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儀征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儀征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6年儀征市政府工作報告——2016年1月10日在儀征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代市長朱柏興代表儀征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6年儀征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江蘇省儀征市代市長朱柏興
  • 報告時間:2016年1月10日
  • 報告背景:儀征市第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
  • 報告地點:江蘇儀征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工作回顧,工作任務,政府建設,

工作回顧

2015年和“十二五”工作回顧
2015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積極作為,攻堅克難,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400億元,增長1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0億元,增長9%;出口總額2.7億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30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30元,增長9.2%。繼續躋身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行列,排名上升至第70位。
一、堅持精準發力、持續加力,經濟發展穩中有進
農業持續增效。實施糧食增產整體推進工程,糧食總產增長1.2%。建設儀揚河糧食中心庫二期工程,新增倉容2萬噸。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新增高效設施農業1萬畝。新增省級農業龍頭企業2家、揚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7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48個、家庭農場90家。新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26個。
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全市工業開票銷售902億元,工業入庫稅收54.4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支撐作用明顯,上汽大眾儀征分公司全年生產整車33.7萬輛,完成開票銷售258億元。新興產業發展勢頭向好,完成開票銷售258億元,增長12.8%。市轄工業新增規模企業20家,新增開票銷售過億元企業8家、過10億元企業3家。
服務業加速發展。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1.5%,提升1個百分點。港口物流、汽車物流、電商物流加快發展,規模以上物流企業營業收入7.3億元,汽車物流園列入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儲備庫。濱江新城核心商貿區加快建設,曹山建材家居綜合市場二期、潤霖商城項目進展順利。捺山地質公園一期觀光項目建成營業,紅山櫻花悠樂園項目加快推進,棗林灣、捺山旅遊服務中心建成投用。房地產市場基本穩定,商品房契約成交47萬平方米。建築業實現產值253億元、利稅13.2億元,分別增長10.6%、9.8%。
財稅金融運行平穩。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44億元,增長13.8%,稅收占比85.9%。推進財政預算管理改革,提升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加強政府性債務管理,最佳化債務結構。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公共事業建設,建立PPP項目庫。引導金融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餘額300.4億元,增長14.6%。與農發行揚州分行簽訂戰略合作協定,達成3年低息授信60.5億元。城發公司三期企業債獲得批准。3個項目爭取專項建設債2.04億元。引進浦發銀行興業銀行,農村金融綜合服務站實現全覆蓋。4家企業掛牌“新三板”,融資1.5億元。儀征被列為全國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二、堅持投資拉動、創新驅動,改革開放縱深推進
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實際利用外資5700萬美元,民資註冊資本實際到資86億元。堅持領導掛鈎、並聯審批、容缺受理等服務機制,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13個,完成投資194億元。上汽大眾整車擴產、屹豐衝壓件、明岐鋁輪轂擴建等項目順利竣工,富威爾複合材料、國宏光電等項目加快推進,潤海重工、華能低風速發電、超達物流二期等項目開工建設。
改革力度不斷加大。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組建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和計畫生育委員會。完善政務服務平台,成立市政務辦、政務服務中心。加快簡政放權,公布行政權力、行政審批、投資審批、部門責任、專項資金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推行工商註冊登記制度改革,放寬準入條件,實行“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完善市、鎮兩級農村產權交易平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成90%。農村信用體系全國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
創新要素加快集聚。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6%,新認定省級以上研發機構9家,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5家。實施品牌、專利、標準“三位一體”企業培育計畫,創成省級以上品牌6個,獲批發明專利26個,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11項。發揮科技鎮長團作用,推進產學研深度合作,達成合作項目60項。實施“鳳來儀”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住房保障等7項人才政策,分產業開展系列專場對接活動,獲批省“雙創計畫”8人。成功獲批省創新型城市試點,創成省科普示範市。
三、堅持城鄉統籌、互促共進,環境面貌持續改善
