。他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快,但是不能急,要讓“一帶一路”能夠持續地“走出去”、持續地發展。他建議,“一帶一路”建設和企業“走出去”,一定要了解當地的文化、當地的潛規則,要和當地國家產生共贏,共同成長,這才是真正走出東方和走向世界的最大的不同點,這才是“一帶一路”最主要的一個挑戰。
東和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CCG副主席周華龍,提出了有關“一帶一路”建設的三個觀點。第一,特朗普宣揚施行保護主義、要退出TPP,形勢變化了,因為“一帶一路”,中國從配角現在成了主角,這個變化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機遇。第二,中國從被動變成主動了,我們需要制定自己的遊戲規則,央企、國企、民企都要參與,我們需要一個頂層設計。“一帶一路”的目的是共贏,制定一些引導政策,或者是建立名單準入制很有必要,由智庫牽頭制定一個詳細的發展戰略,分行業、分門類制定規則,或許是不錯的嘗試。第三,“走出去”要因地制宜。偏見與衝突是無所不在的,要有價值觀的認同和一致。我們要找的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價值觀的一致點,而不是企業的價值觀,是把國家的價值觀輸出去。
人大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理事長、中巴經濟走廊委員會聯席主席、世界華人協會副會長閆立金指出,“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創新金融體系。他表示“一帶一路”現在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但存在兩個問題:什麼是“一帶一路”,這些資金從哪兒來、怎么做,這是比較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他認為“一帶一路”的核心詞就是分享未來,分享是雙方的,未來是共同建設美好的未來。現在大多數的“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還是限於政府間的協定,以及靠進出口銀行或者國開行的貸款,這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嚴重製約了“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急需多層次的金融平台,我們要打造全社會參與、世界各國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平台。“一帶一路”的國家銀行、基金、或者其他的金融平台應該是全方位的,不僅是政府間的,更重要是商業的。
國務院參事室參事業務二司司長孫維佳指出,實施“一帶一路”的戰略應該以生態文明作為引領。中國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走了一條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給社會和環境帶來了很大問題。現在發展“一帶一路”,我們對外要互聯互通、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包括產能合作,一定要堅持五大發展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態文明引領。具體來講,在“一帶一路”對外的戰略中,一定要採用國際化的生態文明的標準,並一以貫之地推行。
三亞市原副市長、CCG特邀高級研究員李柏青認為,中國企業在推進“一帶一路”的過程中,首先要防止盲目跟進,這是在中國的體制下,或者說中國的行為模式中很容易出現的一個問題。其次,在“一帶一路”推行的過程中,要防止夜郎自大,在日常交往過程當中,要避免暴露出一些“土豪”的個性。在對待一些小國或者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時,中國政府和企業應當儘量擺正自己的姿態,與當地密切地結合,這也是非常重要的禮儀。另外,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在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層面,都需要強調與當地價值觀體系的相互對接,這其中包括承擔社會責任、遵守當地法律法規、開展人文交流活動等方方面面,甚至要帶著一種謙虛、認真、負責任的態度學習。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CCG特邀高級研究員黃劍輝分享了他關於“一帶一路”相關的研究心得。他認為,對於中國來說,“一帶一路”促進了中國自身轉型、邁向全面開放型經濟體;對於全球來說,有利於走出這輪危機,促進全球發展。他指出企業現在面臨兩類機遇:一類為已開發國家,中國企業能夠通過雙方的合作,更好地拓展市場、獲得技術;另一類,在開發中國家,中國的發展能夠有廣闊的市場和更多的資源來支撐。中國企業在已開發國家面臨的挑戰主要是高準入門檻和法律風險,在開發中國家的特點是低準入門檻,但是高人身安全風險、高信用風險,違約機率比較高,法律方面比較弱,高執行風險。他建議面對這些風險的時候,理念方面必須要以平等合作、互利共贏為基本方針;要充分發揮智庫作用,利用智庫很好的、高質量的盡職調查;要促進政府、金融、企業有效地聯動,構建政府保駕護航、金融企業聯合出海;企業要抓緊謀劃,建設高水平的團隊。
維斯塔斯公司全球副總裁及亞太中國區總裁Christopher Beaufait首先介紹了比中國人口少很多的丹麥是如何發展起全球第一大風能產業公司。他表示丹麥的公司在進行風能廠項目開發時,都會與當地市政的乙方和承包商合作。 “一帶一路”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倡議,他們和中國企業合作,以及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合作的時候,可以向當地的合作夥伴提供國際融資服務。所以一些像丹麥一樣很小的國家,在整個全球一體化的舞台上也能夠發揮它的作用,並且具有表現力。他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更多的是一種合作模式,而且不只是在中國層面,這個倡議的成功會加強相互間的合作模式。不管來自哪個國家,如果想做生意,只有合作才能成功。
CCG一帶一路研究所執行所長黃日涵指出,“一帶一路”提出以來取得了很大進展,現在各界都在關注“一帶一路”的具體發展。他認為面對“一帶一路”的機遇和風險,我們既要有全局性的觀察,又要細緻到各個領域。我們有關於金融領域的、關於農業的、關於教育的、關於文化的以及其他相應領域的創新,還有地區視角,包括從東南亞、歐美的視角來看問題。他還表示中國企業“走出去”要避免同質化的問題,要做到平等互利、合作共贏,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中,很多行業都要遵從這樣的原則。
CCG主任、國務院參事王輝耀在全體大會三結束後,發表了閉幕致辭。他對與會嘉賓的分享以及各界領導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三年,中國企業積極參與全球化、中國企業“走出去”,已經是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重要方式,中國企業全球化也成為中國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所以繼續深入地研究這個話題非常有必要,包括繼續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發揮智庫的作用,更好地為國家建言獻策,支持全球化、推動全球化。他表示,中國要建立人類命運的共同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中國企業承擔著一個重要的使命,就是希望通過企業“走出去”,也通過新一輪的全球化進程,能夠推動中國與世界各國一起建立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為全球化的新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