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高標準修編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老城區與濱江新城控制性詳規及城市設計。濱江新城2.2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初步形成,城市廣場、星級酒店、農貿市場、遊樂場項目有序推進,雙語學校、民營醫院跟蹤洽談,新真州路、新解放路加快建設。完成背街小巷、農貿市場等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項目43個,繼續推進城市道路及交叉口改造,啟動危房解危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落實社會化防控違法建設機制,強化建築渣土和建設工地管理,創新開展建築裝潢垃圾再生利用工作。國家衛生城市通過覆核、獲得命名。
鎮村建設有序推進。修編新一輪鎮村布局規劃,引導各鎮最佳化資源配置,完善集鎮功能,彰顯集鎮特色。堅持市鎮聯動,完成集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01個。月塘鎮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大儀鎮、月塘鎮創成國家級衛生鎮。建立微信督查平台,提升農村環境長效管護實效。推進農民集中居住,新增進區建房農戶1580戶,農民集中居住率25.5%。建設美麗鄉村6個,陳集鎮丁橋村創成省“最美鄉村”。發展村級經濟,80%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達50萬元以上。
基礎設施更趨完善。353省道建成通車,完成沿江高等級公路改造、寧啟複線儀征站站改工程,宿揚高速有序推進,大新公路劉集至353省道段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89.5公里,改造危橋7座,實施縣道大中修15公里。新投入公車62輛,新辟城市公交線路1條。自來水廠二期工程投入試運行,啟動取水口遷移、備用水源管道工程。推進農田水利重點縣、農村河塘輪浚、編外水庫除險加固、月塘灌區節水改造工程。建成110千伏郁橋輸變電、金馬變第二電源工程,完成5個變電所擴容。
生態建設成效明顯。編制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計畫。劃定生態紅線區域,占市域面積24.5%。推進棗林灣生態中心建設,做足生態底色,彰顯產業特色。推進節能減排,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6%,削減化學需氧量23.5噸、二氧化硫排放量1722噸。加大廢氣揚塵治理力度,開展建築工地揚塵、燒烤油煙專項整治,建成區禁燃限放煙花爆竹,空氣品質優良率71.6%,PM2.5下降21.2%。推進水環境綜合整治,建成棗林灣污水處理廠、潘家河活水泵站,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6.9%,城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實施333省道滬陝高速出口園林綠化、東園公園和揚子公園景觀提升改造工程。新增成片造林6900畝,提升道路綠化500公里,創成省級綠化示範村15個。
四、堅持幹事為民、發展惠民,公共服務不斷最佳化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實驗幼稚園、儀化三小、龍河國小基本建成,三中、育才國小新校區投入使用,月塘中學、劉集中心校新建項目有序推進。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大教師交流力度,評選表彰首批名教師、名班主任、名校長,促進教育質量提升,高考上線率再創新高。實現鎮村公交學生班車全覆蓋。最佳化醫療資源布局,完成中醫院分院異地新建,推進劉集、青山衛生院建設,啟動新集、大儀、月塘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分級診療制度,加強衛生信息化建設。全面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開展基層文體設施提檔升級工程,建成鎮多功能文體廣場11個、村運動場137個。實施圖書館總分館建設,市文化館創成國家一級館。開展第十四屆全民健身節、龍舟公開賽、“幸福儀征大家唱”等活動。檔案館新館基本建成。廣電、史志、僑台、氣象、婦女、兒童、慈善、紅十字、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社會保障繼續完善。穩定城鄉居民、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率,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至每月105元,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至月均2255元。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建成運營市級養老護理院,提升改造鎮敬老院4個,推進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對象擴面。全民醫保體系覆蓋率99%,居民醫保、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380元。加強社會救助,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城鎮“三無”老人保障、孤兒養育標準。被征地農民即征即保率100%。新開工公租房104套、經濟適用房176套、棚戶區改造安置房1210套。住房公積金新增擴面7500人,發放貸款6億元。
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推進城鄉社區格線化服務管理工作,社會管理服務三級平台高效運行。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成社會面監控系統八期工程,推進DNA實驗室建設。最佳化社區警務運行機制,實施居住證制度公共服務項目。拓寬民眾訴求渠道,引導依法逐級走訪,積極化解矛盾,信訪形勢平穩可控。加強法治教育,最佳化法律服務,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六五”普法通過省級考核驗收。加強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打擊違法生產經營行為。組織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檢查,所有學校、敬老院食堂全部安裝“透明廚房”監管平台,食品藥品數位化社會共治系統被評為“智慧江蘇”重點工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突發事件應對水平不斷提高。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落實優撫安置政策,推動軍民融合發展。
自身建設得到加強。認真落實市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健全依法決策機制,集中清理政府規範性檔案,改進複議應訴工作。市政府被評定為省級依法行政示範點。推進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儀征政府網站第7次獲得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縣級第一名。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287件,滿意與基本滿意率100%。健全績效考評機制,強化政務督查和行政問責,重大決策和重點工作有效落實。加強政風行風建設,強化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制定“三直接”新十大環節實施細則,嚴格規範土地出讓、工程招標、政府採購、產權交易等行為,樹立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二五”以來,我們主動適應新常態,全力推進經濟建設、城鄉建設、民生建設和生態建設,全市經濟總量、質態效益不斷提升,城鄉面貌、人民生活持續改善。
“十二五”期間,儀征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主要經濟指標基本實現“五年翻番”。地區生產總值是2010年的1.8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提高到8.7萬元,超過省均水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2010年的2倍,稅收占比持續提高。全市和市轄工業開票銷售分別是2010年的1.8倍、2.6倍。汽車產業成為第一主導產業,整車、零部件形成“1+100”產業格局,我市被認定為全省三大整車生產基地之一。
“十二五”期間,儀徵發展質態明顯提升。高效設施農業面積是2010年的2.4倍。新興產業開票銷售、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分別是2010年的2.2倍和3倍。服務業年均增速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4.6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由5.3:60.6:34.1調整為4.3:54.2:41.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4項主要污染物減排均超額完成目標。
“十二五”期間,儀征城鄉面貌明顯改觀。濱江、生態、北部三大板塊聯動發展,城區、集鎮、新農村建設全面推進。重大交通設施實現突破,“一縱一橫”兩條省道建成通車。濱江新城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核心區形象初步展現。連續三年實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老城區功能持續提升。創成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生態市。城鎮化率提高至53%。持續開展河塘清淤、村莊整治、綠化造林、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和長效管護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所有鎮創成國家級生態鎮,3個鎮創成國家級衛生鎮。
“十二五”期間,儀征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堅持將新增財力的7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每年實施民生實事工程100多項。投入16億元,新建、改建學校50所,各階段教育全面均衡發展,創成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3家公立醫院醫療條件有效改善,3家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穩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城鄉養老、醫療保險在廣覆蓋的基礎上水平逐步提高,各類助孤、助殘、助老活動紮實開展。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2010年的1.6倍、1.7倍。
“十二五”以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是我們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結果,是全市人民開拓創新、團結拼搏的結果,也是各方大力支持和幫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駐儀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儀征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工作任務

“十三五”發展目標和2016年工作任務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了《中共儀征市委關於制定儀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我市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市政府根據建議精神,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徵求意見,制定了《儀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按照“強富美高”要求,以“邁上新台階、建設新儀征”為主題,以“保持中高速、邁向中高端”為基調,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主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汽車名城。
“十三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強”方面。力爭到202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億元、全市工業開票銷售2000億元,年均分別增長9.5%、9%、17.3%,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6%以上。“百姓富”方面。力爭到2020年,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1萬元、2.5萬元,年均分別增長8.5%、9%。教育、醫療、住房、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不斷提升。“環境美”方面。具有現代氣息的濱江新城基本成形,老城區功能更加完善,美麗鎮村建設深入推進,城市形象和農村面貌顯著改善。生態保護、節能減排完成上級下達目標,創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社會文明程度高”方面。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尚義求真”城市精神,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推進法治儀征、平安儀征建設,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圍繞上述思路和目標,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最佳化空間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在繼續推進三大板塊建設基礎上,重點打造臨江綜合產業帶、中部生態旅遊經濟帶。落實主體功能區發展要求,明確各區域功能定位,促進產業集聚、空間集約。二是圍繞提質增效,推動轉型發展。加快發展主導產業,培育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工業經濟量質並舉。優先發展物流、旅遊業,加快發展商務商貿、健康養老業,培育金融服務、科技服務業,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三是實施創新驅動,增強內生動力。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吸引創新人才集聚,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健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機制,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四是深化改革開放,促進融合發展。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行政、經濟等重點領域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要素瓶頸制約。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增創開放型經濟新優勢。融入寧鎮揚同城化、揚州“一體兩翼”發展戰略,打造融合發展先行區。五是堅持統籌發展,推進城鄉建設。堅持“四化”同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最佳化城鎮空間布局。加速建設濱江新城,最佳化提升老城區功能,推進美麗鎮村建設,展現現代、生態、宜居城市形象。六是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綠色發展。突出綠色理念,展現山水特色,打造具有生態品質和文化內涵的城市。加強生態規劃管控,強化水、土地、森林、生物資源保護。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加強環境監管,全面改善大氣和水環境。七是堅持共享發展,增進人民福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加強社會建設,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人民民眾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八是促進文化繁榮,提高文明程度。以承辦省運會部分賽事為契機,加快城鄉文體設施建設,豐富民眾文體生活,創建省公共文化服務和公共體育服務示範市。
我們將集中力量抓好11件大事:戰略目標2件,分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發展邁上新台階;生產力布局方面4件,分別為打造臨江綜合產業帶、打造中部生態旅遊經濟帶、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家級品牌轎車基地;城市建設方面4件,分別為打造現代化濱江新城、推進“多城創建”、打造生態中心、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民生事業方面,綜合起來1件,就是持續實施民生實事工程。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衝刺之年。做好政府各項工作,具有重要意義。2016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1個百分點;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2.6%;全市工業開票銷售增長1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5%;出口總額2.7億美元;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一、全力保持經濟穩定增長
發揮項目牽引作用。突出新常態下招商方式轉型,注重產業集聚、功能完善、要素匹配、服務提升,全力構築招商引資新優勢。主攻汽車產業招商,積極招引汽車零部件、後市場項目。突出臨江產業招商,發揮區域、岸線優勢,大力招引重工、海工、港口物流等項目。緊扣達產達效,強化協調服務,抓好要素保障,力爭項目早竣工、早見效,儘快轉化為現實增長點。實施重大項目131個,完成投資232億元。
提升服務企業效能。加強政策解讀,提高企業運用政策水平。落實企業發展激勵政策,支持企業技術改造、科技創新。搭建市場開拓平台,組織企業參加各類推介會、展銷會,提高市場占有率。繼續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加強企業家培訓學習。密切政企聯繫,定期收集、交辦、督辦企業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落實責任,限期解決。力爭市轄工業新增規模企業15家、開票銷售過億元企業6家。
抓好要素資源保障。調整完善全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有效配置國土資源,爭取更大規劃用地空間。保障重大產業項目、重點民生工程用地需求,辦理農用地轉用4000畝,供應土地3000畝。推進節地水平和產出效益“雙提升”,盤活存量土地1000畝。搶抓政策機遇,整合融資平台,做好政府融資工作。推動金融創新,調優政府債務結構。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進入社會事業、公共服務等領域。深化農村信用體系全國試驗區各項工作,最佳化金融生態環境,引導金融機構支持重大項目建設、重點企業發展。新增2家銀行來儀設立分支機構,3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建設110千伏盤古變、國信燃機220千伏送出工程,擴容改造5個變電所,提升供電保障能力。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強化行政權力監管。完善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深化行政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進政務服務中心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一體化運作。推進監管執法體制改革,推動市場監管重心下移。按照便捷高效、規範統一、寬進嚴管的原則,推進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堅持放管結合,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強機關績效管理,建立覆蓋全市、導向明確、規範管用的績效管理體系。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基本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規範農村產權交易行為,穩妥推進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增強園區承載功能。推進汽車工業園與新城鎮融合發展,開工建設大眾廣場,完善道路、水系、景觀等基礎設施,提升綠化、管網等配套功能。最佳化經濟開發區載體環境,統籌使用岸線和腹地資源,重點打造2平方公里核心區、科教產業園,加快十二圩集鎮保護與開發步伐。推進棗林灣生態中心和旅遊度假區建設,實施環境提升工程,完善區域基礎設施。增強鎮工業集中區配套功能,提高產業關聯度和土地利用率。
二、全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推動農業結構調整。結合353省道沿線生態農業總體規劃,因地制宜、統籌謀劃全市現代農業和傳統農業布局。加大農田水利建設、土地整理和農業綜合開發力度,推廣套用農業新品種、新機具、新技術,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引導農民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茶葉、果品、花木、蔬菜、食用菌等特色產業,新增高效設施農業8000畝。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100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增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15個。增加骨幹糧庫倉容,建成烘乾項目1個。
增強工業支撐作用。堅持主動服務,促進整車產量保持穩定。推動汽車發動機項目儘快開工,積極招引發動機配件、汽車電子等關鍵零部件項目。加快發展汽車後市場,緊盯上汽服務貿易板塊,爭取二手車交易市場等項目落戶。支持金陵船舶最佳化產品結構,幫助重點船舶企業走出低谷。加大沿江岸線資源最佳化利用力度,加快臨江產業發展。支持石油化工產業綠色、安全發展。力爭三大產業實現開票銷售815億元,增長12%。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力度,力爭實現開票銷售290億元,增長12%。引導企業推廣套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提高市場競爭力。繼續推進增強塑膠布、海潤紡機等5家企業深化改革工作。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推進揚州港儀征港區物流中心建設,力爭汽車物流園創成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加大353省道沿線旅遊開發力度,重點推進沿路旅遊項目。注重發展鄉村旅遊,試點建設旅遊特色村1個、民宿示範村1個、主題生態園1個。提升商務商貿發展水平,加快打造濱江新城核心商貿區。有序把控住宅用地出讓區域、出讓規模,穩步推行貨幣化拆遷安置,運用綜合手段,推動商品房去庫存,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推動建築業轉型發展,加快打造特級資質建築龍頭企業,力爭建築業總產值達260億元。
強化科技創新動力。推進省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強化科技與經濟、成果與產業、項目與企業、人才與發展對接。鞏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培育一批有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2家、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家,創成省級以上品牌5個。發揮科技鎮長團紐帶作用和技術轉移中心平台功能,促進企業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達成產學研合作項目60項。完善人才政策體系,引進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及博士人才20人,柔性引進教授、博士100人。
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啟動生態文明建設三年行動。結合永久性基本農田劃定,強化生態紅線管控。通過控煤、提標、治污、降塵,推進污染物減排,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占比65%以上。嚴格執行水功能區納污總量和達標排放雙控制度,實施清淤疏浚、活水清水、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改善城市水環境。繼續做好環境保護大檢查、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試點工作。加快提升城市園林綠化水平,完成東園公園和揚子公園景觀提升改造工程。推進綠化造林,提升綠化質量,每個鎮重點打造1個村莊、1條道路、1個生態公園。
三、全力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最佳化市域規劃布局。編制完成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老城區與濱江新城控制性詳規及城市設計。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高起點編制353省道沿線開發與保護規劃,試點多規合一,涵蓋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土地利用、鎮村布局等內容。開展園區、鎮新一輪總體規劃修編、控制性詳規編制工作,為園區開發和集鎮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提升城市建設水平。聚焦濱江新城城市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城市廣場、農貿市場等項目,開工建設體育公園、遊樂場,推進新解放路、新真州路建設,完成紅旗花苑E區回遷安置工作。策劃濱江新城中部區域開發,開展針對性招商。按照原址保護、延續歷史、以人為本的原則,以“三街四巷”為重點,研究並推進南門大碼頭區域保護工作。接續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加強城中村改造,實施城市美化亮化、戶外廣告、環衛設施等整治項目46個。完成D級危險住宅解危5500平方米,整治老舊小區11個、6.93萬平方米。最佳化城區道路交通組織,實施前進路、西園崗、西沿崗改造工程,適時啟動萬年大道北延、解放東路拓寬改造,謀劃建設城市公共腳踏車系統。
推進特色鎮村建設。引導各鎮明確功能定位,根據區位、資源特點,挖掘文化、產業特色,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打造環境優良、功能疊加、風格獨具的特色小鎮。實施集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111個,改善集鎮面貌。加快推進月塘鎮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加強農村保潔員培訓,完善微信督查平台運作,提升農村環境長效管護實效。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注重保留自然風貌、傳承鄉土文化。推進農民集中居住,新增進區建房農戶1500戶,農民集中居住率27%。拓寬村級增收渠道,加大村級物業用房招租力度,持續提高村集體收入。
推動城鄉管理升級。借鑑建築渣土和建設工地管理模式,整合部門力量,運用現代信息管理手段,逐步化解城區停車秩序、燒烤油煙污染等城市管理難點問題。持續做好建築裝潢垃圾再生利用工作,建成餐廚垃圾收集處置體系。建立條塊結合、屬地管理、市場主導、政府扶持的物業管理新體制,提高物業服務質量。加強地下空間管理,完成地下管網普查和信息系統建設。推動社會化防控違法建設機制向鎮、辦事處延伸,提升城鄉防違控違整體水平。開展優秀管理集鎮和集鎮管理示範路、示範小區創建活動,改善集鎮人居環境。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328國道快速化改造、439省道項目前期工作。積極向上爭取,努力增設滬陝高速棗林灣、新城出入口。實施大新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建成劉集至353省道段,開工建設353省道至聯眾路段。推進桃青線銅山至六合界段拓寬改造前期工作。加快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新改建農村公路50公里,改造橋樑9座,推進劉朴線大中修。實施儀揚河新城段護岸工程。新辟城市公交線路1條,新建公交回車場1個,最佳化城鄉公交線路。啟動市綜合客運樞紐站建設。繼續配合做好寧儀揚城際輕軌線型走向研究工作。完成健康路排澇泵站、2015年度農田水利重點縣和小型水庫扶持工程,加快實施泗源溝整治二期、月塘灌區節水改造工程,開工建設取水口遷移、備用水源管道和2016年度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
四、全力增進民生幸福指數
不斷完善公共服務。最佳化教育資源布局,加快推進在建項目,改善辦學條件。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加大中國小校長、教師交流力度。注重教育質量提升,加強校園文化培育和特色課堂建設,創成省義務教育現代化學校10所。加強醫療衛生資源整合,完成市人民醫院西區分院改建和3家農村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建設,推進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劉集、青山衛生院建設。注重醫療新技術引進,加快現代微創工程及微創遠程醫療會診儀征分中心建設。完成全國農村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複審。突出衛生信息化建設,加強衛生人才引進和培養,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提升健康服務水平。落實全面二孩政策,實行婦幼健康分級服務。完善公共文體設施,推進文化場館信息化建設,加快實施體育中心全民健身館項目,完成檔案館新館建設和搬遷。舉辦第十五屆全民健身節等民眾性文體活動100場以上,參與人數15萬人次。實施廣播電視無線數位化覆蓋工程,提升廣電公共服務能力。
持續提高保障水平。推進全民創業,推介創業項目30個,扶持自主創業500人。促進充分就業,採集就業崗位1.5萬個,就業技能培訓1.5萬人,新增城鎮就業5000人、轉移農村勞動力7000人。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穩定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基礎養老金待遇。注重老年福利事業發展,實施農村敬老院提升改造工程,擴大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覆蓋面,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居民醫保、新農合財政補助標準每人每年不低於425元。新增被征地農民參保率100%,被征地農民保障待遇社會化發放率100%。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推進住房保障方式由實物向貨幣轉變。推進農民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擴面。住房公積金新增擴面6500人,發放貸款3.5億元以上。堅持政策托底,做好低收入群體脫貧工作。強化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臨時救助制度,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城鎮“三無”老人保障標準。
切實維護安全穩定。啟動“七五”普法,培育公民法治精神,弘揚法治文化。全面加強公安工作,推進情報、數據、基礎、合作、法治、素質“六大強警行動”,打造治安防控體系升級版。開展系列平安創建,引導更多公眾參與群防群治、矛盾化解、人群服務,構建共建共享治理格局。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法律援助覆蓋面。強化綜治信息系統運用,提升社會管理服務三級平台運行質態。推進訴訪分離,健全“陽光信訪”網路。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重大隱患上報、分級分類管理、掛牌督辦制度,提高安全生產水平。落實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責任追究制度,營造安全放心的食品藥品消費環境。強化國防教育,推動雙擁共建,促進軍民深度融合。

政府建設

全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堅持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加強執法監督,規範行政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認真落實領導幹部學法制度,增強機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機制。自覺接受監督,主動向人大報告工作、向政協通報情況,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和結果公開。
堅持為民執政,建設服務政府。強化服務理念,以公眾需求為出發點,以人民滿意為落腳點,提升政府服務水平。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改善經濟社會事務管理方式,積極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探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管理模式。完善公共服務監督機制,加強預算監督、過程監督和效果監督,提升公共服務質量。
堅持勤勉從政,建設高效政府。深入研究巨觀形勢,準確把握髮展趨勢,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繼續加強政府執行力建設,倡導立說立行、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做到大事先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嚴肅查處政令梗阻、推諉扯皮等問題,提高工作效能。進一步精簡會議檔案,改進文風會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堅持從嚴治政,建設廉潔政府。鞏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自覺遵守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嚴格執行“三直接”各環節實施細則,加強廉政監察、效能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查處違規亂紀行為。創新行風熱線、“電視問政”活動形式,擴大民眾參與,強化民主監督。嚴格規範公務接待標準,堅決反對鋪張浪費,以誠實守信、清廉樸實的良好形象取信於民。各位代表,藍圖激發動力,實幹成就夢想。讓我們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和依靠全市人民,以堅定不移的信念、昂揚向上的鬥志、務實拼搏的作風,開拓創新,銳意進取,紮實工作,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儀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